随《慢半拍的人》探访中原
2018-07-11周春英
周春英
李九伟在高校宣传部工作,她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在进大学之前已经写了上百首诗,进了大学之后更是因为其诗歌创作的丰硕而成为校园的明星。先后在《文学港》《博览群书》《德育报》《河南新闻出版报》等几十家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达十几万字,最近出了一本散文集《慢半拍的人》,一出版就拿给我看,意在让我为其写一篇评论。我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读完之后被这些文章内在的情感与优美的语言所感动,于是写下了下列文字。
翻开这部集子,一个游子炽热的思乡之情扑面而来。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对自己前半生的主要经历、亲人朋友、老师同学以及游踪进行了生动的叙写。
综观这部集子,笔者以为写得最为生动感人、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她叙写家乡、童年的一些文字,以及流灌在这些文字里面的“乡愁”。《竹林村纪事》《我的慈父慈母》《爷爷的传说》《乡村异人》《那些记忆的碎片——我的乡村小学岁月》《难忘,那如诗如歌的青葱岁月》《我的大学》等叙事散文,如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把家乡的变迁、多位亲人的命运、自己的求学经历,还有中原大地别具特色的风俗、乡谚俚语、儿歌等生动地展示出来。
自从鲁迅开启了乡土文学这一小说流脉之后,一直长流不断。从二三十年代的社会乡土小说,一直到新世纪的多元化乡土小说,越来越汹涌澎湃。其间佳作迭出:鲁迅的《风波》、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生死场》、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柳青的《创业史》、贾平凹的《极花》、格非的《望春风》,令人目不暇接。
作者的离家是应合了高考大潮从农村进入城市,来到南方工作也属于正常的工作变动,而且当代中国的城乡差异正在逐渐缩小,没有像民国时期在文化上城乡差异那么巨大,也没有现代作家那样或是为了抗婚,或是为了谋生而逃异地。所以,鲁迅等现代作家离开家乡来到大城市,接受了先进的现代文化之后,返顾家乡的贫穷落后、乡民的愚昧冷漠,是痛心疾首的,他们借助于文学以启蒙民众,对于家乡的批判也是尖锐而痛切的。作者的家乡在河南省确山县的一个离城三里的地方,这个与历史古城南阳几乎在同一纬度上的村庄,有清澈的池塘、幽深的水井、碧绿的田野和泥泞的土路,作者对这个有三百多户人家的村庄以及在这里度过的童少年生活念念不忘,尤其是村民们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令她记忆深刻,她的散文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深情回眸,爱、思念贯穿始终。
乡村人物图谱的鲜活勾勒
这部散文集中,最令人怦然心动的是第一组文章,其中《竹林村纪事》《我的慈父慈母》《爷爷的传说》《乡村异人》《牧羊曲》等文章,作者用自己的童年视角和自身的经历为我们牵出了大量的乡村人物形象,形成了一幅乡村人物图谱。概括起来有三类:一是爷爷奶奶辈的人物:如缠过小脚、慈祥、儿孙满堂的奶奶;身材很高容貌漂亮、领养一个有出息女儿的雯雯姥姥;其实不疯但被村人称为“疯妗奶”的阿莲奶奶;乐观开朗、懂点医术又胆大得有点傻的花大娘;还有身强体壮、能干硬气、曾经创造过一定财富、有重男轻女思想,“文革”期间因大儿子被批而上吊自杀的爷爷;长于算计、连卖几个鸡蛋为孙儿治病都不肯的“葛朗台”长兴伯;从小父母双亡,吃百家饭长大,四十多岁娶来一个逃亡女,老来儿女成双,夫妻和睦的“瘦干猴”;从小因为灾荒被迫送人,两次嫁人,儿子成才之后来南方共居的“白毛老婆”;12岁出外学生意、一生好强,做农活一流的“伯爵”爷爷;聪明能干、性子很急的媒婆子王大妞。二是承担养家糊口重担的父母辈:如脸上有大大小小的麻子坑,但对人和气,从外村逃荒来到此地的麻婶;能说会道、又强悍能干的嫁过三次男人的老吴婆;49年参军、转业后在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当采购员、性格温厚、用全部爱撑起了家庭幸福的父亲;从不跟丈夫红脸,尊敬公婆,关爱后辈的母亲;解放前当过军官,建国后出国留学,五七年因划为右派愤而自杀的二伯;好吃懒做、有钱就喝酒,最后沦落为乞丐的“二流子”吴大举。三是与自己同龄或年纪稍大的少年:如长着一头浓密的自来卷头发,做事快、为人狠,成年后参军,转业后上班又辞职下海办砖厂的有血性的男人小哥;人称“假小子”,常常欺负人,长大后十分能干,开了加油站、澡堂,当了老板的小堂姐;漂亮能干的风灵;精明痴情的强子;勤劳漂亮的钱彩霞和善于赚钱但英年早逝的章民;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放羊的香芹。这些村人的命运遭际,尤其他们勤劳善良、乐观面对世事变迁的品质,在童年的作者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过时间的淘洗、空间的阻隔、作者情感的孕育,相隔几十年之后,远在浙江宁波的作者回忆起来依然栩栩如生且充满温情。
青葱岁月的娓娓叙写
第二组文章叙写的是作者从小学到大学的求学生涯。其中《那些记忆的碎片——我的乡村小学岁月》《难忘,那如诗如歌的青葱岁月》《我的大学》三篇散文写得最为生动。第一篇写的是小学时的生活。那时学校的物质条件十分艰苦,教室敷衍而寒酸、没有门窗,凳子需学生自带,没有课桌,写字得蹲着趴在凳子上写字。二年级时虽然有了课桌,也是高粱秆子和泥巴糊的。但物质条件的简陋,抵挡不住她精神生活的愉快,因为没有升学压力。她在班级担任文体委员,平时领操、唱歌、管学生,元旦参加节目排练;课后踢毽子、吹泡泡糖、学骑自行车、织袜子手套、学缝纫、端午节做香包,上学路上摘花蒂、拔野葱、赶麻雀、摘杏梅、玩泥巴、跳绳子等,课余生活可谓丰富多彩。虽然也有一年级时因解不开棉裤带而尿了裤子、三年级时去地里偷豌豆角、四五年级时偷灌林场看门老头的醋等事情发生,但一个不爱读书却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小女孩形象已脱颖而出。这篇散文较为真实地还原了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中原农村小学生的生活现状。《难忘,那如诗如歌的青葱岁月》写的是高中生活,几位老师写得很生动,如50多岁教学水平高、秃顶幽默的班主任惠老师,好脾气的语文老师等,也描写了自己如何因为迷恋诗歌创作而耽误了学习,导致高考失利的情况,总体而言,高中生活没有童年生活写得有趣。不过,这篇文章对闺蜜阿莉的描写还比较生动,因为作者想告诉大家,在冲击高考的过程中,紧张的学习生活剥夺了她们应有的业余爱好,但同学间纯真的友谊却让她感到温暖,虽然她与阿莉的友谊也是时断时续,毕竟两人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岁月。同时,对于“女强人”萧然的描写也颇能抓住神韵,这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的学生,一方面她很要强,事事争先,另一方面在待人接物方面自私小气、常常占小便宜,还喜欢恶作剧、挖苦讽刺人。《我的大学》写作者在南阳师专中文系读书时的生活,因为爱好文学,喜欢创作诗歌,所以,大学三年过得十分惬意。她是带着自己创作的两本诗集走入大学校门的。90年代初期,中国文坛已在80年代的先锋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等流派的冲击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且随着1992年3月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市场经济的春风给中国文坛带来更加巨大的变化。大学校园也不例外,一方面商品经济之风已渐渐进入校园,另一方面青年学子们追求文学之梦的热情不减,借助诗歌抒发内在的青春勃发之情。作者融入到这个集体中,蕴藏的激情被点燃,她利用课余时间写诗,又把自己的诗歌拿到校报和外面的报刊去发表,去学校广播台朗诵,甚至在学校的大型活动中上台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还担当文学社和诗社的主编,一时间成为一个被大批同学崇拜和老師喜欢的才女。在这里,她大大的过了一把文学爱好者的瘾,度过了最难忘的青春岁月。这篇文章是散文集中写得最有激情的一篇,文章中交错穿插着一首首激情洋溢、充满青春活力的自创的诗,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几位恩师的生动描绘
第三组文章是对自己成长经历中十分重要的几位老师的生动描绘。整组文章情感真挚浓郁、文笔清丽流畅。《心中的灯塔》写了已经去世三年的高一班主任、教数学的惠老师。文章从惠老师上课时能把抽象难懂的数学讲得人人都喜欢、细心呵护学生的兴趣爱好、每天早上带着学生晨跑、元旦与学生一起联欢唱岳飞的《满江红》等细节,把一位教学严谨、待生如子,三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工作的老师生动的刻画了出来。《我的导师张如法》《我的导师宋应离》中,主要叙写自己在河南大学就读新闻专业研究生时的导师张如法、宋应离,通过日常交往和一些生动的细节描写刻画了这两位导师做学问的严谨、理论功底的扎实、自己人生经历的曲折、对于事业的孜孜不倦、对学生的关爱等共同的特征,以及自己对于两位老师的感激之情。
如诗如画的景色展示
第四组文章《屐痕心路》中,作者呈现给我们的是几篇游记。其中《流火七月金陵行》写得很有特色,作者用古今诗人描写金陵、秦淮河的诗歌,《红楼梦》中林黛玉等人物的故事,加上自己对于南京的观感,完成了对六朝古都、东南繁盛之地南京的描写,文笔轻灵优雅,有很强的诗意美。而《印象南阳》《记忆中的那所中学》《南阳琐忆》从几个侧面把南阳的历史渊源、历史人物,以及现今南阳的风土人情、街景风貌、南阳籍名人的状况,以及自己曾在这里工作的情况进行生动描绘。尤其对于南阳历史上曾经人才济济的盛况,以及这些人才对于中国历史发展作出贡献的描述,增强了散文的历史厚重感。《想念北京》《爱我河大》两篇文章,前者结合自己在新华社实习时对于北京一些景点的游玩,以及对这些景点的历史和认识展开描写;后者叙写读研期间对于河南大学的历史、人文、老师状况的认识,融历史与现实与于一体。
多样手法的有机融合
整部文集手法多样、融合巧妙。首先,借用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写活了多个家乡人物。如“老吴婆常跟人吵架,吵得满嘴冒白沫,女儿四妙到水缸里舀半瓢水给她,她喝了水又接着骂”,把一个农村泼妇的言行精准地描写了出来。其次,擅长场景描写。如五岁时,“我跟奶奶坐在池塘边绿茵茵的草坪上,夕阳的余晖金灿灿地照在草坪上的附子草和蒲公英的小黄花”。奶奶掐一截附子草的茎,跟作者做游戏的一段场景描写很美。再譬如把老村南北走向的长形池塘和村北头的圆形池塘交接之后的形状形容为一个感叹号 “!”,写得别出心裁。再次,巧用生动的俚俗谚语。如《竹林村纪事》中写到有一次小堂姐乘我不注意,一条腿从我头上跨过去了,我就马上念咒语:“倭瓜秧、葫芦秧、兔子漫我我还长。”农村人迷信,以为人的脚从头上跨过去以后就不会长个子了,于是就念这样的咒语以驱除晦气。但是,霸道的小堂姐故意回敬她:“倭瓜子儿、葫芦子儿,不叫老子翘翘腿儿。”这样还不够,还一直追着打她,可见其小堂姐的无理霸道。在《那些记忆的碎片——我的乡村小学岁月》中,写到村里有一位四五十岁的矮个儿妇女“口口婶”擅长用谚语逗人,有一次她给“我”梳头时,随口念了“梳梳头、卡卡子,玉石牙根薄眼皮儿,白胖白胖的小闺女儿”来逗我笑。这些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俚俗谚语,无疑增强了这篇文章的地域文化色彩。此外,这部散文集的语言流畅简朴,作者看似冷静客观的叙述家乡的变化,以及亲人、同学、朋友、师生之间的感情,但通过把自我视角与她的家乡及自己的整个人生经历的紧密粘连,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深深的乡情乡思与暖意。
宁波市作协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文学港》主编褚佩荣曾这样评价她的《竹林村纪事》:“倒是一些纪实性的散文,能让我们摸到遥远已逝岁月的那些浅浅的、一晃而逝的暖意。李九伟的《竹林村紀事》……等散文,让人物事件糅合于耐心的叙事,将作者记忆里的村庄,追述得立体和生动。”其肯定与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应该说,李九伟的这部散文集不但写出了中原大地特有的风俗人情、地域景色,写活了一群生活在自己周围、陪伴自己成长的亲人、乡邻、同学和师长,凸显了一个梳着羊角辫、从只知游玩不喜读书的小女孩成长为发奋读书、爱好诗歌创作的文学爱好者的历程,也写活了南京、北京、南阳等地的历史与现实。这部散文集之所以吸引人、给人温馨之感的另外一个根本原因,是作者笔下的家乡农民,虽身处底层,但无论是面对物质贫穷还是经历精神或情感的磨难,都葆有乐观善良、勤劳坚强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作者系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教授,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导,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