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海派散文:婆娑的人间味》

2018-07-11徐小婉王莎

博览群书 2018年6期
关键词:海派都市乡土

徐小婉 王莎

《海派散文:婆娑的人间味》一书“首次系统、深入、全面探讨了海派散文的存适语境、生成过程、流变形态”。作者从中国近现代都会抒写散文发展演变的角度以及中国传统文章学,西方美文概念的流传与移植的大背景里,对海派散文从发生、流变及表现形态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阐释,体现了宏观视野与微观文本读解相统一,外部语境描述与内部本体立场相结合,扎实史料与文学史识相印证等特点。该书的研究不仅是中国现代都市文学的一个必要合理的补充,也是对现代散文分类研究的一种深入。而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冲击读者的又不仅仅是“海派散文”的学理思辨,更有着作者对“都市”的感悟,现实的批判。

一个对当下话题的学术回应

都市已经携卷了中国大部分人的生活。“逃离北上广”“假装在北京生活”“清理低端产业人口”这些话题一次次引发当下社会对城乡的讨论。作为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史上的城与乡也始终以某种复杂的面孔显现。总体来说,由于“中国三千年农耕文化及其历史长度,形成了某种恒定的绵长的而且强大的与农耕文化相匹配的历史意识及其文学审美意识”。现当代文学中的乡土比都市有着更宽广的空间,也融入了更多情感色彩,作家们面对乡土时下笔总是更为从容。

鲁迅一边以批判的眼光注视乡土社会的落后与荒芜,一边对儿时的乡土转去温暖的目光;沈从文将自己的乌托邦的道德与生命理想寄托在远离都市的边缘地带;废名于乡土中提炼禅意与诗意;萧红的后花园里的时光是童年的时光也是乡土的时间。师陀《果园城记》中关于小城的一成不变与荒凉也是对乡土时间的玩味。就连知青文学中闯入者审视中的乡土也常常从苦难的叙事中提炼出一种诗意。

而关于都市的书写则一直匮乏,这种匮乏不仅表现在总量上的匮乏,而且在于,关于都市的书写始终难以超越乡土书写的魅力。生长于乡村的作家很难从内心真正地去认同都市生活,更难有一种充满情感色彩的注视。生长在都市的作家又仿佛难以把握都市这个光怪陆离的整体。因此在现当代文学中,都市文学所表现出来的品质也远没有描写乡土的文学意味浓深厚重。左翼作家的都市书写作为一种政治色彩的书写,完全缺少都市生活的血肉。新写实小说中的都市生活虽然也够日常与平民化,但却是一种平庸寡淡没有色彩的生活。作为拥有城市的童年与少年时代的新生代作家,他们笔下的都市往往也只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的背景。更有一种将都市妖魔化的书写,极尽奢侈与物欲化,情感也因此矫揉造作。在这些被构建与想象的都市之中,都市始终缺乏个性和魅力,对都市的书写也因此缺少动人的力量。鲁迅在勃洛克的《十二个》译后记里说,“在庸俗的生活、塵嚣的市街中,发见诗歌的要素。中国没有这样的都会诗人,我们有馆阁诗人、山林诗人、花月诗人……没有都会诗人。”这样的分析其实对都市文学一直适用。

如何将都市作为审美对象,体味都市生活的千滋百味,如何超越“乡土美、都市恶”的惯性思维和书写模式,还原被遮蔽的现代都市人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如何提升都市文学的品质,使之获得精致与魅力,这些问题是文学的问题,也是切近的现实问题。但是,就当下对海派的研究来说,海派文化与海派小说的研究占大多数。海派文化的研究在与某种地域主题和怀旧话题结合以后,变得媚俗化。而大多数关于海派小说的研究则以小说代表了海派文学的整体,可以说这些都是不全面的。“散文是一种诉诸心灵的文体,且与文化始终保持着特殊的密切关系,都会散文是都会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直接反映者、创造者和传播者。”因此对海派散文的研究就具有了“对中国现代都市研究进行一个必要合理的补充”的意义。而且如作者所说,“海派散文正象征着近现代中国都市化的进程”,“海派散文的生活化和城市性是属于新鲜和未来的,有着无比鲜活的生命力,历史的海派散文对于我们现在及将来的文学必定有着借鉴与启示的意义。”海派散文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和提升当下的都市现实生活,对于我们不断在推进的城市发展,对于我们在面对城乡发展矛盾时的心态与体悟都会有所启示,这正是《海派散文:婆娑的人间味》一书的现实意义。

逼近散文文体的本质属性

回到该书的内容上来,该书是对“以市民散文为核心的海派散文”的深入探讨。在与海派小说和京派散文的两相对照中,探讨海派散文在“创作态度、文化内质、主题取向、美学格调”上的独特性。关于海派散文,此书的叙述有一个颇为清晰的脉络,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将沿着这个脉络自然到达叙述的中心,并逐渐抵达作者对于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

在引论中,作者首先概括了海派散文的存适语境、流变过程,同时展示了海派散文的三种形态。在对鲁迅风与现代性灵小品的论述中已逐渐指向真正具有代表性的市民都会散文的特色。“杂文毕竟与都市隔了一层,不是融入与欣赏的,它是都市的他者,以挑剔或超越的眼光对都市品头赏足。”“现代性灵小品整体上有着贵族化的倾向,贵族化的日常性毕竟不同于市民都会散文的日常,也规约了其与现实的距离。”“最有资格代表海派散文的是市民都会散文。”这是精当而清晰的论述,体现了作者对此问题清晰的思考。

关于“京海合流与海派散文的生成”的论述,“没有京海合流就没有现代海派散文的产生”是作者的创见。在论述中既有“京海合流”的现实状态的表现,又论述了“京海合流”对于海派散文品格的影响,这是文学内部发生源头的论述。

关于“大众媒介与海派散文”的论述,作者将海派散文放置在一个大的环境中,从媒介的角度去探索海派的文体塑型,这是从文学外部影响因素的论述。两章合起来就是海派散文产生的内外环境的完整叙述。

关于海派散文空间化与表征批判功能的论述,作者以“空间化”论及海派散文的主题与内容的特色,并将其引入更深层次的文化情景意味的阐释。

海派散文的都市性和都市心史是此书论述的重点。是从文本与作家出发的详细描述,基本上是对海派散文作家范围的规定。在论述中,纳入了可能被文学史忽略或涉之不多的章克标、钱歌川、予且、梁得所、张若谷等人,体现了作者对于展现海派散文全貌的努力。对海派散文特点的归纳在资料的文本的详实之上也因此显得血肉丰满。而从“实生活的审美”到“形而下的超越”到“原乡记忆与创伤记忆”,层层递进的阐释,仿佛逐步逼近海派散文的实质,体现了作者对这一问题越来越深入的思考。

总而言之,作者由外而内逐渐从海派散文的存适语境、流变形态到达海派散文的本体特征。宏微兼具,层层推进。

研究方法的现实感与亲切感

一是从文本出发。该书在理论的运用上能够化之于心,读起来并没有生涩感,而是清晰且血肉丰满。关于“京海合流”的创见,对“媒介理论”的运用,关于海派散文的空间形式的论述,都是从详实的材料中生发出来的,并始终与文本相对照,论述中随手拈来,灵动自然,体现着作者对于所要论述主题的成竹在胸。

二是对于史料的发掘与研究。作者对章克标、钱歌川、予且、梁得所、张若谷等的整体而全面的研究有一種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作者跳出现有的文学史研究框定的范围,从浩瀚的材料中自己去界定海派散文固有的作家群与代表性作家,并作出自己的评价。这是对文学史的细化与拓展,同时也为后来者研究海派散文提供了方向。

三是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理解。作者在所研究的对象中融入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思考,作者在该书自序《我与三月江南》中也说过,“以类似于我这样的第一代由乡入城的人来说,虽居城多年,但似乎根还在乡土。灵魂的深处,乡土似乎就似我精神的沃土。”以这样的身份去研究海派散文所代表的都市文学,更能有感同身受的态度去欣赏,亲近并逐步认同,这一过程其实也正印证着作者所研究的海派散文的独特魅力。其理论的研究也摆脱了纯粹学理的叙述,体现了一种切己的亲切感。如此,作者的叙述姿态是游刃有余的,既有理论的层层剖析,又有玩赏摩挲的深情。既可以作为一本学术专著来读,亦可作为一种精美的美文拿来欣赏。阅读此书,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作者不仅仅是高远地审视研究对象,且在对研究对象的仔细玩味与思考中,又不知不觉受到研究对象的影响。因此,这本专著的叙述姿态也多了一些海派散文的才气,以及鲜明的个人气质。

四是该书所体现的学术精神。应该说此书体现了一个研究者的现实关怀,在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沉潜的思考,以及一种不为研究对象所拘的开阔视野与想象力。

作者以“婆娑的人间味”来界定海派散文,然而,作者关于海派散文的研究同样体现了一种人间的现实感与亲切感。这种现实感与亲切感来源于一种延续不断的关于“城与人”的思考,来源于作者论述中投入的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体验,来源于深入浅出的叙述。而作者最后关于海派散文的批评“它尚没有对应于那个时代的相较和谐而健全的道德良知、政治理念、生态环境,没有达到对那个时代与那个环境下人的真正的世俗关怀”,正指引着后来者关于都市伦理都市美学的更深入的思考。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海派都市乡土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穿越水上都市
为“海派”正名
威尼斯: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乡土分外妖娆
都市通勤
跨界合作引领时尚
海派,一种“变”的渴望及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