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聚世界的努力
2018-07-11朱文超
朱文超
在北京顺义,有一个美丽的汉石桥湿地公园,经过了几次乔迁的北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就坐落在这里。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家全面展示并介绍世界各国100多年来电话发展的专业博物馆,馆藏约十万件展品,静静地向人们讲述着人类通信设备—电话,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
电话的发明
在电话发明之前,人们的通信方式经历了多种方式的演变,比如飞鸽传书、驿站送信、邮局、电报……而老电话博物馆就珍藏了一些展品,向参观的人们呈现它们的历史。走进博物馆,绕过文创产品售卖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左手边带“驿”字的座椅。中国的邮驿历史长达3000多年,驿站制度在元朝被强化,主要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便于中央巩固政权。那么,驿站所用的物品和普通物品有什么区别呢?答案就在一个小小的“驿”字,就像博物馆中珍藏的驿站座椅,带了一个“驿”字,就表明这是驿站才会有的东西。
1825年英国人乔治·史蒂芬逊改进蒸汽机,使之走向实用后,铁路运输得到迅速发展,这时人们开始需要一种既不受天气和时间限制,又可以比火车跑得快的通信方式。之后,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被相继发明。但是,因为当时技术有限,有线电报和无线电报不够人性化,人们急切需要一种足够高效的远程联络通信系统。
1876年,出生于英国的发明家亚历山大·贝尔,和同事一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的电话机。后人又在此基础上发明了磁石电话机。磁石电话机也叫手摇式电话机,需要通过手柄摇动发电,所以磁石电话机不需要接通外部电源。另外,这种电话只能单线连接。这之后出现了磁石交换机,当用户打进电话时,交换机上相应的吊牌落下,通知话务员有人需要通话,话务员询问后再接通对方的电话,实现通话。
延伸阅读:电话发明专利之争
虽然贝尔取得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用电话机的专利,并创立了贝尔电话公司,但关于“电话发明者到底是谁”的问题却争议不断。
1860年,意大利人梅烏奇发明了一种“可谈话的电报机”,却因生活贫困交不起申请专利的250美元。虽然梅乌奇转而申请了一年一更新的专利,但几年后这项专利也因他无力支付10美元的维持费而失效。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机,并向美国专利局申请发明专利。戏剧性的是,就在贝尔提交申请两小时之后,一个名叫伊莱沙·格雷的人因发明使用液体变送器的电话机,也走进专利局申请电话专利权。1877年,爱迪生又取得了发明碳晶送话器的专利。自此,三者之间的电话专利之争,直到1892年,才以买下爱迪生和格雷专利权的美国西部联合电报公司分享贝尔公司收入的20%而告终,而西部联合电报公司付出的代价就是,承认贝尔的专利权,不再染指电话业。
拨盘电话的觉醒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单线使用的磁石电话机越来越满足不了实时通话的需求。1896年,美国人爱立克森发明了旋转式电话拨号盘,自此,自动拨盘电话机登上了历史舞台。自动拨盘电话上的电话拨盘每一个格就是一个脉冲,拨1就1个格,拨9就9个格。每个对应位置就接通一次脉冲,若拨错位置脉冲断掉,就需要重新拨打。
任何新的事物出现之后,被人们接受总是需要一个过渡时期。拨号盘被应用到电话机上之后,经过了十多年,手摇式电话的手柄才最终从电话机身上退去。之后,电话机开始普及,进入千千万万普通家庭,人们对电话机美观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形形色色的元素被加入电话机设计。
比如,20世纪20年代,英国的电话设计就多为金字塔造型。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建筑物。1882年英国侵占埃及,控制苏伊士运河,后1922年埃及独立,而英国继续保留在苏伊士运河地区的驻军权和其他特权。在埃及期间,英国人对神秘而沉重、古老而沧桑的金字塔充满了敬仰,金字塔作为一种文化元素植入了英国人的脑海。因此,金字塔造型电话诞生了。金字塔造型的电话既突显了英国人孤傲守旧的特点,也体现了英国人为埃及庄严肃穆、神秘莫测的文化所折服。
知识链接:清政府竟是电话机购物狂
1878年11月,爱立信自推出品牌电话机开始,便创下了电话机行业的辉煌业绩。很多款式的电话机风靡全球几十年,为很多国家所效仿。
1892年,清政府与爱立信签订过一张2000台电话机采购合同,定制的是爱立信木质壁挂式磁石电话,在北京皇宫和上海租界的洋行里使用。这批电话机1894年才远涉重洋运到上海。1893年,爱立信生产了1000台被称为“咖啡研磨机”或“饼干筒”的磁石电话机,这种电话机因中国人自古对圆形的特殊偏爱,而受到清政府的青睐。其中,95%的产品被清政府采购到上海并投入使用,这款产品在收藏界被称为“沪上至尊”。
色彩斑斓的“外衣”
20世纪60年代,随着塑料工业的普及,塑料开始被用到更多的产品上。塑料轻便价廉、工艺成熟、色彩丰富,因此被开始用作电话机外壳的制作。自此,电话机开始变得色彩斑斓。多样化的色调使电话机有可能适应不同的装修风格,加之电话本身的价格越来越亲民,越来越多的电话机开始进入普通人家。
随着时间的流逝,塑料易于加工的特点,还有不同用户对个性化电话的需求,使许多商业公司意识到,电话机有可能作为一种独特的广告媒介。于是,他们开始定制专门造型的电话机,对潜在用户宣传自己的品牌。迪士尼、东芝、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都曾定制过将产品融入设计的电话机。
延伸阅读:见证中国风雨历程的人力车
人力车是到日本的美国传教士在1869年发明的。住在东京的法国商人米拉的妻子身体不好,他便租下一辆人力车,经常拉着妻子在街上溜达,几年下来,妻子心情好了,病也痊愈了。米拉脑子灵活,他觉得人力车可载人营业,是个大商机。当时他看到上海租界日趋繁荣,但交通工具却很有限,1873年他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了一份计划,申请经营人力车,为期10年。次年首批300辆人力车从日本引进,从此人力车伴随着中国风风雨雨半个世纪。起初车子坐起来不舒服,颠得厉害,很少有人问津。几经更改,到辛亥革命后才逐渐流行起来。为了引人注意,车身被染成黄色,所以人力车在中国又叫“黄包车”。
与轿子和马车相比,人力车便捷、迅速、价廉,民国时期,黄包车风靡京、津、沪、汉等大都市,成为中产阶级出行的首选。20世纪40年代后因三轮车的出现,黄包车逐渐被淘汰。解放初,黄包车几乎绝迹。
从最初的磁石电话到现在的手机,琳琅满目的电话陈列在展柜里、墙壁上。在老电话博物馆馆长车志红的介绍下,我们了解了一部分世界电话的发展史,感受了工业发展带来的生活革命。如果你也想看一看这些藏品,听听它们的故事,那就来北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参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