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几糖·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霜霉病效果简报
2018-07-11夏春宝彭云凤吴牧晨吴玉娟林玉华曾敬富
夏春宝,肖 艳,彭云凤,吴牧晨,吴玉娟,吴 青,林玉华,刘 敏,曾敬富
(1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农业局 343000;2吉安县乡镇农业综合站;3吉安市农科所;4吉安市青原区农业局;5永丰县种子站)
黄瓜霜霉病是吉安市蔬菜生产上最重要病害之一,其分布广,发病快,发生普遍,主要为害黄瓜为主的保护地蔬菜。为评价16%几糖·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保护地)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适宜的使用量及安全性,并与对照药剂比较,为农药推广提供技术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试验药剂:16%几糖·嘧菌酯悬浮剂,江西省新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自购;对照药剂:2%几丁聚糖水剂,江西威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自购;250g/L嘧菌酯悬浮剂,河北威远生化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自购。
1.2试验作物及防治对象试验作物为黄瓜(保护地),品种为“津优4号”;防治对象为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1.3试验设计详见表1。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1.4试验基本情况试验设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农业科技园蔬菜基地进行,试验地历年黄瓜(保护地)霜霉病发生为害较重,试验地黄瓜(保护地)为秋播,为2017年4月下旬直播,667m2种植3000株左右,试验时黄瓜长势良好,处于结果期。各试验小区的土壤、栽培及水肥管理等条件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生产实践。
1.5试验方法每个小区20m2,周围设保护行隔开。重复4次,共计24个小区。采用3WBD-16型(家乐)背负式电动高压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喷雾器为单个空心圆锥喷头,喷孔直径1.3mm,操作压力0.2~0.4mpa,流量0.65~0.88L/mim)。使用方法为喷雾法施药,叶片正反面进行均匀喷雾,与本地农业生产实践相符。于2017年5月22日黄瓜(保护地)霜霉病发病初期(始见病斑时)施第1次药,6月1日再施1次药,共施2次药。黄瓜(保护地)长势良好,处于结果期。
1.6调查方法药前调查病情基数,第1次药后10天及第2次(最后1次)药后10天各调查1次药效,共调查3次。每小区随机4点取样,每点调查2株,每小区共调查8株黄瓜(保护地),每株调查全部叶片,统计总叶数,病叶数及相应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
病情分级按以下标准进行。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6%~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2 结果与分析
2.1对作物的安全性试验期间各药剂处理区黄瓜(保护地)生长正常,未发生药害及其它不良影响。
2.2防治效果评价从表2可以看出,供试药剂16%几糖·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保护地)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667m2用制剂50~60g连续喷施2次(间隔期为10天),第2次药后10天的防效达70.79%~85.66%,试验药剂高中低剂量之间的防效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剂量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效相当,高剂量的防效与对照药剂2%几丁聚糖水剂防效相当,防效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供试药剂16%几糖·嘧菌酯悬浮剂对黄瓜(保护地)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效,且对黄瓜生长安全。在使用时,从防治效果和成本上考虑,建议每1hm2用有效成分量120~144g(即 667m2用制剂量 50~60g),兑水 750L,于黄瓜(保护地)霜霉病发生初期(始见病斑时)开始喷药,视病情发展情况可连续施药2~4次,间隔期7~10天为宜。注意施药时叶片正反面均要喷透。
表216 %几糖·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保护地)霜霉病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