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措施
2018-07-11■/
■/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实施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精准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努力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满足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一)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新跨越的内在需求
2018年4月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全方位、历史性成就,实现了“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在构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了“三大突破”,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新目标,完成新任务,必须要创新工作举措,探索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从而实现教育观念、教育体系、教育内容、教育装备、教育体制的现代化。
(二)教育信息化符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历来重视并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从建国开始,就确立了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方向,即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实践发展的要求,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此同时还强调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它不仅指明了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更揭示了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关系;21世纪90年代,提出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要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丰富了教育现代化的内涵;2010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同时还提到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明确了教育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到现在的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进一步彰显了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精神和本质特征。教育信息技术的出现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一种体现,任何行业面对技术的革新只能接受,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教育行业更是如此,不但要做到主动接受而且要做到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看,教育信息化符合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趋势。
(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举措
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了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根据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2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4.3%。其中,微博用户使用率占网民比例的38.7%;微信用户使用率占网民比例的84.3%;新闻客户端用户使用率占网民比例的83.1%。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新形势下教育变革势在必行,及时融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新内容,确定教育教学模式的新思路、新范式。
二、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有效措施
(一)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信息化已经全方位地嵌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带来了思想观念和生存方式的深刻变革。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加强互联网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专业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建设,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播过程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也要采取信息化教育手段。教育信息化作为一种媒介手段,在教师与学生中起到信息传递的作用,直接影响学生接收与接受的效果。与此同时,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通过视频、音频、图片、网页链接等具象化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传达党和国家对受教育者的规定和要求。正如领导所说,“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和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信息化时代,开放的网络平台空间和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使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范畴更加丰富。大数据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催生了信息的“个性化定制”,使得信息做到了贴近化和个性化,大数据可以根据推荐引擎测评用户的浏览行为和阅读习惯,实现信息的精准推荐,可以用“千人千面”来形容,满足用户对于传播内容的个性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能满足于过去传统说教式的教育内容,应对教育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首先要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来更新内容;其次要围绕不同专业、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就要具有时代性、针对性、生动性和现实性,发现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积极回应。因此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要整合网络资源,关注大学生的生活维度,不断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之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现现代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现代化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所有高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各高校基本实现“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实现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这一载体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开办网络互动社区、主题教育网站、思想政治教育图书馆和专业学术网站等平台和栏目,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另一方面及时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庞大的网络空间,巨大的信息数据,矩阵式的传播速度,良莠不齐的传播内容,要求各高校有组织的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带入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场域,尽快建设一支既有技术能力和网络素养又有夯实理论功底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占领网络平台中话语传播制高点,做好信息过滤工作。与此同时,加强高校各类阵地建设管理,依法治理网络空间,从国家层面严肃处理各种谣言和诋毁我国政治制度的言论及文化产品,这对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宣传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