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规
2018-07-11张俊伟
■ 张俊伟
(作者单位:曲沃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三室)
我的爸爸原是曲沃县面粉厂工人,妈妈是一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他们的文化程度都不高。说实在话,爸爸妈妈也许都不知道什么是家教家风,但我们家确实家风严肃家教严格,在我们家规矩很多。
吃饭的规矩。从我记事起,爸爸妈妈就给我们姐弟定了很多吃饭的规矩,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不上桌子,我们姐弟四人就不准上桌子。吃饭时坐座位也有规矩,爷爷奶奶要坐在桌子的上位(即桌子的北边),爸爸妈妈坐在爷爷奶奶的左右,其余座位我们姐弟四人就随意坐了。吃饭时妈妈盛饭,我们姐弟要负责端碗,要先给爷爷奶奶再给爸爸妈妈其次才是我们姐弟。吃饭时长辈不动筷子,我们也不准动筷子,并且夹菜只能夹盘子靠自己一侧饭菜,不准翻菜。吃饭时身子要规规矩矩,嘴不准发出声响,不准剩饭等等规矩。
诚信的规矩。从小爸爸妈妈就教导我们姐弟做人要老实,决不准我们撒谎,他们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说,假如用一个撒谎来应付错事,你会用两个谎言来应付自己所犯的错误和上一个谎言,如此叠加,谎言会越来越多,总有一天谎言会不攻自破。他们要求我们做了错事要勇于承认,虽然马上承认依然会受到批评或者惩罚,但却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他们还要求我们诚信,当然他们也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还记得有一年家里粮食不够吃,他们借了邻居家一麻袋粮食,谁知当年夏收时遇上了多年不遇长达一个月之久的连阴雨,由于不能及时晾晒,家里的小麦全都出了芽。爸爸二话没说,把生产队分的大骡马卖掉,按照当时市价给邻居还了现金。那一年,我们吃了一年的出芽麦,并且由于家里没有牲口,爸爸非常辛苦,从县城下了班,马上骑行十公里回家做农活,我们姐弟四人也被“连累”。那时,从地里往麦场拉小麦要上两个坡,爸爸在前面拉,我们四人在后面死命推车,推上一个坡已经把我们累个半死,但脚下还不敢慢,因为紧跟着前方还有个小陡坡……
节俭的规矩。爸爸妈妈的节俭在村里比较有名。我们姐弟四人小时候基本上都是穿亲戚的旧衣服,家里衣服也是姐姐穿了妹妹穿,妹妹穿了我和弟弟再穿。记得有一次,妈妈把姐姐的衣服改好让我穿,我嫌弃是女孩的衣服,不愿穿着上学,妈妈生平第一次打了我。平时家里吃饭,也是粗粮为多。因为粮食不够,从那时起,饥饿使我们知道除了粮食外,还有榆钱、槐花、臭椿、荞菜、花花菜、蒲公英、枸杞叶、白蒿等野菜可以充饥,知道牛屎巴巴、蚕蛹、棉岭虫、天牛等也是美味,因此也学会下河摸鱼捞虾等本事。但是爸爸妈妈的节俭也是有例外的,那就是对爷爷奶奶从不吝啬。小时候不理解,现在理解了,那是孝道,“百善孝为先”。
守纪的规矩。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男孩下河摸鱼回家,在回家路上口渴难耐,路过村里一家西瓜地时,我们几个调皮男孩,从棉花地爬到西瓜地,偷了两个瓜,跑到远远的地方把瓜摔开吃了个过瘾。回到家后,妈妈看到我背心前面红红的一片西瓜汁痕后,把我痛打一顿。这是我小时候挨揍最狠的一次,屁股被打得疼得一星期都不敢平躺睡觉。这还不算,我还被揪着耳朵到种瓜的村民家里赔钱认错。那天晚上,妈妈给我讲了“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故事,这个故事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
现在细细回想起来,我家的家教家风是什么?不就是爸爸妈妈日常言传身教的这些种种规矩吗?现如今,我也长大成人,也有了自己的女儿,我平时教育女儿的不也是这种种规矩么?这些规矩已经潜移默化深深地扎根到我的家庭。我想,我们家的家教家风就两个字——规矩。
规矩一直影响着我,影响着我的交友、交际、生活和工作。参加工作后,我有幸成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担负着维护党纪政纪、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职责。在交友上,我广交益友、乐交诤友、不交损友、不交恶友,远离“小圈子”“小兄弟”“小团体”,对那些别有用意的小恩小惠时刻警惕,不为所动;在生活上,我“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管住自己的嘴、管住自己的手、管住自己的腿、管住自己的心,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不去,不该干的事不干,洁身自好,守住自己的第一道防线;在工作中,我老实做人,老实处事,老实工作,低调做人,高调工作,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不法之事不干,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在遵纪守规上,我严守纪律红线,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办案纪律、保密纪律和廉政纪律。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兴旺发达的家庭必然有一套良好的家规。家风如此,党风政风也是如此,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党风政风,必然要有一套良好的制度作保障。正在进行的监察体制改革,就是要加快建立制度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重建政治生态,建设廉洁政治,为全面实现中国梦提供一个坚强的政治保障。我相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的党风政风一定会根本转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作者单位:曲沃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三室)
家 风 名 言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袁黄《了凡四训》
一定要天天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一定要天天改过自新。倘若一天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就会在这一天里安心于自以为是的状态;倘若一天没有过失可以改正,就一天没有进步可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做不到恬淡寡欲就不能表明志向,做不到平和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