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上海城市副中心华丽转身
2018-07-11胡礼刚
文|胡礼刚
上海真如古寺
在上海“一城四副”整体规划中,真如被寄予厚望。
众所周知,上海规划有四大城市副中心,分别是五角场、徐家汇、花木,以及真如。而真如在上海“一城四副”整体规划中被寄予厚望。近年来,在上海市政府及各部门的同心协作下,6.16平方公里的真如城市副中心正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全球城市副中心创新规划
真如副中心具有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规划先进、底蕴厚重等优势,依托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充足的储备用地,发展成为“辐射长三角的开发性生产力服务中心”和“上海西北区域公共活动中心”。
在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指引下,真如按照“创新、人文、生态”的发展理念,将延续坚持面向市域的综合服务中心,兼顾强化全球城市的专业功能,努力建设全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副中心。
按照中央和上海市的总体要求,普陀区根据自身发展并结合真如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建设思路。与其他几个城市副中心侧重点不同,真如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其整合了世界先进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先进城市系统,制定了绿色城市建设标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前瞻性地构建了区域整体规划,强调科创集聚、产城融合。
十九大召开以后,普陀区顺应新的发展形势,在坚持副中心定位的基础上,导入“绿色生态、文化引领、开放共享、科技创新”的发展理念,开展了控规修编,制定了《真如副中心2017-2021年行动计划》,指导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发挥后发优势,使其展现出区别于其他城市副中心的独特个性。
真如城市副中心具有文化、生态和创新三大功能。在文化方面,作为与罗店、大场、南翔并列的上海北部四大名镇,真如有着悠久的江南吴越文化及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保护和弘扬真如古寺、真如古镇的历史文化和遗存;保护利用以银杏古树、真如港、梨园浜为代表的生态文化,提升真如地区文化内涵,重塑真如地区文脉。在生态方面,打造目前上海中心城区最长的真如生态绿廊(全长约6公里,宽130-150米)。通过生态绿廊的建设,营造真如地区开放生态宜居环境,形成集生态修复、户外运动、都市人文于一体的健康、活力、文化真如印象,打造文体休闲的生态游憩圈。在创新方面,围绕普陀区“一轴两翼”功能布局,积极与桃浦地区联动,大力推动创新发展,共同构建北翼城市转型发展示范走廊。
真如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意向效果图
文化古镇商贸重地
真如,是一片古老的热土。自公元五、六世纪,这片土地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由于环境与历史原因,这里沟浜纵横,水运便捷,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元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真如院移建至桃浦旁边,并改名真如寺,带动了真如境域的大规模开发和发展。大量人口涌入真如定居、经商,真如很快发展成为一个“编氓鳞比,商贾穈聚”的商贸重镇。地缘寺名,真如即以此定名。元代以前,人们习惯把现在的真如境域称为“桃溪”。桃溪名称由来,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当时江苏和现在的上海以及浙江地区由吴越国统治,统治者沿吴淞江从苏州开始到入海口,疏浚了大大小小36条纵浦,桃浦为其中之一,南北贯穿古镇。由于桃浦河沿岸多植桃树,人们就把这方土地称为桃溪。
寺,原名万寿,释永安以真如院改建,释妙心移建于桃树浦,自此香火日盛。经明洪武、弘治两度扩建,冠绝一时。抗战年间,真如寺屡遭兵燹,毁损惨烈,唯元构大殿尚存,但已破败不堪。由于政府鼎力扶持,海内外僧众戮力同心,重建天王殿;修圆通殿,迎汉白玉四面观音菩萨佛像。数年后,真如寺成为沪上之胜地。佛塔高耸,殿宇辉煌,佛光普照,真如重光。
至今,真如还保留着珍贵的文化遗产。真如镇曾经有三大宝:真如羊肉、豆制品和杜布。这些都是老上海人口中津津乐道的“宝贝”。其中,尤以真如羊肉最为著名—早在清乾隆年间,真如羊肉就已经名扬四方。《真如镇志》记载,“旧时,每天凌晨三时半,农民上街泡茶馆,四时半许,进羊肉馆要上一碟羊肉,酌一二两白干,嗣后一碟羊肉汤面,即下田头。”鼎盛时期,老街上有30多家羊肉馆,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真如羊肉加工技艺于2007年6月入选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真如的物质文化遗存,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及抗美援朝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同样引人注目。1932年1月28日夜,日本海军陆战队进攻上海闸北,国民政府军第十九路军奋起抗战,一二八淞沪战争爆发。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设临时指挥部于范庄,十九路军与敌血战33天,重创日军。范庄于1937年8月3日被日军炮火炸毁。1989年,经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批准,将车站新村19路军抗战遗址列为区革命纪念地。
真如铜川水产市场、山华果品市场,曾是华东区域最大的果品市场,一度成为国内外游客来沪游玩的“热门景点”之一。可以说在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真如的初级商贸流通为上海乃至全国的“菜篮子工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真如的商业价值也水涨船高—2015山华果品市场内最贵的铺面租金比同期上海静安区会德丰广场的还要高。
如今,随着业态的转型升级,真如的初级商贸流通已消失殆尽,上海中心城区难得一见的大幅土地,成为真如城市副中心华丽转身的十足底气和宝贵资源,吸引了长江实业集团、绿地集团、复星集团等国际知名公司踊跃投资。2017年由红旗村“城中村”项目释放出的586亩土地,国际顶级设计公司Hentrich-Petschnigg & Partner GmbH + Co. KG、Ennead Architects、Gensler前来竞标,期盼在此开疆拓土。
真如镇的传统民俗活动及文艺演出深受游客喜爱
真如城市副中心区域内的生态河道
生产力服务中心拔地而起
铜川路曹杨路东北侧,长江实业集团的300多米超高层建筑正在拔地而起,正对面的E3地块14号线轨道地下结建工程,已经开挖至地下25米。未来这里将建成地下4层结合轨交区间的地下空间,这个深度,也突破了同样在真如板块中,曾连续6年被列为上海市重大工程—上海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当年地下24米的记录。
2014年,在真如建成投运的西站枢纽,是上海西北地区最现代化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它集中了沪宁城际轨道交通、三条城市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出租车等多种换乘方式。西站枢纽的建成使用,也使真如城市副中心成为上海城市副中心与综合交通枢纽相结合的典范。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已运营的轨交7、11号线,建设中的14、15号线以及规划中的20号线,将实现对真如地区6.16平方公里全覆盖。
更令人振奋的是,正在开发建设中的红旗村地块“城中村”改造项目,其规划设计紧紧咬定“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发展目标,按照“一轴两翼”及真如城市副中心的功能布局科学定位,对照“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一流标准”,贯彻“产城深度融合、低碳绿色生态、城市设计人性化”的城市发展理念,正在打造成为中心城区一流标准的CBD城市新地标及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之一。它将以“智创城市”“节能环保”“产业功能”三大亮点措施,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并始终服务民生。
“智创城市”:将承担重要的城市运营功能,在顶层设计围绕“智创城市”展开—通过智能计算技术的应用,使城市管理、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区域交通客流、公用事业和公众安全等城市组成的关键基础设施组件和服务更互联、高效和智能;通过BIM技术,确定了基于TOD模式进行局部高强度开发,在释放更多绿地和开放空间的同时,有效激发城市活力,显著提升城市效率;架设“城市云数据中心”,借助“互联网”和“物联网”两驾马车进行数据的收集及传输,通过“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城市管廊管理平台”“城市运营管理平台”整合、共享和利用各类城市信息资源,进一步提升区域内对公众服务质量与管理决策效率。
“节能环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普惠民生福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红旗村项目的开发建设把“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放在首要位置,设计了“一环、一廊、一岛”—虬江河和真如港的河道在此连通,形成“生态水环”。中间则是“真如绿廊”,生态水环与真如绿廊所包围的区域,将建设成一个集办公、居住、购物、娱乐、文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绿海中的美丽中环岛,将以带状公园和滨水绿地闭合形成贯通的景观绿环,沿绿环布置慢行步道,并串联古树公园(500年古银杏树)、滨水公园、白玉兰公园、市民广场、精英广场等开放空间,真正实现“建筑可以阅读,街区适合漫步,公园最宜休憩,城市始终有温度”。
“产业功能”:“产城融合”是红旗村项目追求对地区经济轻型发展的功能要求,提倡“工作为了生活,工作即生活,工作创造生活”的理念,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新典范;构筑多元复合的科创综合体,形成“科技创新”“交流互动”“生活休憩”“综合配套”四区合一的格局。通过“三核两界面”的设计,由城市客厅(超高层办公、商业文化MALL)和城市配套(人才公寓、办公楼宇、公共服务设施)以及高端住宅(全高层景观住宅)三个核心打造;沿着中央公园布置商业、办公、居住等功能建筑和广场,通过合理的配套服务和功能空间组织,引导要素集聚,焕发出无限的城市活力与精彩生活。城市配套将真正聚焦高端科创产业,将产业导入、孵化培育、市场转换有机链接形成“科创产业生态链”,通过人才引进等配套政策,让这里成为创新创业的沃土,通过要素集聚和空间安排,架构起辐射长三角的“科创产业生态链”。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以红旗村项目为代表的真如城市副中心已经进入了转型发展建设的快车道。未来这里将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提供数量可观的中高端就业机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助力“武宁创新发展轴”成为创新发展建设最重要的要素聚集带,助推上海“五个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成为辐射长三角的开放性生产力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