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臂神父”饶家驹:保护数十万中国难民
2018-07-10
他被誉为“中国之友”“难民之父”,抗日战争期间他在上海、汉口等地设立安全区,救援中国难民数十万人,贡献卓著。二战后他又赴德国救济难民,堪称伟大的国际人道主义者及法德和解的先行者。他就是法国“独臂神父”饶家驹。
“独臂神父”设立多处难民收容所
自从明末利玛窦来到中国以后,天主教传教士一直在中国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管是清前期的“礼仪之争”还是晚清频发的教案,天主教传教士都是其中主要的活跃者,而且留下了很多不光彩的印记。不过,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整个中国都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时候,很多在华天主教传教士也投身到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中,有的是直接上前线和日军作战,如中外闻名的雷鸣远神父,更多的则是参加医疗救治和难民救济,其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数饶家驹神父了。
饶家驹,法国耶稣会传教士,1913年到上海传教。饶神父精通拉丁、中、英等多种文字,来华的前10年先后在沪上著名的徐汇公学和震旦大学教授英文。后来住在吕班路天主堂,曾负责虹口南浔路天主堂,并担任公共租界万国商团布道师,此外还曾负责上海天主教所办外侨子弟学校童子军指导员。饶神父在传教之余,非常热心于慈善事业,曾到苏、皖、豫、冀、黔、鄂、浙等省,参与当地救灾,深得教内外赞誉。
“一二八”淞沪战事期间,饶神父担任“华洋义赈会”副会长,主持设立了多所难民收容所。并向中日两国政府建议,请求双方暂时停战以方便战区居民撤退,并曾多次冒着炮火深入前线,为伤病员提供医疗救治。国民政府事后曾授予饶家驹嘉禾奖章,以表彰其杰出贡献,他还因此先后获得上海万国商团奖章和基利斯督战事十字勋章。
饶神父是断了一只手臂的,其右手在徐汇公学任职上因意外事故而断损。自从“一二八”事变后,人们就纷传他的手臂是在战事中为炮弹所炸毁,从这个传说可以看出饶神父在战事中所冒的危险有多大,而上海的人民都叫他“独臂神父”。蒋介石曾因事接见饶神父,在用过饭上水果时,由于饶神父独臂不太方便,宋美龄亲自为他削去果皮,以示尊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13日,淞沪战役打响,在战火纷飞中,大批难民涌入上海的法租界和公共租界。饶神父再次挺身而出,他先是联合同道,出发赴战区救护伤兵,送往各医院疗治,兼救难民,分送各收容所。随着战事不断扩大,涌入租界的难民越来越多,最多时达到70万人,租界难以容纳如此多的难民。此时,饶神父担任华洋义赈会会长,国际救济基金委员会委员,上海国际救济会救济组主任,同时兼任上海国际红十字会难民委员会主席。他联合沪上各救济组织,倡议在南市建立难民区,得到各方一致同意。他又和法国驻沪海军司令联袂拜会日本海军司令长官长谷川,同时还和中国政府交涉,最终在上海老城南市北部建立了难民区。难民区约为旧城厢三分之一,南以方滨路为界,东西北三面都以民国路为界,东面为小东门,西面为方滨桥。
救济难民工作卓有成效
1937年11月9日,难民区正式开始收容难民,先后共设有收容所130多个,最多时收接难民10万余人。饶神父是难民区的主要主持者,他要负责难民区内的日常运作,我们可以通过当时人的描述看饶神父的每日工作。“他每天清晨四时半即起身,这个时候上海大都会中的人们都还安睡在暖烘烘的被头里,他老人家却已经到教堂里行弥撒祭礼了。从六时半起,在他的狭小会客室中,已经挤满了不速之客。据门房说:自从南市难民区成立以来,每天总有许多贫苦无告的男女老少,都趁清早来求见饶神父,他们中有些是请求他准许入难民收容所的,也有些是哀求布施或救济衣食的……难民都把他当做慈父及救命恩人看待。他经过每一条街上,便有许多人过来向他行礼致敬,来打听新闻,来报告消息。也有人向他诉苦,也有人向他乞援。仁慈的饶神父,始终是很耐心地倾听,他或用善言慰问,或予以周济。有一个老妇挨近他的面前,向他道谢:‘没有神父来照顾我,我们早已活不下成命了。”(《难民之父饶家驹神父》)除了难民区的警备权由日本占领军所有,其他难民区的管理始终由沪上国际救济组织所主持。
除了负责难民区的日常管理,饶神父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向中外社会各界募集资金。难民区的资金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上海各界社会团体的捐赠;二是中国政府的临时拨款和津贴;三是国际团体和友人的捐助。1938年饶家驹亲赴美国,请求美国社会各界对中国抗战救济事业给予援助。当时罗斯福总统和饶家驹联名发出救济倡议书,饶神父也到处宣传演讲,共募集了70万美元捐款。这些款项全部由各捐款人和团体直接汇给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而不经过饶神父之手。当时国际舆论对饶神父的人道主义精神极为称赞,并将南市难民区称为Yacquinot Zone(即饶家驹地带),他被誉为“中国之友”“人类的救星”。
为世界人道主义发展作出杰出贡献
然而就在饒神父为中国难民奔走呼号的时候,法西斯德国也在欧洲展开了大规模侵略战争。1940年5月10日,德军开始进攻法国,6月14日巴黎沦陷。身在中国的饶神父为祖国命运担忧,他在1940年月16日悄然登船离开上海,打算返回祖国。此后园战事发展,曾滞留香港,1940年10月抵达美国,他一手创建的南市难民区也于6月30日停止运转,结束其历史使命。
饶神父自己在评价南市难民区时曾动情地说道,“上海南市难民区工作的成功,这是自古以来在任何地方,所未曾有过的!同时即便是在千百年后的难民救济史上,也要占灿烂光辉,很荣耀的一页。其成功的因素,不只是中国政府贤明的当局所使然,而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所使然!”“一个民族的兴隆灭亡,不在它的船坚炮利,而是要看他内在的民族性如何呢。中华民族有这样伟大民族的特性,要是还没办法,请问天地间还有什么民族,能够存在呢?”
而饶神父身上所体现的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也为世人所铭记,1949年国际社会修订《日内瓦公约》,其中的第四条公约《关于战时保护平民公约》,就引用了饶神父在上海建立的南市难民区作为参考案例。饶神父在抗战时期难民救济事业不只是挽救了无数中国人的生命,也为世界人道主义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杨芳红荐自《中国图书评论》 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