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体质结果影响因素的剖析与对策

2018-07-10谢伟波

教育界·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测试项目体质体育课

谢伟波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拟定学生体质测试影响结果的因素,进而从主客观角度分析体质结果的影响因素,并结合个人在岗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利用课程评价手段与运动类APP的方式方法来提升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

【关键词】中职学生;体质结果;影响因素;对策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愈加显著,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中职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更是直接影响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时刻关注中职学生的体质水平,认真剖析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对策,是提升学生体质的有效措施,更是强而有力的重要保障。

自2014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修订以来,在广州市教育局指导下,各职业学校已经执行了3次全市学生体质健康统测工作。统测过后,市教育局也收集了各校学生体质数据,统计分析出测试中比较薄弱的项目。从数据分析中不难看出全市中职学校整体测试结果并不乐观,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的耐力跑项目成绩存在明显的下落趋势,达到优秀的人数较少;其次是男生引体向上项目的达标人数不多,还有其他项目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中职学生体质测试结果不尽如人意呢?接下来笔者将从主客观两个角度对测试结果进行剖析,并结合个人成功的教学经验及查阅大量相关文献针对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

三、中职学生体质结果的主观影响因素剖析

(一)学生不想做,对测试的认识不到位

常言道:“意识决定行为。”当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质结果对自身的重要性时,没有发现测试结果的有效价值,就容易产生抗拒心理,不认真完成测试。而学校如果采用强迫手段或任务式地要求学生完成测试,所测试出的结果并不客观,不能准确代表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让学生认识体质测试的重要性与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生不要做,对测试有畏难情绪

耐力跑项目和引体向上都需要学生用尽全力去完成,但测试过程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辛苦及艰巨的挑战,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导致在测试过程中学生没有用尽全力完成测试。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逐渐失去了勇于承担、敢于吃苦的精神。

(三)学生不会做,没有掌握测试项目的技巧

由于职业学校有部分生源来自三四线城市,学生对新型的测试工具并不熟悉,没有注意要求或当地教师对体育课不重视,没有教会学生测试项目必要的动作技巧,导致学生测试结果欠佳。比如学生没有掌握立定跳远项目中的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等技术,导致成绩偏低;短跑项目中,学生未经过终点感应器却早早开始减速等导致成绩缺乏准确性。

(四)学生做不来,无法完成测试项目

据不完全统计,学生体重有上升趋势,握力水平也逐渐下降,同时因为学生没有或较少有针对性地进行引体向上专项训练,导致无法完成引体向上项目的测试。最终,引体向上成为男生体质测试成绩差的主要瓶颈,变成学生体质结果较差的拉分项目。

四、中职学生体质结果的客观影响因素剖析

(一)测试时间安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数据准确度与有效性

广州市中职学校测试时间约为9月底至10月底,但学生由于经过暑假两个月的放假休息,或运动量减少,必然导致数据准确度降低。同时,由于安排的测试时间短,测试学生数量多,工作量大,导致测试过程比较仓促,为了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完成测试,不可避免出现数据混乱。也曾出现过测试机构设备不足或故障而存在不科学准确的测量现象,最终导致体质结果的有效性降低。

(二)学校对学生体质测试要求的落实效果

例如暑假期间学生在家或劳务的情况下而缺少锻炼导致体质下降,是否有切实有效的方法巩固学生体质状况?职业学校学生在岗实习缺乏锻炼,因时间安排而无法对在校体育课上所学技能进行掌握或锻炼,返校测试时,学生在思想上的重视程度,包括测试时的服装准备是否完善?以上情况的落实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体质结果的好坏。

(三)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局限性

由于学生对测试项目所对应的锻炼方式了解甚少,所以即使意识到测试结果的重要性也无法自行自主地锻炼。同时也因为校园场地设备的不完善或短缺,课余时间活动安排的冲突性选择,以及无法预测的外在因素影响与干扰,最终导致学生缺少锻炼方法与环境。

(四)体育课占学校课程时数总比较少

职业学校体育课程一般为每周每班2节课,同时一般情况下又安排在同一天同一时间段,导致学生被有效指导的运动时间不足,若学生自主运动的积极性不强,则会出现有效锻炼1天休息6天的情况。

(五)测试项目顺序安排合理性直接影响数据的好坏

由于一般测试安排在一天内完成所有测试项目,所以合理安排测试项目的前后顺序显得至关重要。比如不合理地先进行1000米跑,则会导致学生身体疲惫无法进行其他项目测试。

五、针对影响因素提出的對策与建议

(一)针对学生提出的建议与对策

1.提高学生对测试的认识程度。通过体育课中灌输,校会上强调,测试前的动员来提高学生对体质测试的认识。利用数据分析出学生身体变化过程,让学生了解到测试结果的重要性,增强积极进行体质测试的意识,积极参加组织的体质测试,也为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打下良好基础。

2.提升学生参加测试的动机水平。体测结果是学生体育成绩的重要考量因素。提升体测占体育课程评价的比重,同时让体测结果与校内各种评优相挂钩,能有效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3.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体育课时长有限,让学生学会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利用运动类手机软件作为指导,坚持体育锻炼,是提升体质测试效果的有效方法。

(二)针对教师提出的建议与对策

1.充分发挥体育课作用,关注課堂评价,提升教学质量。使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创建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对锻炼感兴趣,并专门留时间来进行相对应的专项训练,让学生懂得做,坚持做。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对教学质量和学习的评价,因为体育课教学质量与体育课学习满意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意向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所以学生对体育课感到满意就会增加课余锻炼的时长,提高锻炼效果。

2.巧用运动APP设置课后作业。现今科技发达,巧用手机软件作为媒介能有效指导学生科学运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录像来增进团队配合意识,也为日后教师对视频中动作的点评提供了依据,让教师的指导更加高效。同时,一段时间的运动类APP使用会激发学生在锻炼时或想到锻炼时产生良好感觉,形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良好回路。所以,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运用运动类APP参加锻炼是提高学生体质效果的有效措施。

3.学生体质工作需要常抓实抓。提升学生体质的工作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耐心指导,利用大课间、社团活动或校运会等各类型比赛项目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体质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三)针对测试机构提出的对策与建议

1.测试时间的安排。测试机构必须先与学校提前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沟通,让学校有充分的时间部署测试工作,并让学生对测试做好身体与思想上的准备工作。

2.增强测试仪器设备使用的有效性及准确性,尽量减少测试仪因耗损或故障导致测试结果存在误差。

3.提高对学生测试项目顺序安排的合理性和高效测试的合理设计。科学安排测试项目的顺序以及合理设计测试方法,让每个测试项目更高效、准确地完成。

4.增强测试人员的专业性及测量的严谨性,减少因测试人员的操作失误而导致测试结果出错,及时反馈各项测试进度与问题,确保测试的科学严谨。

六、结语

中职学生体质结果影响因素众多,但只要进行严谨而系统科学的分析,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前人研究的结果进行剖析,并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寻找对策依据或方法,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勇于尝试,善于总结,从而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并且能做到在课外坚持锻炼,就能有效提升学生体质水平。同时,学校与测试机构要建立良好的联动机制进行有效的沟通,增强测试的科学合理性,反馈出准确有效的测试结果指引学生努力锻炼。如此一来,相信我国中职学生体质将会逐步攀升,祖国的未来将更加美好,习总书记心中的“制造强国”将会到来。

【参考文献】

[1] 曹晓林.影响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的因素剖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5):191-192.

[2] 郝思哲.体育课教学质量与学习满意度及课外体育锻炼意向关系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0(01):77-79.

[3] 刘金玉.运动类APP与大学体育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12):100-102.

猜你喜欢

测试项目体质体育课
我国金融科技“监管沙盒”测试项目准入标准制度研究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修订研究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安捷伦宣布HDMI2.0一致性测试认证方案覆盖最全面的测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