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瑜明 見證發展 創新傳承

2018-07-10吳迪

台商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產產品大陸

吳迪

永遠奔跑在全民健身路上的他,是青島發展的見證人,是台協成長的晴雨表——

27年前,在全民健身還無人問津時他獨具慧眼,創辦了山東省第一家台商獨資的輕商健身器材企業;在健身行業如日中天時,他果斷讓出大部分股份使企業變更為民營企業成功上市;在多數企業家安享晚年時,年逾古稀的他卻鼓勵支持兒子打造了冷凍烘焙企業。

他連任4屆8年會長,建立青島急難救助基金,服務台商台胞,立志全民健康。

朱瑜明能取得這樣的成功,離不開他的精準把控、獨具慧眼,更離不開時代機遇造就他的英雄本色。

清爽幹練的髮型、乾淨得體的休閒裝,儒雅灑脫、謙恭和藹,這是記者初見青島和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瑜明時的第一印象。新聞專業出身的朱瑜明無需提綱和準備,便按照記者的採訪思路侃侃而談,繪聲繪色地講述了他的創業經歷。

結緣青島 健身創業

朱瑜明1945年出生於重慶,4歲時和家人到了台灣。畢業後,他並未從事自己所學的新聞專業,而是開始了健身器材的生產和銷售事業。1971年,正值台灣工業經濟大發展時期,朱瑜明的健身器材工廠也逐步發展壯大。當時產品較單一,全部出口到美國、歐洲等地。經過20多年的成長,公司同歐美一些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固的關係。但由於台灣地域和環境的限制,為了謀求長遠發展,一些實力較強、效益較好的企業開始尋找台灣以外的商機。

作為一名成功的台商,朱瑜明實地考察過歐美、東南亞等地的市場,最終他被地理條件優越的青島吸引。他認為,中國大陸是世界上最佳的投資市場,青島這座濱海城市歷史文化厚重,自然資源豐富,區位趨勢明顯,距北京、韓國等重要城市和國家的航程均在一個小時左右,出行和物流相對便捷,蘊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於是朱瑜明在1991年投資1100萬美元,註冊資金150萬美元在青島市城陽區成立了青島英派斯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成為了山東省第一家台商獨資企業、大陸第一家室內健身器材生產企業。

青島是英派斯持續穩定發展的福地。當時,英派斯公司以外銷為主,大多數人並不看好大陸健身行業,市場不景氣,產品單一、價格昂貴。朱瑜明卻獨具慧眼,堅信這是大有可為的健康領域。1995年6月國務院頒佈了「全民健身計畫綱要」,眼光敏銳的朱瑜明和英派斯集團洞察了這一商機,組織研發隊伍的精英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開發研製了7大類80多種具有多種功能的健身器,並迅速生產、投放大陸市場,以款式新穎、價格合理等優勢受到消費者的青睞。1997年9月,國家體委決定在城市社區中配建一批群眾體育活動器械和設施,稱之為「全民健身工程」。英派斯公司當即做出決策,派出專門技術人員出國學習,結合祖國大陸特點迅速研發、生產出了第一批健身路徑產品——「英派斯健身路徑」,並在大陸一炮打響。1998年中國大陸600多條健身路徑中,英派斯占領半壁江山。朱瑜明嚴格要求產品品質,在質保體系上高投入、嚴要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內銷產品與出口採用同一模式,絕不因內銷而改變標準和要求。隨著客戶和市場需求的不斷提升,英派斯通過3年時間的努力,家用健身器材品牌轉型升級為室內、外輕商器材品牌,精度和使用效果都達到了國家標準。

優質的產品離不開強大的技術支持。英派斯擁有與世界同步的產品研發中心,從生產健身器材到研發自主品牌,形成了「小批量、多品種、快交貨」的產銷模式,生產的產品不僅品種多,而且換線快、效率高,可滿足不同客戶的各種訂單式需求,這成為英派斯打贏行業競爭戰的「利器」。為了摸準市場脈動,公司在歐美還設有市場諮詢機構,以掌握國際市場的最新動態,迅速適應市場的新要求。

多年來,在不斷地重塑、改造、突破、升級中,英派斯人創造了中國健身器材行業的一個個「奇跡」,形成了規模大、體系完整的健康產業集團。如今,英派斯的產品不僅遍及歐美許多國家,也走進了大陸千千萬萬民眾的日常生活,成長為世界範圍競技體育行業的翹楚。近年來,英派斯每年出口銷售額在八千萬至九千萬美元,大陸銷售額近八億到十億人民幣。內外銷市場兼修、齊頭並進,這恰恰印證了多年前朱瑜明提出的產品轉型戰略的高瞻遠矚理念。

談及企業的成功,朱瑜明表示:「我非常相信是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因素促使公司的逐步發展壯大。所謂天時,得益於抓住了大陸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良好時機;地利,青島所處的區位優勢以及城市的魅力讓企業名揚海內外;人和,我所接觸的青島人很敬業,工作踏實,有責任感,在我們公司裡這一點尤其突出。擁有這三項條件,企業不愁做不好!」

轉型烘焙 子承父願

就在健身行業蓬勃發展,英派斯事業如日中天時,朱瑜明卻做出了一個大為驚人的舉動:從董事長的位置上「退居二線」!為了讓英派斯由外資企業轉為內資企業、使英派斯集團順利上市,將英派斯打造成為中國體育產業和健康產業的領軍企業,朱瑜明像嫁女兒一樣,促使英派斯與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深度合作,他也慢慢轉向「幕後」擔任副董事長,每週去兩到三天,將主要精力放在與員工一起研發新產品、聯繫客戶等方面。

2017年青島英派斯A股作為大陸健身器材行業的第一股在深圳成功上市,正是因為有了朱瑜明的推動才使得英派斯獲得了更加長足的發展。對於這樣的「轉身」,朱瑜明流露出欣喜和驕傲,就像為自己辛苦拉扯大的女兒找到了一個好人家一般欣慰。他坦言道:「英派斯從臺灣到青島再到上市,對我和英派斯的老員工都是一個很好的交代。」

出於對商機的敏銳觀察,朱瑜明發現了另一個老幼皆宜的商機——冷凍烘焙食品。在確定兒子朱星憲對冷凍烘焙食品領域感興趣後,為了讓在美國長大的兒子更好適應中國大陸的人文、生活、氣候及環境,他建議兒子到大陸攻讀碩士。儘管對大陸起步時間也不長的冷凍烘焙行業充滿了陌生感和不確定性,但是朱瑜明憑藉著英派斯幾十年來的管理經驗,全力支持兒子向著冷凍烘焙領域前進。2012年5月,註冊資金5000萬人民幣,建築面積7000平方米,集生產、研發、銷售冷凍麵團、冷凍糕點、成品糕點於一體的現代化生產企業——青島和泉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了(以下簡稱和泉食品),並逐漸在中國大陸烘焙領域開始嶄露頭角。

高端美食與時俱進

成立後第一年,和泉食品開始外銷,公司規模不斷擴大,產品遠銷日韓、歐洲,並獲得客戶廣泛好評。2014年,和泉食品進行產品轉型,開拓冷凍成品,立足中高端烘焙市場,成功引進歐洲進口全自動起酥類、蛋糕類和麵包類生產線,實現了全程自動化生產。全自動糕點生產線和全自動麵包生產線可以分別生產出多種熱銷類型的蛋糕和麵包。以50~1000克麵包團為例,每小時最多可分割1800塊;全自動酥類生產線,可生產牛角包、泡芙系列、巧克力包和蝴蝶酥等產品,每小時處理麵團約1500公斤;若做成35克小牛角包,數量可達42500個之多,這一階段公司也成為了高端食品行業的領路人。

品質是產品的生命。和泉食品在全自動化生產線、智慧化生產設備上不斷推進工業化、自動化、智慧化,逐步提升技術水準,在原材料上也嚴格挑選,使用加拿大地區及山東地區優質過冬小麥,保證產品品質和筋道口感;為了確保食物的本來風味和食用的安全性,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劑,只採用天然酵母。

朱瑜明介紹,和泉食品正式運營3年來,聘請了日本與台灣資深技術顧問負責研發和品質管控,引進了荷蘭及德國多套生產設備,擁有從義大利進口的專業化生產線,生產能力強,自動化水準高,能生產出與眾不同品質與風味的糕點。其中,酥類產品日產量可達15噸,麵包、蛋糕類日產量可達18噸左右。還能根據客戶不同的市場需求進行針對性的開發、生產和貼牌加工。如近期網紅款的「髒髒包」、「白富美」都是及時根據客戶的市場需要進行生產的熱銷產品,一個月的銷量可達到一百萬個。和泉食品對消費趨勢及產業上下游資源進行更加精確地分析與預判,快速準確地分析出市場暢銷產品和消費喜好,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口味需求,使資源達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

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和泉食品內銷、出口市場體系逐步穩定完善,大陸分銷網路包括青島本地以及哈爾濱、上海、北京、成都等一線城市。產品直供連鎖店、咖啡店冷飲店和酒店,現在與統一銀座(Unimart)、7-11和Ministop形成了長期且穩定的合作關係。外銷訂單一個月可達到三百多萬人民幣,內銷訂單每個月多達一千到一千兩百萬人民幣。

記者試吃了和泉食品熱銷的芝士塔類產品——「北海道芝士蛋撻」,品嘗到了不同其他蛋撻的外部酥脆、內部綿軟爆漿的口感,問及「秘笈」時,朱瑜明笑言,是因為引用了日本一家知名企業的配方,混合了三種國外優質芝士通過不斷嘗試而研發出來的。冷凍烘焙最大的亮點就是冷凍類食品全程冷鏈系統控溫,無論是生產車間還是配送車輛都配備溫度傳感系統,實現全程溫度及線路的控制,溫度始終保持在零下18攝氏度,既保證了產品的良好口感,又改善了糕點不易存儲的缺點、延長了保質時間。而且消費者解凍也相對方便,只需烘烤幾分鐘便可品嘗新鮮美味的糕點,炎炎夏日,不完全解凍還能嘗到冰沙涼爽的味蕾體驗。和泉食品的冷凍烘焙開啟了中國現代烘焙新篇章。

科學管理 父子同心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經歷了無數次未知挑戰,企業堅定地走在市場前列,產品創新、升級,品種豐富適口,內外市場兼修、科學管理到位,這也是朱瑜明成功的重要秘笈。

從山東省第一家臺商獨資企業到第二次成功創業轉型冷凍烘焙食品行業,與朱瑜明獨到的經營策略、正確的管理理念和科學的管理方法密不可分。和泉食品的企業理念是「以創新為核心動力,以執行為工作目標。」朱瑜明解釋說:「創新力和執行力這兩個要加起來才有動力,光有創新執行力不夠也不行,兩者缺一不可。」

企業,是一條船,它時而在風和日麗的海面上徜徉,時而與驚濤駭浪搏擊。保證這條船戰勝風浪的要素,不僅有結實的船體,還要有精密高效的指揮系統,更要有從船長到水手同舟共濟,與風浪拚搏的團隊精神,朱瑜明的團隊便是這樣一條上下一心,共同進取的「大船」。

和泉食品始終將人才作為公司最寶貴的財富,宣導「努力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營造起和諧向上的工作氛圍。一位員工興奮地向記者介紹了自己過年時抽中了公司的年終泰國遊大獎,還有很多吸引人的獎品,他還表示:「董事長平時對我們員工很好,從沒見過他向我們發過一次火」,以人為本的氛圍,使公司的凝聚力日益增強,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和進取心,員工們對能成為和泉食品的一員都倍感驕傲。

如今,朱瑜明將和泉食品的主要工作交由兒子朱星憲,他相信在兒子的帶領下和泉食品會越做越好。面對父親的厚望,陽光穩重的朱星憲表示希望能通過不斷努力的學習讓自己盡快成長,希望能把食品行業做強做大。父親快速、高效的辦事風格對他影響也很深,「一旦決定了就要去做,講究效率是對我們企業文化的一種傳承。」在耳濡目染的氛圍中,朱星憲養成了自律、認真的好習慣,每天堅持5點鐘起床,6點半準時出門到工廠。朱星憲多次帶隊參加上海、國外大型展會,不斷充電學習提升。

心系台商 回饋社會

在青島發展27年,是企業砥礪奮進的27年,也是朱氏父子成長成功的27年。對於台商工作,朱瑜明的業績不勝枚舉。1998年青島市台協成立,連任了4屆8年會長(一屆兩年),8年會長足見其人品和能力之強。作為青島市台企協會的首任會長,朱瑜明非常欣慰的是,台企協會成立以來,成為兩岸交流的一個重要平台。青島市台協為當時90家的青島台資企業搭建了一個交流平台,他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經驗和資源分享給每一位朋友,希望台灣朋友不要再重走辛苦路,盡其所能的替他們解決問題。朱瑜明和多位會長為台協的各項活動提供資金支援的事例更是有目共睹。

目前,青島市台協已經擁有一千多家的會員,台資企業從前99.9%是製造業。隨著大陸環境的提升,越來越多的服務企業瞄準了大陸。大陸的投資前景讓他們充滿信心,到青島發展。現在青島的台資企業製造業比例越來越低,轉型升級後留在青島的第三產業如幼稚教育、美容醫療等,更加正規化、實力也日漸強大,這些都離不開大陸對台優惠政策的逐步完善和發展。

在事業成功的同時,深感肩負企業管理者和台協會長等多重責任的重大,為台商發展和兩岸繁榮持續貢獻心力,將是朱瑜明矢志不渝的信念與追求。

組建青島急難救助基金會是朱瑜明的又一貢獻。在青島發生的一件事,促使朱瑜明發起創建了青島急難救助金的成立。當時青島有位情況特殊的台商,他70歲的父親病情危機,急等救命錢。當晚7點左右聽到這一消息的朱瑜明趕到醫院墊付了醫藥費,這位台商的老父親及時得到救助,轉危為安。從那時期,青島急難救助金正式啟動,幫助台商台胞解決燃眉之急:生病、車禍、買機票等,目前已經救助了許多台商台胞。

點滴匯成河,小愛聚大愛。朱瑜明表示到青島二十多年,有了今天的成績得到很多人的支持,更應該感恩、回饋社會。從到青島的第一年開始,無論薪水多少,朱瑜明都會堅持每月交給青島紅十字會一千塊錢人民幣,希望能幫助有需要的人。紅十字會想採訪報導這件事,但是被朱瑜明婉拒了,有一次他無意從青島廣播電台聽到了一位匿名台商20年如一日堅持匯款捐錢的事,暗暗知道報導的就是自己。

這,就是永遠奔跑在全民健康路上的朱瑜明,也是一對台商父子愛與事業的接力傳承!

猜你喜欢

生產產品大陸
古道散茶香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牛奶生产
冰之大陆
最好的時代:讓競爭回到產品本質
最好的時代:讓競爭回到產品本質
帮助红尾鸢回家
江丙坤對大陸台商的期待
超级袜子
青花·木 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