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半年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2018-07-10姚冬琴

中国经济周刊 2018年27期
关键词:月份制造业经济

姚冬琴

夏日炎炎,中国经济迎来“中考”时刻。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表现如何?有哪些新特点、新亮点?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内在稳定性协调性增强,转型升级成效突出,新动能茁壮成长,质量效益持续改善,经济运行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6月26日发表署名文章如是说。

7月3日,他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表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持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态势。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

经济发展离不开信心的支撑。从反映市场发展信心的权威指数来看,央行发布的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75.8%,比上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0.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开展的最新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5月,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2.9,与上月持平,高于2012年以来均值16.1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反映了什么?

在今年前5月的主要经济数据中,反映需求的指标,比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讨论。

今年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6.1%,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这种趋势是否会持续,又是否会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压力呢?

在国新办举行的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就此问题进行了解答。他介绍说,固定资产投资通常分成三个领域看,即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房地产投资。1—5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5.2%,比1—4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长10.2%,比1—4月份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4%,回落3个百分点。从三大构成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回落主要是基础设施投资所致。

为什么基础设施投资回落了3个百分点?其中一个原因是,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过去相比,基础设施大幅度增加的需求有所减弱;另一个原因在于,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对不合规、不合法项目要进行规范和清理,要求地方融资行为、举债行为更加规范,因此,对资金的空间,以及有些项目因为不合规、不合法而停建、缓建带来了一些影响。

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认为,投资下滑,特别是基建投资的下滑,与政府行为,特别是地方政府行为的变化和调整密切相关联。“按照改革的目标,地方政府的职能要重构,从过去管制型政府、投资型政府,转变成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这种转变要求政府的投资能力弱化一些,更重要的一个是‘挤水分。”

再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情况,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比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但从累计看,1—5月份是增长9.5%,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所以整体来看,消费增长速度是比较平稳、比较快的。

导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的其中一个因素是延期消费的效应。国务院公布自7月1日开始对汽车及部分日用品降低关税,很多消费者会减少当期消费。

值得指出的是,从具体的消费数据来看,部分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速加快。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2.2%和7.6%,增速分别比上月加快1.4和0.9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商品保持10%以上较快增长。这也体现了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和有效供给的不断增加。

“虽然反映需求的指标,比如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从综合生产指标、效益指标、结构指标、民生指标来看,当前我国经济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在持续。”毛盛勇说。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活力来自哪儿?

在上半年很多具体的经济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到新动能的身影。代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的新产业不断壮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带动引领作用增强。

今年上半年,新主体、新成果不断涌现。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催生出一大批新的市场主体,日益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1—5月份,全国新登记企业265万户,同比增长12.3%,日均新登记1.76万户。科技创新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发明专利数快速增长。1—5月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达56万件,授权量达13.9万件。

新产业、新产品快速成长。1—5月份,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15.1%和10.1%,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8.2和3.2个百分点。低碳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快速发展,促进新产品大量增加。

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1—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0.7%,其中,实物商品零售额增长30.0%,增速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高20.5个百分點。“分拣机器人、无人机配售、面部识别支付等新技术逐步崭露头角,‘互联网+与各行业各领域深入融合,网络购物、平台经济等新业态高速增长,直播教学、远程医疗等新模式悄然兴起,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宁吉喆说。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制造业PMI均在50.0%以上的景气区间运行,上半年均值为51.3%,6月制造业PMI为51.5%,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上半年均值0.2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保持扩张。

数据显示,6月份,创新驱动的产业,如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PMI均位于54.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保持较快增长。

企业、政府、个人的“获得感”如何?

观察前5个月的经济数据,最能体现“获得感”的经济效益指标也表现良好。

从工业企业来看,1—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298.3亿元,同比增长16.5%,增速比1—4月份加快1.5个百分点。

新增利润较多的行业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6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1倍;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4.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7.8%;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7.7%。这5个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近70%。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工业生产稳中向好、结构优化、效益改善,支撑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司长文兼武说。

此外,减税降费效果不断显现,成本下降、价格上涨,也实实在在助推工业企业利润保持较快增长。

从服务业企业来看,1—4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4%。10个服务业行业门类全部实现盈利;5个行业门类营业利润同比增加,且利润增速都达到两位数以上。

经济稳中向好,企业效益改善,进出口增长较快,有力支撑了财政收入增长。1—5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6650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也稳步增加。今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1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6%,继续快于人均GDP增速。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1元,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26元,实际增长6.8%,继续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中国经济今年“下半场”如何发挥?

过了6月,中国经济踏入今年的“下半场”。“下半场”如何出色发挥?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行稳致远?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综合来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势头巩固,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包容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当然,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也在6月1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谈道,“对中国经济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充满信心”。

从外部看,外部不确定性、不平衡性、不稳定性有所增加,但是世界经济复苏,包括世界贸易扩张的态势延续是大概率事件。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国外贸仍然有条件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从内部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来一直稳定在60%左右,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强大。同时,新兴动能不断成长,改革开放激发了更多活力。从产业角度看,工业近两年的增长是稳中有升,去年大多数月份维持在6.5%左右的中高速水平;但从今年前几个月来看,工业增长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服务业总体也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所以从产业来看,中国经济下半年有条件保持比较好的增长态势。我对中国经济全年实现6.5%左右的增长还是充满信心的。”毛盛勇说。

猜你喜欢

月份制造业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