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污水厂沉淀池排泥方式改进

2018-07-10方伟强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8年7期
关键词:排泥池底水气

方伟强

(义乌市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义乌 322000)

0 引言

义乌市水处理公司稠江运营部设计日处理15万t市政污水,二沉池采用2座长70 m,宽83 m形沉淀池,每座池内有8条宽10 m,长63 m沉淀沟,沟内设计液位3.5 m,沟底从出水端至进水端呈0.5%前倾,沟前端并列设2个长5m宽5 m深4 m锥形集泥斗,每条沟内各安装1套非金属链板式刮泥机,功率0.25 kW,传动采用二级齿轮减速机传动(图1)。刮板运行速度为0.6 m/min。运行时池底刮板从出水端向进水端水平运动,沉积在池底生化污泥在刮板作用下被刮入集泥斗,每个集泥斗内有1根DN300排泥管,排泥管一端伸入集泥斗底部,另一端处于排泥井内,并开有通气口。池内设计液位标高0.8 m,排泥井液位0.65 m,在此水头(0.15 m)的作用下通过排泥管连续不断地将集泥斗底底部污泥排入排泥井内,并通过排泥渠流到回流泵井,在井内泵的作用下将污泥送入生化池(图2)。

1 存在问题

正常运行状态下,由于回流泵的连续工作,每个沟排泥渠与沉淀池有约0.15 m的水头,沟内污泥将会连续地通过回泥渠流向泵井内。然而在运行中,经常发生堵泥情况,即在运行时,某条沟内污泥被刮泥机刮入集泥斗后便沉积在斗中,无法通过排泥管排入污泥渠内,污泥在池底聚集后造成沉淀池失去沉淀功能,引起出水超标。

图1 沉淀池平面布置

图2 排泥装置立面图

2 原因分析

2.1 进水不匀

每条沉淀沟进水量不均匀,引起沟内沉淀的污泥量偏差,在水头不变的情况下,造成泥量较大的沟排泥困难。

2.2 排泥不均匀

每座池内并列布置8条沟,总回泥量按回流水泵流量进行控制,设计考虑每条沟之间的回泥量依靠每个回泥闸门开度进行调控。但该调控既无计量装置,也无法目测,即无法判断排泥均匀性。

2.3 系统无自我调整功能

在发生堵泥情况下,畅通的沟由于含泥量小,排泥稳定,而发生堵泥沟则随着进水的增加及污泥的聚集,堵塞情况越来越严重,即系统本身在此情况下无自我调节功能。

3 对策

运行管理人员用控制每个阀门开度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但效果不理想,调节阀门后,又往往使排泥较小沟发生堵塞,而原本堵塞沟渠又不一定能排通。通过增开回流泵,加大污泥回流量一段时间内可以减少堵塞情况,但流量过大对工艺运行又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法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经过多次试验,发现依靠现有设备、设施无法解决该问题,必须依靠外加的动力来推动污泥的排出。有3点考虑。

3.1 增设排泥泵

在发生堵泥后,运行管理人员也试图用污泥泵辅助抽泥,然而在将小型临时排泥泵装入泥斗中后,泵电流严重超标,原因是沉积污泥浓渡过高导致泵超负荷运行,在对堵泥沟排空检查后发现,沟底污泥含固量极高,约为10%,需专用污泥泵,但每条沟装污泥泵的方式来解决,设备投资较大,需16×2,共32台泵。

3.2 利用真空吸泥

利用原有排泥管,引入真空泵抽泥,将原排泥管上部通气孔封住,出泥口接入真空管,进行改造,理论上可将池底污泥抽出,然而真空抽污存在很大问题,即工作的连续性。在将污泥抽到排泥管出口后,如要继续施以真空吸力则在实施上存在很大的困难。

3.3 连续气提装置进行排泥

该方法基本原理是将压缩空气管伸入排泥管底部,气泡由于浮力作用会上升,并充满整个排泥管,管内是气和水混合液,管外是污水,管外管内底部相连通。排泥管内泥水被提升。按连通管原理解释,水气溶液密度小于水(一般上升的水气溶液相对密度为0.25~0.35),密度小的液体液面,在高度为H(排泥管浸入液面以下部分)的水柱压力作用下,根据液体平衡的条件,水气溶液变上升至L的高度,其等式为ρ1H=ρ2L,其中ρ1为污水密度(kg/m3),ρ2为排泥管内水气溶液的密度,H为淹没深度,L为提升高度+淹没深度,H/L为淹没率。只要ρ1H>ρ2L,水气溶液就能沿排泥管上升至管口而溢出,气提就能正常工作。

气提计算公式:提升管最小淹没深度Hmin=(L-H)/(n-1),其中,n为密度系数(取值 2~2.5),一般情况下,H/L≥0.5。空气量 Q一般为最大提升水量的3~5倍,也可按Q=(1.2×Q液×H)/(231g×η×(H+10)/10)计算,其中,Q液为液体提升量,η 为效率(取值0.35~0.45)。按实际工况,排泥管淹没深度接近7 m,提升口位于液面以下。Hmin满足要求,同时该气提只对排泥作辅助作用,排泥量的大小主要根据原水头来保证,约在2 m3/min。因此气提的空气量可不按以上公式来确定。由于排泥管底部位于水下7 m左右,且污泥浓度较高,宜按较高压力选择气提空气压力。先利用已有1台小型的空压机进行了试验。将0.6 MPa的压缩空气通过管径为10 mm的橡胶管通入排泥管底部后池底污泥便被迅速提了上来,而且流速很快,效果很明显。

此方法设备投资少,土建改造小,还可利用原有管道进行排泥,只是对原有系统排泥进行1个辅助的排泥促进。

4 解决方法

根据此设想,与多家设备厂方进行了沟通,最后汇总出了1个较完整的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首先在集泥斗内设二根空气管,分别为挠动管和气提管。挠动管在排泥管底部外围设成圆形,圆形管道沿圆周开4个Φ3 mm小放气孔,其作用是在提泥前进行一次短时间的气体挠动,空压机放气时,沉集的污泥在气体的作用下翻腾、稀释。气提管安装在排泥管内部距管底20 cm处,工作时挠动管放气5 s后接着气提管放气,气提管排出的气体在排泥管内迅速上升,稀释后的污泥便随着空气的上升而进入排泥管,排入污泥渠,完成1个工作过程。

图3 挠动管布置

图4 气提管布置

为了增加排泥效果,将原通气孔处用盲板封住,使气流随排泥管进入排泥渠。在设备选择上,考虑到气提过程可在每个沟之间轮流进行,空压机功率可选择较小,按功率5.5 kW,气量0.67 m3/min,气压0.8 MPa选择。为了避免空压机频繁启动,采用了1个2 m3的气体贮罐。供气总管采用DN50 mm不锈钢管,每沟内气体挠动和气提泥管道采用DN15不锈钢管,在贮气罐出口端设1个减压阀,将气体压力由0.6 MPa减至0.15 MPa。气体挠动和气提管分别由2个电磁阀进行控制,在电控柜内设1个PLC控制中心,分别对每组电磁阀进行定时开闭控制,这样所有挠动和提泥管可按运行情况进行定时排气,提高了自动化程度。

总体方案确定后,在2个沟内先行安装进行了试验,效果很明显,不再发生堵泥情况。人为在该沟内制造堵泥,在运行设备后堵泥马上疏通,实践证明该方案切实可行。

5 结束语

经过上述改造,公司二沉池排泥不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半年多来运行情况良好,此方法对污水厂类似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

[1]屈强,马鲁铭,王红武.初沉池内速度场数值模拟.环境保护科学,2006,32(2):8-10.

[2]廖建胜.中心片污水处理厂沉淀池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北方环境,2012,25(3):198-200.

猜你喜欢

排泥池底水气
西门子S7-200 SMART在好氧池排泥控制中的应用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海上边水气藏利用试井资料确定水侵状况研究
超长水池温度应力分析及探讨
高温天气水产养殖池塘如何防“底热”
游白沙坡温泉
二沉池排泥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污水沉降罐排泥工艺试验及对比
鱼塘补漏七法
医院感染嗜水气单胞菌的临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