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亚太价值链合作的模式研究
2018-07-10秦明旭张钰莹
秦明旭,张钰莹,盛 利
(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110036)
当前,全球价值链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亚太区域作为全球经贸中心,推进区域各经济体之间高效、顺畅的价值链合作,有助于亚太地区持续、包容和平衡的经济增长,因而受到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经济体的重点关注。继2014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布《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合作战略蓝图》之后,国内外学术界和实践部门就如何推动亚太经济体更高效地开展价值链合作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遗憾的是,相关研究尚未构建起科学度量亚太价值链合作的指标体系,也就未能全面准确地考察中国参与亚太价值链合作模式。在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文试图构建中国参与亚太价值链合作的模式指标体系,并借助WTO/OECD-TIVA数据库考察中国参与亚太价值链合作的模式状况。
一、文献综述
与本文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研究文献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关于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的相关研究。关于中国参与亚太经济发展现状的研究,Schott Jeffrey强调区域整合的重要性,认为目前亚太区域经贸合作随着协定向高标准过度而逐步整合深化[1]。盛斌等认为随着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演进,中国要灵活运用区域多重合作机制,推进一体化建设并建构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贸易规则[2]。关于中国参与亚太经济的模式及路径选择问题,桑百川等提出应实现物理、机制与人文三方连接的互联互通,全面提高区域内互联互通水平,构建贸易自由与投资开放新模式[3]。张蕴岭认为促进区域内聚合与开放、落实互联互通是实现亚太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路径[4]。关于中国与亚太双边经贸福利效应及贸易潜力探究,Schiff M和Winters L A 提出区域经济合作、明确各自优势有助于降低协调成本、促进福利改善[5]78-90。王珏运用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亚太地区贸易潜力进行测算,提出应加强新的区域性贸易合作、深入挖掘贸易潜力[6]。
另一个方向是关于全球及亚太价值链的相关研究。目前学术界对价值链问题已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关于全球价值链必要性与重要性的问题,Michele Ruta突出强调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性,认为全球价值链促进世界经济竞争力的改变[7]。Koopman等通过构建较完善的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和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的测度指标,得出全球价值链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结论[8]。周彦霞等从整体和分行业两个维度全面考察俄罗斯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和地位[9]。Hamilton-Hart和Stringer细化研究全球价值链对产业的影响,认为其能使企业获得更多效益,利于处理好各方参与者关系[10]。由此可见,全球价值链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要。但目前对亚太价值链的研究较少,刘均胜认为亚太价值链构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相辅相成,亚太价值链重构对亚太经济合作与制度性统合尤为重要[11]。宋玉华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亚太价值链进行解构,发现参与亚太价值链合作必然影响亚太各国和中国的利得[12]。因此,戴翔认为这就需要中国积极应对在亚太价值链构建过程中的角色转变,依托新型比较优势,深入探究价值链分工新模式,积极构建自身价值链[13]。
综合相关文献不难发现,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中国逐渐成为亚太地区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探究中国参与亚太价值链合作模式颇为重要,但相关研究鲜有关注。基于此,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在数据整合方面,根据OECD/WTO-TIVA数据库提供的基础数据,首次整理1995—2011年间中国及其余亚太19个经济体的34个行业数据,借鉴NeilFoster-McGregor(2013)的研究将基础数据中的行业划分低、中、高三类[14]。在价值链合作模式探究方面,本文从总体价值链合作模式、价值链合作方式(直接与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价值链合作深度(浅度与深度价值链合作模式)3个维度,构建中国参与亚太价值链合作指标体系,并深入考察中国参与亚太价值链合作的模式演进。
二、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说明
(一)指标体系构建
1.中国与亚太经济体总体价值链合作度
本文利用两经济体之间的中间品贸易额占总贸易额之比来度量两经济体之间的价值链合作度,从而构建两经济体之间的价值链合作模式,公式如下:
(1)
2.中国与亚太经济体直接与间接价值链合作度
根据两经济体之间是否直接开展价值链合作,本文将两经济体之间的价值链合作方式划分为直接价值链合作和间接价值链合作,相应地,两经济体之间的价值链合作模式也可划分为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和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具体指标构建如下:
(2)
(3)
其中,IVCCt为t年中国与亚太经济体间接价值链合作度。
3.中国与亚太经济体深度与浅度价值链合作度
通常而言,如果存在一个经济体,这个经济体在接收到另一个包含该经济体增加值的中间品后,不是直接使用它而是对它进行加工后再出口,我们就将这种贸易合作称为深度价值链合作,其模式可以定义为深度价值链合作模式。反之,如果一个经济体在进口来自另一国的中间品后,被另一国在国内进行后续的生产及消费,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种合作称为浅度价值链合作,其模式亦为浅度价值链合作模式。具体指标构建如下:
(4)
(5)
其中,DEVCCt为t年中国与亚太经济体深度价值链合作度。
(二)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的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于WTO联合OECD于2015年10月更新的增加值贸易(TiVA)数据库,该数据库记录了1995-2011年间,共计17个年份62个经济体(地区)的增加值贸易数据,其中制造业包括9大类产业,服务业包括4大类产业,及一系列完整的各细分产业数据。在一些数据的比较上,本文还参考了中国国家商务部及UNCTAD数据库的相关标准,按照各行业技术程度将行业分为高技术行业、中技术行业及低技术行业,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
三、测算结果分析
本文根据式(1)(2)(3)(4)和(5)分别可测算中国与各亚太经济体的总体、直接、间接、浅度和深度价值链合作度。由于篇幅所限且便于分析,本文对1995-2011年间各类型价值链合作度取算术平均数,测算结果如图1所示。此外,为进一步考察中国与各亚太经济体价值链合作的经济体与行业异质性,本文又分别测算了中国与亚太发达、发展中经济体的低、中和高技术行业价值链合作度,结果如表1所示。
图1 中国与亚太主要经济体价值链合作度
数据来源:根据WTO/OECD-TIVA数据库提供的基础数据整理计算所得,图中的数据为
1995-2011年的算术平均值。表1来源相同
表1 中国与亚太经济体分行业价值链合作度 单位:%
(一)基于总体价值链合作视角的考察
由图1和表1第1列的测算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首先,总体而言,中国与各亚太经济体之间的价值链合作度均高于54%,这说明中国与各亚太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合作主要借助价值链合作模式展开。进一步比较中国与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价值链合作度,发现平均而言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价值链合作度高于发达经济体,这与我们通常认为的中国与发达经济体技术差距大,产业互补性强,价值链合作更为密切的预期不同。可能的解释是,由于发展程度相近的经济体间产业内贸易更为活跃,经济体之间通过贸易交换的中间品也就更多,即价值链合作更可能在经济发展程度相近的经济体之间展开。
其次,从分行业视角看,中国与各类经济体中、高技术行业的价值链合作度均相对较高。其中,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高技术行业和发展中经济体的中技术行业价值链合作度均相对较高。可能的经济学解释是,由于发展中经济体技术水平和劳动力成本均较低,在中、低技术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因而中技术行业价值链参与程度较高。同理,发达经济体技术水平与劳动力成本均较高,因此发达经济体在高技术领域更具比较优势,价值链参与程度也越高。由此说明价值链合作度符合传统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学说,各经济体依照自身要素禀赋展开价值链合作。
再次,从经济体视角看。由图1可知,中国与文莱、俄罗斯和智利的价值链合作度相对较高,这是由经济体间要素禀赋不同所致,以上3个经济体的共同点是能源与自然资源储量较为丰富,但制造业相对落后,这使中国与这3个经济体分别处于同一产业价值链的不同位置,经济体之间具有更多价值链合作空间。此外,中国与美国、泰国和中国香港的价值链合作度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其可能的原因为,美国对向中国的高技术中间品出口方面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在很多高技术行业上拒绝与中国合作,导致中美价值链合作潜力难以被挖掘[15];中国与泰国和中国香港的价值链合作度较低的原因是,中国与这两个经济体间的贸易以最终品贸易为主,故价值链合作潜力较小。需特别说明的是,价值链合作度与地理距离并没有显著的关系,中国与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3个经济体虽然一衣带水,但双边价值链合作度处于较低水平,不及地理距离更远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
(二)基于直接与间接价值链合作视角的考察
由图1和表1第2、3列的测算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首先,从总体视角看,中国与亚太各经济体的直接价值链合作度均显著高于间接价值链合作度,这说明中国与亚太各主要经济体价值链合作呈现出“直接价值链合作为主、间接价值链合作为辅”的特征,即中国与亚太各经济体价值链合作较为紧密,多借助于直接的中间品贸易渠道而开展。
其次,从分行业视角看,无论对发展中经济体还是发达经济体而言,中技术行业直接价值链合作度均高于低、高技术行业,这表明中国与亚太各主要经济体的中技术行业价值链合作较为紧密,而高、低技术行业价值链合作仍有待加强。相反,中国与亚太发达经济体高技术行业的间接价值链合作度低于中、低技术行业,与发展中经济体高技术行业的间接价值链合作度高于低、中技术行业。
再次,从各亚太经济体视角看,中国与各亚太经济体的直接价值链合作度整体明显高于间接价值链合作度,说明中国与亚太各主要经济体的价值链合作以直接价值链模式为主,间接价值链合作为辅。具体而言,中国与智利的直接价值链合作度最高,随后依次为秘鲁、俄罗斯、中国台湾等,而中国与墨西哥和文莱的间接价值链合作度相对较高,但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韩国及日本等经济体的间接价值链合作度相对较低。
(三)基于浅度与深度价值链合作视角的考察
由图1和表1第4、5列的测算结果得到如下结论。
根据上文可知,中国与亚太经济体主要以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开展价值链合作。那么,中国与亚太各经济体的直接价值链合作又是以怎样的模式展开,即浅度与深度价值链合作模式在直接价值链合作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总体而言,由表1可知,中国与亚太发达经济体的浅度价值链合作度相对较高,而与发展中经济体的深度价值链合作度相对较高,这说明中国与发达经济体多开展较为深入、复杂和多元的价值链合作,国际分工更加深入、细化。而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则多进行价值链条较短、环节较少的合作,这可能是因为中国与亚太发展中经济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中间品进口加工后直接转为销售环节,因而多进行浅度价值链合作。
从各经济体视角分析,由图1可知,中国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及俄罗斯等经济体的浅度价值链合作度相对较高,但与智利、秘鲁、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等经济体的深度价值链合作度相对较高。这说明中国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经济体多进行简单、链条较短的价值链合作,而复杂、链条较长的深度价值链合作有待提升。
四、主要结论
本文利用WTO/OECD-TIVA数据库提供的基础数据,分别从总体、价值链合作方式和价值链合作深度三个维度构建中国参与亚太价值链合作模式的指标体系,并分析了中国与亚太各经济体价值链合作模式,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其一,中国与亚太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合作主要借助价值链合作模式来实现,且中国与各经济体的价值链合作日益密切,说明中国长久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成果显著,与亚太各经济体价值链联系不断加深。其二,中国与亚太各经济体的价值链合作具有“直接价值链合作为主、间接价值链合作为辅”的特征,但其与发达经济体的价值链合作主要通过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来实现,与发展中经济体的价值链合作主要通过直接价值链合作实现,体现出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价值链合作更为紧密,说明经济发展状况相近的经济体价值链联系更密切。其三,从总体上看,中国与亚太各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呈现出“深度价值链合作为主、浅度价值链合作为辅”的特征。这说明中国与亚太经济体之间的价值链合作日渐紧密,呈现出日益深入、复杂的特征,可见价值链合作在贸易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为此,中国应加快“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深化对外开放政策,主动承接全球化的旗帜;同时深化与发达经济体在高技术行业的价值链合作度,促进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以此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合作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SCHOTT J J.Asia-Pacific Economic Integration: Projecting the Path Forward[J].New Directions in Asia-Pacific Economic Integration, 2014(3): 246-253.
[2] 盛 斌,果 婷.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博弈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4(10):4-21+154.
[3] 桑百川,杨立卓.拓展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关系——基于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经济问题,2015(8):1-5.
[4] 张蕴岭.亚太经济一体化与合作进程解析[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5(2):1-11.
[5] SCHIFFM,WINTERS L A. 区域一体化与发展[M].郭 磊,译.何 帆,校.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6] 王 珏,黄光灿.中国与亚太地区贸易潜力的关系研究:基于TPP与丝路经济带的比较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6(3):34-42.
[7] MICHELE R.用全球价值链的REER新测度更能反映全球竞争力[N].证券日报,2013-11-14(A03).
[8] KOOPMAN R, POWERS W, WANG Z, et al. 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 Tracing Value Added in Global Production Chains[R].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0.
[9] 周彦霞,田岑雪.俄罗斯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与地位分析:基于附加值贸易视角[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5):53-56.
[10] HAMILTON-HART N, STRINGER C. Upgrading and Exploitation in The Fishing Industry: Contributions of Value Chain Analysis[J]. Marine Policy,2016,(63):166-171.
[11] 刘均胜.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价值链视角[J].国际经济合作,2016 (11):42-46.
[12] 宋玉华,张海燕.亚太价值链解构与中国的利得:基于APEC主要国家的投入产出分析[J].亚太经济,2014(2):52-59.
[13] 戴 翔,张为付.全球价值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J].经济学家,2017(1):39-46.
[14] FOSTERMCGREGOR N, STEHRER R, DEVRIES G J, et al. Offshoring and the Skill Structure of Labour Demand[J]. Review of World Economics,2013,149(4):631-662.
[15] 刘 威,金 山.中美高技术产业贸易模式的测度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7(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