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泻可能因脾肾阳虚

2018-07-10张会永

乐活老年 2018年3期
关键词:水湿水液运化

文/张会永

肺与脾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肺司呼吸,主一身之气。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肺主行水,通调水道。所以,脾和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和水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于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两个方面。肺通过司呼吸吸入自然之清气,脾通过主运化吸收水谷之精气,自然之清气与水谷之精气互相结合,积聚于胸中,形成宗气。所以,肺脾两脏功能正常,是保证宗气生成充足的必要条件。在津液代谢方面,肺主行水而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湿,两者都是人体津液代谢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人体的津液由脾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而布散至周身及下输膀胱。脾之运化水湿赖肺气宣降的协助,而肺之宣降靠脾之运化以资助。脾肺两脏互相配合,共同参与水液代谢过程。

肺脾二脏在病理上又相互影响,主要在于气的生成不足和水液代谢失常两个方面,当脾气虚弱或肺气不足时,可出现气短、懒言、胸闷、食少、便溏等症;如果影响到津液的代谢,可出现咳喘、痰多、水肿、尿少等症。如果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而为饮或水肿,影响及肺则肺失宣降而喘咳。其病在肺,而其本在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反之,肺病日久,又可影响于脾,导致脾运化水湿功能失调。

肺与肾

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故肺肾关系称之为金水相生,又名肺肾相生。肺为水上之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呼气,肾主纳气。所以肺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人体的呼吸运动,虽然由肺所主,但需要肾的纳气作用来协助。只有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才能经过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肺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动。所以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为水之上源,肾为主水之脏。肺主行水而通调水道,水液只有经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才能使精微津液布散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中去,浊液下归于肾而输入膀胱。下归于肾之水液,通过肾的气化,使清者升腾,通过三焦回流体内;浊者变成尿液而输入膀胱,从尿道排出体外。肺肾两脏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对水液代谢的调节。但是,两者在调节水液代谢过程中肾主水液的功能居于重要地位。

肺肾之间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呼吸异常、水液代谢失调方面,在病理上,无论是肺之通调失常,还是肾之气化不利,皆能够互相影响,导致水液代谢障碍,产生水肿、尿少等症;肺失宣降与肾不纳气,也可互相传变,导致呼吸运动异常,出现咳嗽、胸闷、气短、动辄喘息等症。出现肺肾两虚之候,往往须肺肾同治而获效。故又有“肺肾同源”“金水同源”之说。

肝与脾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藏血,脾生血统血。因此,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消化功能方面与血液运行方面。肝主疏泄,调畅脾胃气机升降,有助于脾的运化功能;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濡养于肝,也有利于肝的疏泄。血液的循行,虽由心所主持,但与肝、脾有密切的关系。肝主藏血,脾主生血统血。脾之运化,赖肝之疏泄,而肝藏之血,又赖脾之化生。脾气健运,血液的化源充足,则生血统血机能旺盛。脾能生血统血,则肝有所藏,肝血充足,方能根据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来调节血液。

肝与脾在病理上的相互影响,也主要表现在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血液方面,这种关系往往通过肝与脾之间的病理传变反映出来。若肝失疏泄,横逆犯脾,易致脾运失健,临床表现为胁痛、腹胀、便溏等症。这种病理表现称为:肝病及脾,肝木乘脾,或肝脾不调,肝胃不和;反之,由于脾气亏虚,也容易导致肝气不达,称为土壅木郁。

肝与肾

肝藏血,肾藏精;肝主疏泄,肾主闭藏。肝与肾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相互依赖关系,因肝肾之间,阴液互相滋养,精血相生,所以历来有“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等说法。肝藏血,肾藏精,肝血充盈则肾有所藏,肾精充足则肝有所养,所以血与精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肾属水,肝属木,肾水能资生肝木,肝阴也能下济肾阴,肝阴与肾阴之间息息相通,相互化生,维持着协调与充盛。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为用、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的关系。肝之疏泄与肾之闭藏是相辅相成的。肝气疏泄可使肾气闭藏而开合有度,肾气闭藏又可制约肝之疏泄太过,也可助其疏泄不及。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女子月经生理和男子排精功能方面。

在病理情况下,肝与肾之间的病理影响,主要体现于阴阳失调、精血失调和藏泄失司等方面。若肝血不足可导致肾精亏损,肾精亏损也可导致肝血不足,出现头昏、目眩、耳鸣、腰酸等症。若肾阴不足引起肝阴亏虚,或肝阴亏虚日久引起肾阴不足,则导致肝肾阴虚的病证。临床上,肝或肾不足,或相火过旺,常常肝肾同治,或用滋水涵木,或补肝养肾,或泻肝肾之火的方法,就是以肝肾同源理论为依据的。

脾与肾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与肾的关系是后天与先天的关系。后天与先天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脾与肾在生理上的关系主要反映在先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方面。肾藏先天之精,依赖于后天之精的充养培育,才能不断充盛;脾化生后天之精,依赖于肾精气的激发促进,才能得以运化。脾胃为水谷之海,肾为精血之海。脾主运化水湿,须有肾阳的温煦蒸化;肾主水,司关门开合,使水液的吸收和排泄正常。但这种开合作用,又赖脾气的制约,脾肾两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水液的新陈代谢。

脾与肾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果脾气虚弱,水谷精微不能充养于肾,可导致肾精不足,表现为腹胀、便溏、腰酸、耳鸣等症;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导致脾阳也虚,则形成脾肾阳虚,表现为腹部冷痛、泄泻、水肿等症。

猜你喜欢

水湿水液运化
华池林区水湿盐碱地及适生树种调查
背后七颠百病消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好事近·中秋感怀
两对穴让人体“下水道”畅通无阻
从《黄帝内经》认识脾的作用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
湿气重可以游泳吗
基于气化论浅述水气病辨治
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