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汽车内饰产品现状浅析
2018-07-10王合胜
文/王合胜
随着汽车消费的普及,消费者对汽车产品外观及功能性需求呈现多样化,而汽车饰件作为汽车零部件中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到整车的美观、安全、环保,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据美国权威汽车市场资讯公司J.D.Power调查表明,汽车内饰设计已经超过车辆外观设计成为消费者购买汽车时考虑的第二大因素。汽车内部空间成为了人们体验驾驶和乘坐乐趣的主要平台,也是体现人们生活质量与个人品味的重要载体。正基于此,各国厂商在汽车内饰相关技术方面都进行着不遗余力的开发,各种新型技术层出不穷。下面我们就对针对重庆市汽车内饰行业进行浅析。
行业现状
重庆汽车制造业作为中国汽车的重要生产基地,一直保持稳定快速增长,产品结构不断持续改善,产业转型升级效果明显,是重庆市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也在行业转型升级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重庆市按照“1+10+100”的产业蓝图打造汽车产业,目前拥有长安、福特、上汽通用、五菱、北京现代等14家整车生产企业,其中本土品牌有长安、力帆、幻速、比速、众泰、斯威等。2015年汽车总产量304.51万辆,总产值4707.87亿元,实现全国每8辆汽车就有一辆重庆造的目标。2016年,重庆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7.1%,对全市规模工业增长贡献率为32%。统计表明,重庆市生产汽车内饰企业有30余家,其中年产值超过亿元的企业有5家。按照生产内饰材料种类区分的话,生产汽车面料的企业有3家,生产汽车面套的企业有17家,生产汽车顶棚、地毯等其他塑料内饰产品的企业有10余家。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沙坪坝、江北、渝北、北部新区、经开区、九龙坡、大渡口、江津、合川、北碚、涪陵、梁平、垫江、开县、万州等区县。
主要问题
(一)标准化覆盖率比较低。在规范汽车内饰产品质量及指导企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工作非常滞后,除了GB 8410—2006《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等极少标准之外,国家尚未制定统一全面的产品标准及生产规范文件。最新于2017年7月1日,针对汽车内饰纺织品仅出台了GB/T 33276—2016《汽车装饰用针织物及针织复合物》和GB/T 33389—2016《汽车装饰用机织物及机织复合物》两项标准。企业在没有国家标准规范的情况下,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和功能,自行制定企业标准或技术规范,导致对于产品同一性能检测项目名称叫法、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差异很大,进而导致检测机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得不到规范,消费者权益得不到保障。
(二)缺乏核心技术和强势自主品牌。重庆生产的汽车主要是自主品牌,产品多属于中低档,科研经费投入甚少,没有核心技术,导致企业发展陷入技术落后→引进模仿→技术落后→再引进模仿的恶性循环中。为了进一步控制成本,主机厂就在原材料价格这个成本核心因素上做文章。主机厂对相应零部件配套采购要求和成本自然就只一味追求低成本,而不严格把关质量问题。据调查,在利益驱动下,很多主机厂就自行固定了原辅料采购企业,内饰件企业必须在主机厂指定的检测机构检测方可认可,疏漏中间管理和质量控制成本投入,达到双方获利目的。
(三)跟不上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汽车发展至今,已经不完全是代步工具了,消费者对汽车的附加值期望愈来愈高。发达国家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存在两种模式,即以日本为代表的整零企业之间实行金字塔式的垂直分工体系和以欧洲为代表的既竞争合作又相互独立的发展模式。美国与欧洲类似,但是整零厂商之间责任更加分明。目前这两种模式有明显的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趋势。中国的整零企业之间关系虽然较为复杂,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依附于整车企业的零部件企业,另一类是独立的零部件供应商。重庆汽车多为自主品牌,因此,大多采用独立的零部件供应商,这种关系使零部件企业缺乏竞争意识,不利于新产品的研发,进一步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改进速度跟不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导致产业竞争力不高。
解决办法
(一)加强意识。加强行业规范建设,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自觉增强规范意识。第一,要从企业的发展实践充分认识规范的必要性。始终把规范作为工作的突出重点,深入进行内部管理,有力地促进了行业生产经营秩序不断好转,推动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第二,要从企业管理体制的特点充分认识规范的重要性。企业必须对自身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严格规范成为行业的自觉行动,在社会上树立良好形象。企业通过开展专项治理整顿,全面加强内部监管,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管理行为不断规范,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克服松懈厌战思想,采取更加有效措施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明确,严格遵守和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严格规范内部管理,不断强化内部监督,建立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形象,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第三,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加强的新要求,充分认识规范的紧迫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必然对法治建设更为重视,对规范要求更为严格。在新的形势下,努力提高全行业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严格约束和规范行业自身行为显得更加重要和紧迫。要从深刻变革的社会环境和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上,深刻认识加强规范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规范的紧迫感,进一步增强规范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塑造核心竞争力。今天的中国已是制造业大国,经过全球化的洗礼,中国制造的现代化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已没有代差,以低价走出货量的联想不再优秀。作为拥有多年历史的自主品牌,必须认识到技术与产品创新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并不是自身做得多好,而是没有遇到严苛的考验和更强的对手罢了。在“中国崛起”日益引来各种恶意对待的今天,企业如果过分依靠外力,一旦遭遇“卡脖子”,结局可能是一蹶不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体量上的庞大,并不可靠。补上核心技术,特别是正确的产品创新这一课,越快越好。
(三)满足需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对用户整个生活中对车的全部需求全方位考虑,提前洞察客户需求。同时,依次从产品、品牌、沟通、渠道、销售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升级,完成从生产销售型企业提升到真正的用户型企业的蜕变。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中国汽车市场足够大,我相信造车新势力的中坚力量,会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角。但是大浪淘沙,无论出身于传统车企还是新车企,要跟不上用户需求的变化,跟不上市场变化,早晚是要被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