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标准大数据开口说话

2018-07-10许欢

中国纤检 2018年7期
关键词: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研制

文/本刊记者 许欢

但事实上,它需要运用一些数量分析、历史分析来预测一些相关信息,才能真正用起来。标准馆里的标准文献,可以称得上是大数据,所以我们会采用标准化理论数据及大数据方法来揭示数据内容,以提升标准化水平。

2018年5月29日,第二届标准大数据服务发展研讨会,发布了《2017我国标准起草单位大数据报告——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研制贡献指数》(以下简称《报告》),这份《报告》从大数据角度,利用大数据方法,全面立体地展现我国标准研制起草单位的发展脉络。此外,会上还详尽分析了标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企业已成为标准研制的中坚力量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标准馆馆长汪滨在发布报告时指出,标准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地区和单位软实力的体现,代表着话语权、治理能力和技术质量水准。

这份《报告》涉及的“国家标准”范围主要有: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农业部、原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发布的“国家标准”。发布时间在2001—2016年,出版时间截至2017年10月,数量约为3.5万项国家标准和约4万家起草单位。

从国家标准研制贡献指数(以下简称“国标指数”)来看,国家标准研制的参与度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16年,国标指数为5786.9,国家标准发布数量2435 项,国家标准起草单位6009家;2016年相对2015年,国家标准发布数量增长7.1%,国标指数降低10.0%,起草单位数量降低11.5%。

2001—2016 年,国家标准发布数量年均增长率5.5%,国标指数年均增长率8.8%,国家标准起草单位数量年均增长率12.2%;平均每个标准起草单位数量从2001年1.8稳步上升到2016年6.5,增长率达到261%。

通过集中度分析得出:2016年,国家标准研制集中度较高,前5%的300家起草单位贡献38.85%的国标指数,主要由企业和研究院所组成,其中,研究院所国标指数占比达52.7%,企业起草单位数量占比达46.3%,企业占比逐步上升。这表明,已有更多企业投入到国家标准研制,企业正成为国家标准研制的中坚力量。

此外,2016年国家标准起草单位的地域分布也更加广泛。相对于2015年,2016年北京国标指数和主导国家标准研制数量的全国占比呈下降趋势,而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五省市国标指数之和与主导国家标准研制数量之和,均呈现上升趋势。与北京市相比,这五省市起草单位的数量和研制国标的数量差距较小,但需要进一步提升研制国家标准的主导程度。

2016年,企业是“国家标准”研制的主要力量。其国标指数与起草单位数量占比均超过50%,研究院所对国家标准研制的引领作用明显,以20.3%国家标准起草单位数量占比,主导了43.7%国家标准研制。2001—2016年,企业主导国家标准数量与研究院所主导国家标准数量相比增长趋势明显,并且在2016年,首次超过研究院所。

由于2016年企业“国标指数”占比最高,《报告》还特别就企业研制“国家标准”情况进行了专题分析。地区分布上,2001—2016 年,企业参与国家标准研制主要从2008年开始,之后逐步增多。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北京市、江苏省、广东省、上海市、山东省等发达地区;领域分布上,2016年制造业企业的国标指数占比最高,达到70.5%,第二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企业,第三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制造业企业国标指数稳定且占比高。

这份《报告》涉及的“行业标准”范围主要有:机械、电子、邮电通信、化工、农业、轻工、能源、认证认可等63个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并发布的“行业标准”;发布时间在2001—2015年,出版时间截至2017年10月,数量约为5.5万项行业标准和4.4万家起草单位。

从行业标准研制贡献指数来看,行业标准研制的参与度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15年,行标指数为11088.2,行业标准发布数量4599项,行业标准起草单位数量8705家。2001—2015年,行业标准发布数量年均增长7.4%,起草单位数量年均增长11.9%,平均每个标准起草单位的数量从2001 年的2.1 逐步上升到2015 年的4.4,增长率达到110%。

通过集中度分析得出:2015 年,行业标准研制集中度高,前5%的435 家起草单位贡献45%,主要由企业和研究院所组成。其中,研究院所的行标指数占比达39.8%,企业起草单位的数量占比达41.5%。行标指数排名前十的核心力量呈现出研究院所、企业、政府机关并重的局面。在行标指数排名前435家的单位中,北京占比最高,达29.3%,之后依次是广东、江苏、上海、浙江。

此外,2001—2015年,行业标准研制贡献集中度呈现如下趋势。整体上,前5%的起草单位研制贡献占比在增长;地区分布上,前5%的起草单位在北京数量占比在降低;类别上,前5%的起草单位中,研究院所数量和行标指数的占比整体下降,企业数量和行标指数的占比整体在上升。

相对于2014 年,2015 年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地域分布更加集中,北京市行标指数和主导行业标准研制数量的全国占比呈现上升趋势,而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五省市行标指数之和与主导行业标准研制数量之和,均呈现下降趋势。2015年与北京市相比,这五省市在起草单位数量和研制行标数量上差距较小,但需进一步提升研制行业标准主导程度。

2015年,企业是行业标准研制贡献的主要力量,其行标指数和起草单位数量占比均接近或超过50%。研究院所与政府机关对行业标准研制引领作用明显,以合计27.2%的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占比,主导了54.8%的行业标准研制。2001—2015年,企业主导行业标准数量与研究院所主导行业标准数量相比,增长趋势明显,并且在2012年首次超过研究院所,之后持续高于研究院所。

由于2015年企业“行标指数”占比最高,《报告》特别就企业研制“行业标准”情况进行专题分析。2015 年,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四省市的企业对行业标准研制贡献较高,2001—2015年,从全国重点地区企业行标指数分布变化趋势来看,自2010 年开始,企业大规模开展行业标准研制,之后逐步增长。

另外,2001—2015 年,制造业企业对行业标准研制贡献最高,其行标指数达到所有企业行标指数的69.9 %,在全行业占比较为平稳。排名第二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排名第三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标准信息服务趋向何处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标准馆信息技术主任甘克勤在谈到标准信息服务发展趋势时表示,标准信息服务肩负着各界的期待,大众期待标准要生动并贴近生活;行业用户期待能随时随地呈现出准确的标准内容,免去查找烦恼;决策者期待标准满足市场监管需要,挖掘决策依据。

大数据是突破计算机和科学范畴的行业概念,具体到标准是交叉性学科,是图书馆学科指导业务、标准化学科定义应用场景、计算机学科突破技术瓶颈。

标准化学科如何定义应用场景?在生产领域里标准是文件,流通领域里标准是语言、说明产品特性和功能,各级贸易里标准是调节手段和进攻战略,所以标准代表着质量的高低。标准信息化服务应该是把标准和质量的关系显著地表达出来。如何用标准表达质量、评价质量是标准应用场景之一。另外,标准的应用情况有评价标准化工作成效的应用场景。

到目前为止,计算机与大数据已经突破了传统计算机理念,但是计算机科学仍然非常重要,它突破了两个技术瓶颈,一是高效计算、二是机器学习。基于数据率的查询大家都会用到,但是当数据量达到万百级时,查询效率就是问题,这时就需要大数据的检索技术,如Solx Lucene等,另外对于非结构化的信息研判,比如标准的分类,主题词乃至指标的抽取,还需要机器学习的应用。

而有了交叉学科的概念,也就有了以下业务路线。简单来说就是:定位需求痛点,比如评价质量、评价标准化工作成效。还有补足资源短板,包括单位信息、商品信息、指标信息。现在国家标准馆已通过大数据研究补足了单位信息,接下来会补全商品信息和指标信息。

此外,应用AI技术针对专题检索报告形成的情报产品,解决了需求痛点。但现在这项业务路线也在转型。目前,大部分标准信息从业者都能够做好传统服务,但增值服务才是未来发展方向。需要通过数据服务、专题服务、情报服务、标准解决方案来形成增值服务,最后达到持续效益。

标准信息服务发展趋势的新技术线路,就是要在深度上挖掘出标准化对象和指标,标准化对象要基于词表和规则,指标要基于AI提升效人工抽取指标效率。另外,在广度上要把商品和标准进行关联,让标准和企业项目新闻、社交、科技文献等进行关联,尤其是标准和商品的关联。

在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主任徐术坤看来,国家层面的大数据应用、大数据战略可以使国家在发展中有先发的优势,包括一些政府也成立了大数据局,比如杭州、贵州、浙江、湖北省黄石等地市,说明政府越来越重视大数据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而企业对于大数据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比如百度年度大数据报告、滴滴出行报告等。

他认为,大数据并非只是数量的概念,其实它更是一种思维方法或者技术方式,能为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如果单纯只是把数据管起来,那银行、税务、证券行业这些年来的数据规模应该构成大数据了。但事实上,它需要运用一些数量分析、历史分析来预测一些相关信息,才能真正用起来。标准馆里的标准文献,可以称得上是大数据,所以我们会采用标准化理论数据及大数据方法来揭示数据内容,以提升标准化水平。

猜你喜欢

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研制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一种轻型手摇绞磨的研制及应用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
接地线通用接地端的研制
16项新的涂料行业标准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
钒钛磁铁矿行业标准将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