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弦 低叹吟咏
2018-07-09曾四平
曾四平
在冬天里如夏末初秋的广州市,欣赏了一场场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语文课堂盛宴。十六节课精彩纷呈,百炼成精的十六位精英演绎了自然流淌的课堂,处处闪耀智慧的火花,简朴、自然、灵动、趣味、扎实的课堂给了我很多感动。这十六节课中,有两节口语交际,四节作文指导,八节阅读。让我充分感悟到了全国各地的教育新思潮,叹服各团队的力量和八零后的风采。
现在我就把我的感受结合易进教授的点评给大家汇报交流。
我欣赏到的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充分自主学习,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一、重视语言积累,深刻把握文本
语言积累,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途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学生一定要有语言实践,也一定要有语言的积累。在这些课中,教师让学生该记住的东西让他记住,要认的字、要写的字词、要求背诵的篇章都尽量在课堂内完成,让学生在课堂内就感受到成功。为了比赛的公正性,赛课教师只有在课前谈话十分钟了解学生,和学生做一些课前活动交流。上海选手邵苓苓的《动物的冬眠》就是第一课时,用巧妙的方法学生自主地动手动脑学习了字词,还根据这些字词张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移动词语理清了文章的思路,让我大开眼界,不得不赞叹处理的绝妙。
二、精彩课堂提问,激发学生思维
这次观摩的课堂教学,教师们都是精心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例如广东选手欧义赐老师的《敲门声响起》,以讲故事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以“最棒小观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倾听的意识,借助“图画”,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通过教师的随机引导,使学生有话敢说,知道怎么说。同时,教师放权给学生,给他们读、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给了学生时间和权利,让他们充分进行思考,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使学生兴奋起来,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参与度也大大提高。在这样的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能得到了发展。教师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的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
三、有效地创设情境,达到教学目标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也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强调了启发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小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从一节课延伸到一门课,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学生活,在生活中用语文。
四、自主、 合作、探究,实现三维目标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作文教学山西选手王丽娟老师的执教《不一样的美食》,让学生合作学习,说一说你心中的美食的特点,可以从色、香、味,制作过程等几方面去说。通过观察、交流、介绍、品味美食来增强体验、感悟,激发兴趣,开拓思路,以学生交流为主,自由式地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和体验。教师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点拨,没有提纲,没有框架,解除束缚,解放心灵,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尽情流畅地表达真情实感,让说为写服务,让写成为说的升华,口头表达与书面写作相结合,把作文变成生活的再现,思想的再现和情感的再现。从而感受美食文化的博大精深,享受美食之魅力,体验写作的快了。再如重庆选手骆应华老师执教的《穷人》两次让学生有效地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借助变化的环境和复杂的心理独白,体会桑娜的内心,初步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
欣赏了十六堂代表各省最高水平的课,我也有这样几个思考,需要和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课前每一位老师都在激发学生的热情进行互动,怎样有效地互动才能更好的为本节课服务。有的老师课前用力过猛,学生热情高涨,上课时却使情绪步步低落。
第二,作文教学读写结合,写什么,怎么写具体,如何把生生互评推进和落实,我们要通过实践探讨。
第三,怎樣充分利用教材,让教材在字词句段篇,作文教学中发挥最大作用,让学生有扎实的积累。如何做到精讲,巧练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要会干,能干,巧干,而不是苦干加蛮干。
第四,用怎样的方式教给学生阅读文本题材的经验,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到文本题材,用什么方法去阅读。
第五,是不是都要读写结合,特别是名家名作,让学生读后仿写,学生现有的文化底蕴能否完成,与其生搬硬套,不如让学生去欣赏,去感受。
第六,怎样教书育人才是真正的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终生发展,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
呼吁:善待学生差异。正是因为学生学业的参差不齐、兴趣爱好有别、个性价值多元,才使得我们的社会色彩斑斓,纷繁复杂。若用同一标准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评价所有同学,每个同学都会被过早地贴上好中差的标签。但现实告诉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每个人都可能获得成功,因此面对富有个性的学生,教师要善待、宽容、欣赏学生,用“放大镜”去捕捉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位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获得身心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