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的阳光洒满语文课堂
2018-07-09钟献英
钟献英
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在以下幾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
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这就需要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愉悦、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个体才敢于甚至乐于想象和创造。
如教学《开国大典》,当让学生理解群众的思想感情时,学习的热情大降,课堂顿时沉闷起来。这时,笔者对学生说:“你们以前学过一首歌《我爱北京天安门》,谁还会唱?”学生一听,都兴奋起来,开口就唱。随后,笔者兴奋地说:“大家唱得真好!《东方红》里也有一句‘东方出了个毛泽东。”话音刚落,大家就像煮沸的开水,笔者趁势说:“像这样的歌曲还有许多,大家想想,当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歌颂毛主席的歌曲呢?”顿时,课堂活跃起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最后终于能理解当时群众的思想感情了。这样,就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才能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二、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好奇心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内部动力。而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创新欲望,才能主动思考,主动创新。
三、授之以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传授和感悟,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理解,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获取知识,体验创新的愉快。笔者采用下列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词句训练——寻点
这里所说的点,是语言训练点,教师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引导学生寻点,让学生从点中得到启示。如在赏析“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一诗句时,让学生试着把“敲”字换成“推”字,比较两字的优劣,并说明其理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从新的角度去加以分析,同中探异,异中寻同。师生研讨后明确:“敲”和“推”都是开门的动作,用“敲”字,敲门声惊动了倦栖的鸟儿,打下几片树叶,敲破一池琼瑶……之后蛙声、虫声,打破原有的寂静——在韩公心中,这正是体现了夜的“幽”和“趣”…… 这样的点既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领悟的深度,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感情表达——求异
所谓“求异”,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思考问题,主动探求知识,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如在教学《落花生》这一课时,本文借物喻理,包含了深刻的做人道理。笔者变换角度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巧妙设疑:“同学们已经知道文章是将花生与桃子等作对比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的。你长大了准备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准备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呢?为什么?”学生都回答:“我准备做像花生一样的人,因为花生虽然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样,学生的思维出现了定势,笔者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问:“那么父亲议花生,是不是有意识地说桃子、石榴、苹果不好呢?”学生马上领悟了父亲的话:做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关键是对别人有好处,对社会有贡献。这样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从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轻松自然地学得更深刻。
(三)大胆想象——多思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教学时,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张开智慧的翅膀,发展想象。在教《鸟的天堂》时,为了让学生把“天堂”这个词理解得更丰满。笔者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这棵大榕树为什么能称为‘鸟的天堂?如果有一天,你来到这儿一游,你还会看到怎样的情景?”同学们纷纷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同学说:“有的鸟儿们在枝头欢唱着,真像一个天才音乐家;有的在天空翱翔,真像一个飞行家。”还有的同学这样说:“一只大胆的鸟飞了过来,落在我的肩膀上,用他的尖嘴,轻轻地啄我的脸,突然一声巨叫,从那密密层层的树叶中飞出了一只全身发红光的大鸟,哇,这一定就是传说中的凤凰吧!”……这样,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对“天堂”的理解还原成具体可感的情境,丰满了“鸟的天堂”的确是“天堂”的更深层次的原因,丰富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四)读后延伸——拓展
这里讲的拓展就是指创造机会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台,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才华。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最后一句是:“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说:‘你不会活多久了,猎人会来收拾你的。说完就走了。”这一结尾,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时,笔者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想象:“这只狡猾的狼最终会得到怎样的后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想象的闸门打开了,给课文加上了多种不同的结尾,如:“老山羊走后,猎人来了,把狼打死了。”“另一只老山羊从这里走过,被狼的花言巧语所迷惑,它救了狼,却被狼吃掉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在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光要授之于鱼,更要授之于渔,这样,让创新的阳光洒满语文课堂,唤起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出越来越多的创造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