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2018-07-09刘昊

大经贸 2018年5期
关键词:消费行为

【摘 要】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本文以持久收入假说为基础,运用我国2004—2016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农村居民的持久收入、暂时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2004- 2015 年间,对于我国农村居民而言,持久收入在长期内对农民消费的贡献较大。因此,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持久收入是促进农村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农村居民收入 消费行为 持久收入

扩大消费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而我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较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占总人口40%以上的农村居民消费严重滞后,因此,农村居民消费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最重要的因素。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仍然处于不足状态,因而摸清农村居民消费规律,显然十分有意义。从目前国内学者们的研究来看,运用消费理论进行定性分析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较多; 而借助消费函数理论,运用消费函数模型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定量研究的并不多。因此,本文根据持久收入假说建立模型,运用2004-2015 年我国农村居民的有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特点,并对如何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给出相关建议。

一、文献综述

藏旭恒( 1994) 在《中国消费函数分析》一书中提出研究我国消费函数应该将农村与城镇分开,此后国内出现了大量研究农村消费的文献。朱信凯、雷海章( 2000) 采用相对收入理论研究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 王敏、梁利(2010)运用适用预期的消费函数模型,发现农村居民消费的变动呈现对收入变动的过度敏感,并且农民存在消费习惯,收入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抑制了农民的消费。谭洪业,徐会奇(2016),通过建立MS-VAR 模型分析在不同状态下的不同类型的收入与农村居民消费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两区制的经济状态下,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旧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但是在经济紧缩期,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支付对消费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样本的选择和设立

Friedman于1957年提出了消费的持久收入假设,其认为居民的实际收入包括持久收入(Ytp) 和暂时收入(Ytt); 居民的实际消费(Ct) 包括持久消费(Ctp)和暂时消费(Ctt)。

三、模型检验分析

根据上述的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消费函数,得到模型为:

经检验,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的问题。从各项统计参数看,模型具有良好的统计检验性质: 各参数的t 检验非常显著; F 值为4950.13,模型的线性关系非常显著;R2拟合优度系数达到99.9%,模型拟合度良好; 从各项參数看,参数的经济意义合理。模型显示: 每增加1 元的持久收入,就会增加0.7677元的消费支出; 每增加1 元的暂时收入,则会增加0.3878元的消费支出。这表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相对于持久收入的敏感性较强。若从收入影响的角度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必须把提高收入的重点放在持久收入部分,而不是暂时收入部分。

四、结论

由实证分析检验结果可知:持久收入在长期内对我国农民消费的影响较大。因此,政府需制定相关政策来保障农民持久收入的增长,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参加到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中来。

第一,优化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大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加快农业区域结构调整,减少非优势地区的非优势作物的种植,不再以全面作为追求目标,发展特色农业,扩大比较优势,实现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因此,在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那种“小而全”、区域结构雷同的现状,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出发,按照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大力建设集中连片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树立一批高信誉的农产品品牌,在整体上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农民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稳定粮食价格和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

第二,拓宽农民家庭非农收入的增长途径。首先要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带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技能,提高农业生产率,将农村劳动力从农村的第一产业转移到城市中的第二、三产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第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较为滞后,这直接导致了农村居民的预期消费支出增加,预防性储蓄增加,从而使得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降低,不利于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要加快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调整农民的预期心理,为增加农民消费需求提供保障,提高农民的消费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徐振宇.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发展报告[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7.

[2] 李聪慧,胡青华.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商.2014.02:157.

[3] 臧旭恒.中国消费函数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 朱信凯,雷海章.改革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分析[J]. 南方经济,2000 ( 11) .

[5] 尹世杰.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几个问题[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 01) .

[6] 孙稳存、彭彩霞.中国消费函数的分析与估计[ J] , 经济科学.2002.06.

[7] 王立平,王宪明.从农村居民消费看我国消费不足的成因及趋势[J]经济论坛.2004: 16-17.

作者简介:刘昊(1995—),男,汉族,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

猜你喜欢

消费行为
大众滑雪消费行为的研究——以万龙滑雪场为例
消费者创新性对积极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
“九零后”大学生消费行为误区和疏导方法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互联网购物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影响研究
关于消费者对苹果消费行为分析
大学生衬衫消费行为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的养成教育
新媒体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