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惯例及层级演化相关研究

2018-07-09姚姣姣

大经贸 2018年5期

【摘 要】 通过回顾组织惯例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了惯例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组织惯例的层级演化,认为厘清惯例能够提高组织效能,并强调未来的研究应该侧重于组织惯例的定量分析。

【关键词】 惯例 组织惯例 层级演化

1 组织惯例

Stene在1940年最早引入惯例的概念,惯例是组织完成日常性和重复性事务的中心要素。很多学者用三个隐喻形容组织惯例(Organizational Routine)的内涵:第一,将组织惯例隐喻成个人习惯(Nelson & Winter,1982),即组织惯例不需要思考,具有自动机械化的特点。第二,将组织惯例类比成计划或者剧本,强调其作为一种个体行为的固定模式对某一确定性刺激的相应反应(Carley & Lin,1997),即执行组织惯例的程序具有标准化的特点,不需要谨慎的搜寻过程。但是,由于计划需要选择或者决策,因而比习惯涉及更多的程序。March(1981)认为惯例是由多个行动者参与的程序性活动。第三,以基因来比喻组织惯例,Nelson和Winter(1982)认为组织的惯例作为一种高度程式化和可重复性的行为,具有记忆、协调争端等功能,可以作为控制、复制和模仿的目标而很难改变。

迄今为止,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对组织惯例进行定义,参考Feldman和Pentland(2003)的总结性研究,将惯例区分为表述部分(ostensive aspect)和行动部分(performative aspect)。其中,表述部分是抽象的理解,是原则上的惯例(the routinein principle),或者说是观念上的惯例;具体行动部分是指的是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做出特定的动作,是具体的行动,是实践中的惯例(the routine in practice)。表述部分可以用来指导、解释、指代行动部分,行动部分可以创造、保持、修改表述部分。

2 组织惯例的影响因素

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对组织惯例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个体与群体行为的作用实现的。因而,对组织惯例的影响涉及组织及其运营管理的各個方面,主要包括资源条件、组织的内外部环境以及行为主体特征等方面的因素。其中,资源条件包括资金、硬件设施、技术等内容;组织内外部环境则包括内部制度、管理风格、价值观、组织结构以及区域、行业环境等方面的作用;行为主体特征指员工受教育程度、年龄结构、工作特质以及行为主体的规模等因素的影响。

3 组织惯例的层级演化

惯例作为嵌入在组织结构中的要素,它存在于整个组织结构中,第一,组织惯例依附于组织情景中,而抛开情景因素是很难梳理出惯例的起源和演化的。组织的层级结构是组织情景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组织惯例并非一个孤立的单位,它嵌入在从个人到公司层面的各个组织层级结构中。第二,组织惯例本身也具有层级性质。在组织内部,那些只为个人所拥有的惯例,通常都是较低层次的惯例,而那些被更多的群体成员(整个组织)所认可、接受并采纳的惯例通常都是具有较高“效力”的惯例。

3.1 个体层面的惯例

作为个体层面的基层惯例,个体行为、个体认知和个体情感被视为组织惯例的基础性“颗粒”,是回答惯例本质与起源的基本构件。对于个体行为(这里主要指经常性行为或者惯性行为)是组织惯例的重要“颗粒”这一观点是不难被理解的,组织惯例应该包括一些周期性的、经常的、自动的或者无意识的个体行为。个体的认知活动(如潜意识的惯性行为或习惯,程序性存储等)影响个体的决策行为。而个体认知之所以能够成为组织惯例的内部要素,其原因就在于有限理性。人类的有限理性决定个体只能凭借其有限的资源来对复杂的外部世界进行管理,作为一种追求效率的方式,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感知世界的影响,因此认知模式就成为这种有效的工具。

3.2 团队层面的惯例

组织惯例在团队层面的最佳表述应该是组织能力,更准确地应该称为标准化的能力或者运营能力。作为一种超越个体层面的、“更大的”分析单位,组织能力是组织惯例集体特征的最确切的阐释。它确保组织可靠的运行以及扩展相似的行为结果产出,比如生产现有产品或提供服务以及开发新产品和服务等。作为组织惯例的构件,能力被看做是组织惯例维持组织基本功能活动的最可靠的手段。

3.3 组织层面的惯例

对组织惯例的多层次研究表明,组织能力对于惯例是如何适应和应对复杂的外部动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上所述,运营能力或者说标准化能力执行公司的一些基本功能活动。与之相对,还有一类能力,它们处于一种更高的层级,主要用来帮助公司系统而稳定地适应这些低层次的实体或能力。由于它们更加系统化,性能更加可靠,我们将其称为动态能力,作为一种高级别的惯例。它们是惯例在组织层面上的最佳“代言人”。这类高级别惯例的功能主要体现为生成或者修改较低级别的操作能力,而不产生直接的输出结果。比如,企业的战略决策、资源分配、创新的转移、知识创造惯例、战略联盟与并购、战略转移等。可以看出作为一种高级别的组织惯例,动态能力更多地体现为一个公司的“潜在”的能力和行为“倾向”。

结 论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组织惯例是如何在组织内部进行层级演化的,这有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打开惯例演化这一“黑箱”过程。本文所涉及的一些概念和分析视角为我们更进一步地展开研究提供了基础,但是本研究仍然存在不足:即关于组织惯例的层级划分仍需要进一步推敲,寻求更合理的逻辑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彦亮,高闯.组织惯例的跨层级演化机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03):59-69.

[2] Gioia D A,Poole P P.Scripts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4,9(3):449-459.

作者简介:姚姣姣(1994-),女,汉族,四川南充,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