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工会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研究

2018-07-09刘毅

大经贸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校工会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

【摘 要】 工会财务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工会全局和工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管理会计的全面预算管理来提升工会财务管理水平,解决工会财务管理问题。

【关键词】 高校工会 财务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

当前,党中央要求各级群团组织开展改革,高校工会作为一级工会组织,要努力把党中央对群团工作和群团改革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工会财务工作,是改革的重要方面,合理、合规、有效、科学地使用工会经费,促进各级工会组织发挥作用,履行职能事关工会的全局和发展。高校工会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没有利润的追求和市场竞争的直接约束,在新形势、新环境下,如何利用好持续增长的经费,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工会财务工作的性质,深入认识当前高校工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预算编制、决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与新形势相符合的工会财务管理机制,创新财务工作思路,是高校工会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存在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的现象。财务工作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大部分的高校工会没有配备专职的会计人员,一般由学校财务处工作人员兼职管理工会经费。兼职财务人员的编制和岗位都安排在财务处,主要工作是财务处的财务管理工作,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参与工会的业务工作,对工会的业务工作了解不够。工会的专职干部不懂财务,认为财务工作就是财务人员的事儿,和工会业务无关。这就造成了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脱节。

(二)预算编制缺乏准确性,科学性。大多数高校工会在编制预算时,主观能动性不够,没有真正依据有关法律制度的规定从工作角度出发,多采用的是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缺少对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改革的深刻认识,缺少对新时代工会工作新要求的理解,缺少预算与年度业务工作计划的结合,导致预算编制没有充分的全局预测和明细规划,也无法保证编制结果的合理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预算的编制程序不规范。有的高校工会预算编制由工会主席拍脑袋決定,缺少财务人员把关。有的高校工会完全由财务人员闭门造车,缺少工会专职业务人员的参与。预算草案完成后,在相关的会议上进行简单的通报解释,提交给工会委员会讨论,经费审查委员会审查。由于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工会委员会和经审委员会没有参与,所以在讨论阶段变成走过场,预算报什么就通过什么。甚至有的高校工会预算草案递交给领导签字后,就算通过。

(四)决算工作认识不够,缺乏对决算的应用与分析。工会决算是工会收支预算的执行结果,是对高校工会一年度收支执行结果的汇总和考核,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决算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能够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利于促进高校工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防范财务风险。目前,大部分高校工会只是按照上级工会的要求填报决算报表,决算说明仅局限于传统概念上的事项说明和数字解释,侧重于描述客观增减因素,缺少对政策因素、管理层次等方面的分析和建议。不能很好的利用决算分析为上级领导制定相关政策、改进工作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二、运用管理会计的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加强高校工会财务工作

(一)构建预算管理组织机构。高校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首先要良好的组织机构设置,明确制度路径,上下统一思想和认真密切配合。

1、工会委员会是高校工会的最高决策机构,他的主要职责是自定高校工会的长远发展计划和年度工作目标,对全面预算方案进行审批。2、高校工会正副主席及所有分工会主席组成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预算管理制度制定,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分析、考核等工作。3、预算管理办公室设在工会财务部,负责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4、高校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负责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审查审计,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

(二)明确预算编制流程。高校教职工少则上千人,多则上万人,工会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专职工会干部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兼职工会干部及工会积极分子的共同努力。高校工会很多具体工作都是由基层的兼职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完成的,他们了解职工的心声,知道在工作中的难点,所以工会预算的编制,可以采用“两上两下”的方法。

(三)加强预算控制管理,强化预算执行。针对预算编制的随意性等原因导致的无预算、超预算支出或者结余经费过多情况,在预算编制中引入预算控制是战略目标落地的有力保证。对于年度预算可以细分为季度或学期预算,通过分期控制确保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对于重点项目严格管理,对于非重点小金额的项目,尽量简化审批流程。加强预算控制管理,强化预算执行,需要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推动,要在单位内部有针对性的,持续的加强培训学习、广泛宣传、进行案例研讨等,条件具备的时候可以把制度实施情况纳入到工会工作人员的考评中。

(四)建立预算考核制度,促进工作水平提高。预算考核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实施奖惩或者提供激励依据,而是要通过考核来改进来年的预算编制,切实提高工会预算管理水平。笔者认为,预算考核可以采用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的方式,刚性考核主要侧重于财务管理方面,安排在预算期末尾。目前根据北京市总工会的要求,会计期内的预算报表和决算报表勾稽关系一致,数据口径一致,所以可以利用决算数据作为预算考核的依据。柔性考核侧重于业务考核,业务考核以职工满意度的考核依据,可以科学设计有关问卷调查,每年年末向全校教职工征求意见,了解职工对本校工会工作、工会财务工作的满意度。对于考核过程中发现的业务和财务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焰.高校工会预算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J].经济师,2017,(3):204.

[2] 马莹.高校基层工会财务管理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 [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2009(2):25-26.

作者简介:刘毅(1979—),女,汉族,北京市人,会计师,管理学硕士,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方向:会计学。

猜你喜欢

高校工会全面预算管理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