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不协调性及优化 研究

2018-07-09刘超

大经贸 2018年5期
关键词:财务制度协调会计制度

刘超

【摘 要】 在事业单位中,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我国对原有的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进行大规模修订后,形成了现如今新的制度体系,但这一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使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协调性受到影响,本文通过对这两个制度之间不协调之处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制度 会计制度 协调

引 言

财务制度是随着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制定的,是企业和单位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行为规范,会计制度是对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在账簿中进行分类、登录、归总、分析、核实与上报的一项制度,本质上这两个制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联,在实际工作中将两项制度进行有机融合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优化后的财务管理体制和会计制度体系的构成

随着我国政府在2015年对我国财务会计制度开展了进一步的优化,至此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构建了全新的财务制度体系在这之前已经对各行各业的财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优化,如:《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等九个制度,财务制度的修订为我国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坚实的保障。

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的建设是同步进行的,首先是在2010年我国对现行的医疗财务体系进行了修改,并且在之后的两年时间内又进一步的修改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行为标准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在同年颁布了一系列的相关规定。随着各项新型会计制度的出台,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与概念,完善了其中存有的弊端,使得我国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更有效率,提升了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规范性。

2 新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之间存有的差异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中,较为重要的就是新修订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其次才是各个部门的规范性文件,由于是《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以财务部令形式发布的,其法律效力要高出一些,但在规章制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这种情况,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体系互相之间存在许多矛盾。

首先是在书面结构上,在行业财务制度中,有一些结构与《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完全一致,而有些结构则出现明显差别,按照行业的特性增加了一些章节,这些章节加强了财务制度针对不同行业的适用性,但是对财务制度的统一性构成了影响。在具体描述上也有一些矛盾出现,比如《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大部分行业事业单位财务制度都有“结转和结余管理”,但是,实际的大型医院与下属的医疗部门对其定义具有着不同的理解,使用了“收支结余管理”这一个名称,但是实际上这两个不同名称所代指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这对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管理的准确落实构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又比如《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有“事业单位清算”这一章节,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也有这个章节,但依旧存有部分事业单位如医疗部门、教育部门等,通常采用的是“财务清算”这一说法,根据所描述的内容来看,也是十分相似的,由于这两个章节名称之间有差距,使制度的一些内容产生了歧义。

在对比事业单位的“会计准则及制度”与“财务规则”中我们发现,这两者在立法目的、适用对象及范围等其他要素上都高度统一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相互协调,但是若仔细探究两者也会发现在一些项目分类及规定上差异较大,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协调。

会计制度的书面结构也有一些差别,比如医疗机构的“财政应返还额度”,“财政应返还额度”国家财政背景下的财政返还额度,但是这一内容在医院的财务制度中却使用“财政应返还资金”来表述,这种细小的差别有可能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失误引起较大的不良影响。而且在医院会计制度中,应收预付由“应收医疗款、预付账款、财政应返还额度、应收病人医疗款和其他应收款”这五项内容,前四项是具体的款项表述,后一项则是对不同复杂情况进行的概括,而在财务制度中,这五项内容被缩减成了四项,缺少“应收病人医疗款”这一项目,这使得两者制度之间出现了较大分歧,在实际核算时由于两个制度之间的区别有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出现,给财政会计核算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

在固定概念上也没有形成完全统一,比如《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政制度》中对固定资产的描述出现分歧,在《新准则》中对其对固定资产进行了进一步的规定,新准则下所谓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指,单位部门使用期限超出一年之后,并且使用物品的实际价值超过相关规定制定的标准,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其实际价值不会出现较大表动的物质性财产,如:房屋、专业设备、机械设备等等。但是在新制度下,对固定资产进行了不同的描述,新制度下规定所谓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时长超过一年,其价值在1000以上,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教大的价值变动。通过这两个对比我们发现,对于固定资产记录数额上两者就存在差距,一个是固定的1000元以上,另一个的表述是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没有明确说明价格,这就造成了一定的歧义。

3 新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不协调性优化研究

首先在专有名称上要进行高度的统一,为了避免给实际工作带来困扰,所有内容一致但选用的表述方式不同的词语要参考制度来制定统一的名称,由于各個部门对于各项名称的使用已经形成习惯,一时难以统一,所以要加强统一名称的落实力度,在部门内部进行教育工作,使制度的理解不出现歧义和困难。在账目上为了消除两者之间的分歧,可以从征募内容着手,比如中小学财务制度将收入划分成了六大类别,而中小学会计制度却划分了七个类别,根据对着七个类别的观察发现,其中的公共财政预算拨款政府拨款为主要的财政收入,所以针对这种情况,中小学会计制度可以将这两个收入进行融合,统一成“财政补助收入”,通过对科目明细的设置,来确内容和账目符合准确性。

由于与医疗相关的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的颁布时间相对较早,进而相比于后续出台的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而言,医疗相关的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缺陷更多,面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要尽快通过修订来解决,财务部门在修订财务规则和会计制度时要充分考虑社会各界的意见,切实履行相关义务,通过广泛的、立体的调查来完善制度的组成,在修订之出就解决像是定义不同这种问题,避免制度推广后出现问题,导致解决难度上升。由于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在修订中可以利用这一点来进行融合,使双方的修订意见得到交流,内容得到统一,避免出现各自关门修订,互相不交流而引起的不良后果。

对于两个制度之间存在的描述以及内容不一致问题,财政部门可以通过补充修正这一方法对分歧较大的条款进行纠正,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协调性好不仅能促进财务会计工作的融合,消除双方的分歧,同时也利于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当前针对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中出现的各种不协调,需要系统性的进行归纳整理,找到不协调的具体条目和内容,积极吸取各界的指导意见,从而科学准确的规范相应名词的使用,定义的范围。

结 语

现如今的市场竞争是十分激烈的,事业单位要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就必须要审视自身出现的各种问题,利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不良因素,尤其是在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的协调方面,积极的根据实际来进行改革,保证财务和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为单位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涂荟喙.浅析大变革下的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和新财务制度的协调性[J].纳税,2017(36):89.

[2] 王超.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3] 付强.浅析事业单位新旧财务制度之对比[J].企业研究,2013(24):82-83.

[4] 刘华强. 事业单位改制对财务和会计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猜你喜欢

财务制度协调会计制度
基于高校新旧财务制度接轨问题的思考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切合实际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新财务制度下高校固定资产折旧问题思考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海南旅游村镇财务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新财务制度下医院全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