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税收风险管理中外经验评述

2018-07-09梁淑芳

大经贸 2018年5期
关键词:风险应对风险识别

【摘 要】 税收风险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愈发重要,但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水平当前还处在探索阶段,在认识理念、运行机制和体制建设等方面需要不断地完善。本文以税收风险管理为线索,梳理了我国江苏、辽宁省地税和澳大利亚和荷兰的税收风险管理的经验,然后对其做出简要评述,最后就我国的税收风险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 税收风险管理 风险识别 风险应对

一、税收风险管理的概念

税收风险管理既是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税收管理的一种新的模式,是根据风险管理理论,来建立严谨科学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判断出已经存在的和潜在预期的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地控制,从事后应对变为事前预警,以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通过对税收风险进行成因分析,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预判,提高征管效率,降低征管成本,减少税收流失,有效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

二、我国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2002年国家税务总局首次正式提出税收风险管理的理念,标志着在我国税收领域实施风险管理的开始。2009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全国税收工作要点,提出要求要研究如何降低税收执法风险和关注大企业的涉税内控和风险评价机制。5月,发布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标志着税务系统对风险管理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新阶段。

(一)江苏省地税系统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江苏地税自2011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逐步构建和完善了风险管理流程和规范,明确了风险管理的职责和重点。1、首要任务就是确立税收风险管理目标。2、构建了税收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实施税收风险管理以来,单独设立纳税服务局,负责低等风险的应对;取消了税源管理分局,增加了基础管理分局,新设风险监控局,主要负责识别和推送风险等;新增了数据管理部门,负责采集、加工数据。3、建立了税收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发布了《江苏省地方税务局税收风险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风险管理的流程及各职能部门的相关职责。 还出台了相关文件对税源的风险等级进行了划分。

(二)辽宁省地税系统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辽宁省地税系统在 2013 年确立了 “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税收风险管理的要求,并全面启动了推进建设税收风险管理平台的工作,尝试性实施了创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信息化与税务管理结合,全力提高纳税人的遵从度。1、立足于解决现实税收征管中的问题,成功在全省范围内构建了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税源管理联动机制。2、在完善现有的税收管理软件的基础上开发了税收风险监控平台和数据质量管理平台,对重点税源财务数据进行了分析比对,很好的实践了税收风险管理。 3、辽宁省地税局打破常规,通过实施分级分类检查,从多个层面展开对税收流失的追缴。积极收集不同地区的数据和典型案例,形成了大企业通用税收风险特征库。 并与省国税联合下发了关于税收遵从协议企业涉税诉求系列管理办法。

三、国外税收风险管理现状

(一)澳大利亚: 主要理念首先是规范化和法治与公正,这是进行税收风险管理的基础,同时又强调税企合作互信的理念, 强调要增加税局和企业之间的信任度和和谐,从而提高纳税遵从。同时重视对纳税人进行分类管理,针对不同风险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限制管理措施,从而做到税收征管的低成本高效率。主要措施分为两类: 首先是广泛适用的服务和预防性管理措施,主要通过提供申报前遵从产品来落实。 然后是仅针对风险较高企业的纠正性管理措施,首先要进行个案选择并对其风险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税务审查待结束后进行税务审计。

(二)荷兰: 注重研究纳税人的心理、从互惠、盲从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和影响纳税人的行为,促使其自愿提高纳税遵从。 大数据使用特点是十分重视数据获取途径的多样性,尤其很好的利用了其他部门数据和国际数据。 再者将税务信息化和人工经验判断相融合,有效提高了税收风险判断准确率和处理效率。還建立了税收风险分析与管理的数据库和专业的人才库,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在培养专业人才上,并且注重从税收实践中总结提炼出风险预警的指标。

四、国外税收风险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1、加强税收风险的立法工作: 要用法律法规的形式进一步明确税收风险管理的各要素,加强第三方信息采集机制的立法,要求其他涉税信息部门定期向税务部门更新提供信息,为税收风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要形成提早预防的理念,注意到心理学对纳税人的不同行为的影响: 将关注点从我们现在注重的如何“应对”转移到“事前”,来研究纳税人的心理,注重事前管理,建立起事前预防的重要性意识。

3、要建立健全税收风险管理部门:我国当前很多税务机关要么没有设立专门的税收风险管理机构,要么就是设立了管理机构但是职责并没有明确,所以我国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专业化的税收风险管理部门,明晰职责划分和协作。

4、要把税务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到议程上来: 我国不止要学习国外的及时更新硬件和数据收集途径的多样化,还要注重培养税务专业人才和营造良好外部人才环境。

5、完善风险管理信息化体系:对我国的税务机关而言,忽视了和企业建立良好的税企关系,因此我国的税务机关应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流程,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有意识的与企业建立良好的税企关系,同时减少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作者简介:梁淑芳(1994—),女,瑶族,湖南怀化市人,税务专业硕士,单位:云南财经大学税务专硕,研究方向:税务。

猜你喜欢

风险应对风险识别
电力物资供应链风险评估及应对研究
H银行企业信贷项目风险评估分析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