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反腐题材电视剧崇高感的审美渐变

2018-07-09周芷涵

卷宗 2018年17期

摘 要:反腐题材电视剧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其生产创作也经历了诸多起伏转折。无论是早期对“清官”形象的塑造、中期对“权力-腐败”主题的描绘,还是当前对人民主体的叙述表达,均可视为是对这一命题的回应。故而,本文选取关键时间节点且具代表性的三部反腐剧《苍天在上》《绝对权力》《人民的名义》为审美客体,分从人物形象、主题意义、叙述主体三方面分析反腐剧历史衍变的内在机理。

关键词:反腐剧;崇高感;大众审美

反腐题材电视剧(以下简称反腐剧)始见于国内电视荧屏,起自1995年电视连续剧《苍天在上》在央视的开播。该剧成功地实现了主旋律话语与艺术审美规律的镜像交融,通过情节化的故事构造艺术地呈现了“反腐倡廉”的政治观念,呼应了当时大众的社会心理。这种超越日常生活的荧屏故事,也体现出了作为审美范畴的崇高在新的时代艺术样式中延伸出的“电视崇高感”。

1 “苍天在上”:反腐剧人物形象的感性崇高

古罗马哲学家朗吉努斯曾言:“崇高可以说就是灵魂伟大的反应。”[1](p119) 这表明,崇高感的产生有赖于艺术对象的人格魅力以及其激发的受众的情感反应。在反腐剧发展的初期,这种醉心于“灵魂伟大”人物形象的塑造,以人“反腐”的叙事模式极为明显。《苍天在上》《反贪局长》《黑脸》等电视剧,均以主要人物对腐败事件的深入挖掘为叙事驱动,聚焦社会生活中的腐败现象,将浓重深刻的“反腐意识”融入艺术表现中,敲响了反腐倡廉的警世洪钟。其中,有第一部反腐剧之称《苍天在上》最具代表性。该剧以一起千万元公款的挪用大案为背景,讲述了临急受命的代理市长黄江北励精图治、一心为民,最终将案件侦破并使幕后黑手落网的故事。

《苍天在上》中有一段设置颇为巧妙的情节与之直接相呼应。这段情节讲述的是代理市长黄江北在工作中遇到来自下辖县长的阻挠与刁难,并因承诺解决梨树沟小学问题而受到教员们的质疑,深夜难以入眠的他穿衣起身踱步于卧室,在风雨夜中回忆起小学校舍的残酷、学生们的渴望、曲县长的非难,以及林书记的教导,他的心情如那窗外的风雨一般漂泊无依。此刻镜头中缓缓出现一尊静立在雨夜中包拯雕像,伴随着一声炸雷轰响,窗边的黄江北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正是通过风雨夜中的黄江北与“包青天”的艺术化并置,在观众心中黄江北自然也就成為了“包青天”的化身。

此外,就感性崇高的审美体验而言,观众眼中的黄江北不同于“包青天”之处在于,他是一个有痛感的人物。痛感因于他的崇高人格,成于他的悲剧命运。作为一名有进取心的国家干部,代理市长黄江北希望拿掉“代理”转正本无可厚非,故为争取政绩的他遂多次督促早已被腐败腐蚀的千疮百孔的万方公司汽车生产线的生产,可结果却是成品下线之日即酿成惨剧,为其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2 “绝对权力”:反腐剧主题意义的理性崇高

开播于2003年的《绝对权力》,是《人间正道》《忠诚》《至高利益》等作品的编剧周梅森的作品。之所以在此将《绝对权力》作为分析反腐剧崇高感的审美客体之一,原因有三:其一,它是被公认的反腐剧精品之一,且开播时间处于该题材作品勃兴期与沉寂期之交,兼具艺术性与历史性;其二,它是“反腐剧三驾马车”之一的周梅森的代表作品,编剧对当代中国官场现实与社会现象的有着深刻把握,作品既有宏大叙事的魄力,又有思想深度;其三,作品有着令人警醒并引发广泛讨论的主题,即其对“权力—腐败”关系的辩证思考与艺术呈现。那么,有着不俗收视成绩与话题热度的《绝对权力》,究竟是以何种方式重新激发起早已熟悉反腐剧叙事套路的观众的崇高感体验呢?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先从《绝对权力》本身谈起。

毋庸讳言,当普通人难以想象、无从体验的“绝对权力”在荧屏中被展示出来时,绝对概念的无限性的确会超出人的思维认知,激发人们的观看欲望,产生高山仰止般崇敬。借由人物之口,《绝对权力》的主题意义也被缓缓昭示,那就是经济发展不能以容忍腐败为代价、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绝对权力,以及国家意志对于腐败行为的强力打击才是消除腐败的决定性力量。因而,就理性崇高的审美体验而言,《绝对权力》呈现的政治自净景观,让大众在对政治权力的道德思考中进入理性审美层,在观看中感受国家意志内含的崇高力量。

3 “人民的名义”:反腐剧叙述主体的人性崇高

自2013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影视剧市场并没有刻意强调“反腐”,也不存在针对性的营销宣传。但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坚决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的氛围日益浓厚,一些有反腐要素的影视作品被生产出来,如《湄公河大案》《人民检察官》《国家审计》等。2016年,展示党和政府反腐败成果的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开播伊始即在现实与网络中引发广泛讨论。可真正使反腐剧这一尘封多年的题材重回大众视野的,是2017年开播的《人民的名义》。该剧以前所未见的话题热度在电视台和网络空间中刮起一股“人民名义”的旋风。

《人民的名义》以当下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生活为背景,以汉东省京州市发生的一起关乎群众利益的腐败案件为叙事主线,讲述了最高检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在调查案件时发生的种种事件,最终以对腐败分子的宣判为结局。通过对正反面人物的合理化塑造、对党中央反腐号召的主题响应,以及对人民利益至上观念的价值肯定,《人民的名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过往同类题材剧的艺术突破,其艺术特点可以简单归纳为:(一)群像人物的细致描刻,如嫉恶如仇、机灵多变的侯亮平、唯GDP论又清正廉洁的李达康、人莫予毒又内心卑微的祁同伟等;(二)政治主题的微观阐释,如黑幕重重的权钱交易中最大的受害者是持有大风服装厂股份的工人,人民的利益在腐败过程中被不法分子“套现”,并由此造成占场维权的矛盾冲突;(三)叙述表达的人本意识,如在退休老干部陈老的帮助与市委市政府的扶持之下,在以工会主席郑西坡为首的老员工的奔走之中,大风厂的员工又重新集合起来组建了新的服装公司,工人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巨大创造力得到了有力体现。

4 结语

基于古典审美中关于崇高感的认知脉络,本文从反腐剧崇高感的审美渐变的视角出发,透视反腐剧历史衍变的内在机理,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局限性。局限性在于三种崇高感的来源往往是混合的,并非单独表现出来;而合理性也恰恰在此,因为主要来源只能有一种,这一来源适应了时代发展与社会变迁产生的大众审美心理变化。如《苍天在上》中也有“权力-腐败”关系的描刻,但触打动观众却是主人公形象;《绝对权力》中也有清官,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厚重的主题;前两者均有人民的画面出现,但却没有《人民的名义》中的大幅表现与心理刻画。因而,今后的反腐剧创作,不仅应该更为细致地贴近生活,也应注重回应这一时期大众的审美诉求。同时还需认识到,现实中反腐成果的大众获得感,才是反腐剧崇高感真正的来源保证。

参考文献

[1][古罗马]朗吉努斯.论崇高[M].钱学熙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p119.

作者简介

周芷涵(1997-),女,河北唐山,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读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