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地方剧种的保护与传承
2018-07-09刘援军
摘 要:地方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表现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保护传承好地方剧种,已成为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深刻分析了张家界市地方剧种保护传承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护传承对策,旨在推动地方剧种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剧种;保护传承;对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的身份。地方戏曲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是表现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保护、开发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地方剧种基本情况及突出问题
张家界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腹地,全市辖两区两县(永定区、武陵源区、慈利县、桑植县),总面积9516.03平方公里,总人口171万人,是土家族、白族、苗族等民族人口占总人口77.19%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目前全市共分布有张家界阳戏、傩戏、汉戏、花灯戏、木偶戏等50个剧种,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多样性,截止2016年底,多个剧种列入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国家级1个(张家界阳戏)、省级3个(桑植傩戏、桑植花灯戏、桥头木偶戏)、市级4个(永定土家茅古斯、慈利汉戏、桑植目连戏、慈利傩戏)。多个剧种被文化部评为地方特色文化标志,如永定区罗水乡“茅古斯艺术之乡”、桑植县瑞塔铺镇“花灯艺术之乡”,张家界阳戏“金线吊葫芦”在全国各类剧种中绝无仅有。虽然张家界地方剧种具有种类丰富、特色鲜明、渊源悠久等特点,但在保护传承方面还存在着以下突出问题。
1.1 地方剧团体制不顺
戏剧团体的转企改制带来的冲击是明显的,把作为地方剧种所依托的剧团推向市场,实行自负盈亏,无形中压制了地方剧种生存空间,体制的转变使剧团的发展规划、人才的选拔培训都产生变数。目前,张家界市地方剧种所属院团的职责划分和人员身份管理比较复杂,张家界阳戏艺术剧团原为差额事业单位,改革后划转为企业,原剧团的整个事业编制已全部核销,但转企后的剧团要继续承担保护、传承阳戏这一公益性职责,既限制了剧团创收,又不利于保护发展阳戏。桑植县非遗传承中心虽划拨为公益事业单位,但原桑植县民族艺术团的整个编制没有随之转入,现中心工作人员无一人有编制,人心涣散,无心进行艺术创作。剧种具有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互依存性,剧团作为剧种进行活态保护的主体,一旦消亡,剧种本身也就不复存在 ,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桑植花灯戏等地方剧种的保护传承。
1.2 地方剧团经费紧缺
受影视、网络等多元文化的影响与冲击,地方剧种演出市场狭小,演出创收有限,加之政府投入经费有限,各剧团的剧目编排、服装、道具添置等经费捉襟见肘。如慈利县瑞凝公司每年演出30多场,创收却只有几万元。
1.3 设施老化
不少剧团演出服装、道具为上世纪八十年代采购,在多年使用中但已部分磨损,陆续掉线、褪色、磨破、发黄,甚至破乱不堪,难以达到良好的演出效果。
1.4 地方剧团人才断层
目前地方剧种的演员中,年龄结构不太合理,演出队伍基本上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招收的演员组成,但老艺人年事已高,无力从事地方剧种的表演和传承,又由于经费待遇难题无力招聘年轻演员,许多演员为了生存改行另谋生路。张家界阳戏剧团、慈利县瑞凝公司在岗演员不到20人,勉强维持正常运转,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投身这门“夕阳”行业,是断送孩子的前程,因而公司无力、也招收不到“小演员”,更难以新招学员。演出队伍后继无人,加上专业创编人员短缺等问题,影响到地方剧种传承与发展。
2 地方剧种保护传承对策
2.1 完善机制明确保护主体
对地方剧种的保护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文化主管部门的扶持,且不宜用一刀切的方法,而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出轻重缓急。根据《非遗法》及文化体制改革有关文件精神,濒危稀有且具有文化遗产传承主体功能的地方剧种文艺院团,可转为公益性的保护传承机构。参照其他市州经验做法,建议成立“张家界阳戏传承保护中心”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同时保留已注册企业,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运行模式,同時对桑植县非遗传承中心编制问题尽快解决,既符合文化体制改革要求,利于剧团队伍稳定,便于争取专项资金,使保护传承更加有力。
2.2 增加剧种文化事业发展经费
依照文化部出台的《地方戏曲剧种保护和扶持计划实施方案》加强政策扶持,促进地方剧种发展。对群众基础尚好、观众较多、演出较繁荣、处于发展中或新兴的剧种,当地政府要鼓励和创造条件让其加大市场演出力度,并给予一定专项补贴。对观众面窄、演出少、创作力不佳的剧种,由当地政府划拨专款,对其中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加紧进行资料整理和挖掘工作,将有特点的剧目、音乐、表演用现代化手段记录下来,尽可能让其保留。针对涉改企业“扶上马,送一程”的扶持原则,核算提高剧团(公司)文化事业发展经费以解决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和引进、演出服装与设备添置、工资待遇等系列问题,走出资金短缺、创作乏力瓶颈,为地方剧种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保障。
2.3 加大地方剧种传承普及力度
戏剧具有“人在艺在,人亡我亡”的特点。目前,优秀表演艺术家年龄结构正在老化,传统表演技艺和剧目面临失传的危险,应该制定科学的地方剧种保护计划,对保护工作开展的主体、方式、保护手段和责任等进行规划。要组建专人专员对老一辈艺人的技艺开展专项整理挖掘工作,以口述、文字整理等方法抢救相关资料; 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保存部分珍贵的音频、视频和照片等资料,并通过分类整理和归档建立资料库,以方便后人学习。积极培养年轻一代观众,提高他们对地方剧种的认识,例如在校园活动中推出各种形式的地方剧种,并通过校园专场、学生优惠票价等特别活动把年轻人吸引到剧场,通过与教育系统合作,在全市中、小学开设阳戏、花灯戏等剧种欣赏学习课程,从小抓好戏剧普及工作,让广大学生了解戏剧,培养学习兴趣。加强与各种媒体的合作,创建特色栏目,加强节目展播,并及时扩大地方剧种的宣传范围,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剧种获得充分的传承和保护。
2.4 加强地方剧种人才梯队的建设
地方剧种的传承,靠的是人,因而人是传承的关键。培养人才是抢救、保护和传承地方剧种的重要措施,没有一批素质过硬的梯队式的新一代传承人,地方剧种很难生存。因此,应加快建立完备的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科学合理的利用和引进各方面专业艺术人才。首先,由政府牵头举办地方剧种小学员班,培养后续演艺人才,通过人才招聘会、出台优厚待遇政策在戏剧院校中择优招聘毕业生,充实演出队伍,解决地方剧种演艺人才断层问题。其次,要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地方剧种人才的文化基础知识教育,增加文化课程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成为复合型专业人才,使后备人才培养更加规范有序,改变现阶段人才断档流失的现状。再次,充分利用现有人才资源,为专业艺术人才提供更好、更宽松的艺术创作环境,在收入分配、职称评定、医疗保障、住房优惠等方面为尖子艺术人才提供政策倾斜,解决专业艺术人员的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增加剧团的凝聚力,减少人才流失。同时,我们应该在演职人员中推行各种专业技术比赛评审活动,并挑选和引进优秀的地方剧种艺术人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为地方剧团中的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经济及生活待遇,吸引更多人才来剧团共兴发展大计。
参考文献
[1]萧忠伟.辽宁地方剧种的生存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5,(5):34-35
[2]汪浩.论地方剧种的保护与发展[J].青年文学家,2013,(11):90
[3]赵静.非物质文化遗产“楚剧”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9):69-71
[4]萧忠伟.传承地域文化 铸就,民族魂魄—以海城喇叭戏为例谈地方剧种的保护与传承[j].理论界,2010,(9):149-150
作者简介
刘援军(1965—),女,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