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探析
2018-07-09姜颖婷
姜颖婷
摘 要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让学生能直接体验并获取直接知识经验的一种方法,它能满足学生生活的需要,贴近现实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中多应用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强化,为其进入高年级打下好的基础。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关键词 小学数学;基本理念;生活化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249-01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法离不开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生活,从小学生的生活中心展开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以陶冶学生情感,激发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意愿为基本目标,让其学会生活和发展。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小学数学生活进一步接轨。
一、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
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找准学习目标和学习的主要意义,让学生们了解到学习能给学生自身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同时这也是教师必须明确的问题,并将此作为教学重点。从我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来说,多数教师在这一问题的理解上会将学习目标和学习意义定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其真正的含义是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熟练将其运用到实际中。而我们所说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正是这一观点的实际践行。教材只是指导学习的工具,真正的学习还是必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真正有用武之地。
二、参与生活实践,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生活化的数学只有在解释和应用于生活时,才能焕发出数学的生机和活力。创建课堂教学生活化,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之中,还应走出课堂,积极创造条件密切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生活”与“数学”得以和谐统一,让数学课真正体现“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强调了学生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的体验,不仅可以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得到运用,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而且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学牛最好的老师,将促使学生去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同时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培养,实践能力也得到提高。最后,教师要做到教学过程保持生活化的状态,不能课前说的是一种,然后课上又满堂灌给学生。长春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上都融入了卡通式的人物,或淘气或笑脸的都有。教师应暗示学生应该用积极的心态学习数学知识。甚至可以让学生扮演这些角色,用不同的语气模拟他们提出的问题或给出的解答,调动学生表演的情绪,进而在课堂上打造欢乐的生活气氛,教师再灵活的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学习的任务。当教师把课堂教学也生活化的时候,整个数学生活化教学法才算是达到了最好的效果,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的速度和效率才能较之前传统依赖教师教学有很大的进步。
三、探究生活中的数学
1.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
虽然教材中也不乏大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但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却不能拘泥于课本,教师要在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从而更具体深刻地深化数学知识。比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可以在课前布置如“找一找哪些物品上有‘百分数想一想表示什意思?”这样的调查任务。这样布置后,学生一方面通过预习了解了百分数表现形式和意义,另一方面,又知道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百分数无处不在。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弥补了学生抽象能力的不足,引发了学生生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拉近了教材与生活的距离。
2.引入培养学生课外作业兴趣
由于课堂教学受到教学时问的限制及部分学生内向个性的影响,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将教师所授知识全邡接收、消化,还需要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而小学时期的学生喜欢玩闹,好运动,过多的数学作业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降低学生学习兴趣,且多数情况下,小学数学作业较为枯燥,多为计算题与应用题,学生缺乏做题兴趣,指将数学作业作为一种负担,甚至敷衍了事,达不到巩固训练的目的,因而培养学生课外作业兴趣,布置生活性强的,学生乐于完成的课外作业十分重要。培养学生课外作业兴趣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布置的作业需要融入生活元素,与生活密切联系,想要学生乐于完成课后作业需要增加课外作业的趣味性,将课后作业生活化,使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从而培养学生课外作业兴趣。第二,布置灵活具有特色的作业内容,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灵活的作业内容能够降低课后作业的枯燥性,使学生学以致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课外作业兴趣。由此可见,培养课后作业兴趣能够有效巩固所学的知识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将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为了使数学更接近生活,教师应当不断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路径,将生活化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节奏中,培養学生的综合能力。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教育使命。
参考文献:
[1]陈坚.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生活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