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阶段德育有效性途径探析

2018-07-09肖朝蓉

读写算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途径有效性

肖朝蓉

摘 要 小学作为培养思想品德的重要阶段,应提高对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应用整合家庭思想教育与校内德育教育、构建良好的德育课堂教学环境,发挥教学资源的优势,强化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实践环节等方式,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迎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

关键词 小学德育;有效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TH1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089-01

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科学地规划德育工作,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全员实施德育是新时代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并努力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德育教育其实是一项很重要的教育项目,其对于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很高,需要其进行详尽的计划、精密的组织,然后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根据教师进行一些思考,从而产生一些想法,以及对于整个社会的认知,在达到这个目的之后,就在潜意识里接受整个社会所规定的一些道德规范。这是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之中,教师也需要拥有着健康的思想,能够遵循着整个社会的客观要求,跟学生一起进行相关的品质的塑造,从而是两者都进行一种德育的学习。小学德育的教学重要性就在于,让学生从小就培养出一种很健康的世界观,这对于以后学生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也是防止其走入人生误区的一种根本方式。德育的有效性,主要就是体现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取得的成果,也可以说明是学习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将原本想要达到的效果跟学生接受的实际效果之间的关系。小学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要将其变得更有效率就先要了解其目前的现状。

二、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1.德育方法要恰当

加强德育课程的实践。实行多样化的活动。使德育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思想。另外,课堂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最主要的教育形式,也应担任起实行德育的连接点、转折点、落实点,而不是一味進行智育的教育,剥夺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权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领会到德育知识。

2.榜样示范与自我教育相结

道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学生的自身教育。在传统的德育教学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灌输思想,注重教师的外力作用而忽视学生的内化过程,造成学生的知行不一。小学生德育工作的改善离不开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就是说,德育工作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的45分钟来完成,而且借助45分钟的学习激发学生更多地自我学习。例如围绕某一道德主题,教师可以推荐更多的书籍或者组织辩论会等,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使得道德认识真正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认同。当然,德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外力的影响,但是外力的影响不能局限于德育思想的传播,更要注重榜样的示范作用。小学生的行为处于模仿阶段,成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小学教师,因此小学教师需要保证最基本的道德行为。

3.强化德育内容的阶段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和能力的不断发展,在不同阶段,对学生思想道德的要求是不同的,各阶段教育内容也应有所不同。因此,小学德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使德育活动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校德育的有效性。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教育重点是纪律和卫生,要使他们树立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其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则成为教育重点。随着学生身体的生长,肌肉力量的增强,再加上强烈自我意识的出现,他们的胆子会越来越大,敬畏心会不断下降,导致学生很容易突破常规出现失范行为且屡教不改,严重影响学风和校风;五六年级的学生开始逐步进入青春期(即反抗期),青春期教育则成为教育重点,同时由于升学压力加大,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此时学校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4.优化德育环境

小学时期正是天真烂漫、富于幻想、憧憬未来的时期,也是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他们接受什么样的文化、教育和影响将对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因此,良好的社会德育环境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所起的熏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学校是青少年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它特有的社会职能和优势条件决定了它对于学生的德育负有特殊的职责。与社会环境相比,它的独特作用体现在对社会中不良因素的滤汰功能,为青少年学生创造一个相对纯净的环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儿童时期思想道德的形成,家庭环境会时时刻刻对他们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家庭成员的兴趣、爱好、追求等方面所体现的家庭的精神风尚,会给思想还未成熟的青少年那张心灵白纸上抹上底色。

三、结束语

现在的小学德育教育很容易被忽视,真实的德育教育在实际上并没有被提高,这对于学生和社会都是不利的,所以现在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现在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这不仅仅是社会需要给予重点的关注,还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社会进行合作,这对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建设有着重要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赵亮.对小学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的思考[J].学周刊, 2015(09).

[2]刘欣.小学教育中德育教学问题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 2016(28).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途径有效性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