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方法
2018-07-09张春桃
张春桃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越来越丰富。在全新的教育环境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主要目标。在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语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文学修养水平的提高,才能让语文学科教育在教学发展与时代变化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素养;高年级;氛围;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8,G623.2,C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4-0066-01
课程改革的深入落实,使得教育部门对当代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面对全新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更新个人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素养的提升,关注实际学习情况,利用个人专业知识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才能促进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调整教学内容,培养语文素养
让学生掌握丰富的学科知识,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手段。在促进高年级小学生语文素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语文教充分的内容实施学科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优化语文教学内容,重在提高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用新的教学内容吸引高年级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海纳百川的特性,能够激发起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逐渐成长为语文课堂中的主人翁。
比如在讲解《草虫的村落》这课时,除了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还要培养小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习惯,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之美,培养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下载美国影片《虫虫危机》,引导学生在课前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夏洛的网》等与自然相关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促进学生开阔眼界,丰富语文学见识。打破传统预习任务的限制,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的前一周观察生活中的小虫,发现最近生活中的文学写作对象,从而提高课堂学习内容的生活性。在以此为前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也能够将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带到课堂中来,使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相互沟通的地方。有了丰富的教学内容支撑以及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会逐渐完善,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角度越来越丰富,这对于学生学习素养的提升是很有益的。
二、调整教学方法,培养语文素养
调整课堂教学方法,利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模式,促进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学习能力,对于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高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代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根据高年级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及学习能力,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去锻炼个人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以及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堂活动的转变,能够优化教学结构,使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得以弥补。从灌输式与讲解式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让学生有机会发挥个人能力,才能让素质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在一起。
比如在讲解《小桥流水人家》这一课时,考虑到本课为选读课,教师可以利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引导。比如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借助字典的帮助,认识文章中的七个生字,并通过自主阅读与想象理解婀娜、粼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具体意思。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内,分段落、分任务去朗读文章,用有感情地朗读,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营造出真实的氛围。促进小组成员在朗读过程中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以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这句话可以作为探究重点,让学生结合作者对房屋的描述,与同伴讨论作者为什么喜爱这个简陋的家。在自主思考与讨论中,学生结合上下文“父亲的书房就在前面,我可以天天去玩。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的表达,能够理解作者的心情,看到简陋房屋的美好。
三、调整教学氛围,培养语文素养
调整教学氛围,需要教师关注情感因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融入。培养高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当重视学科特性的开发。有效的语文教学,应当将文学作品中的理与文学作品中的情结合在一起。智慧与真情,是文学作品的重要构成要素。学生不仅能够在语文课堂中学得知识,更能得到心灵的浸染。在課堂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方式去创设真实化与情感化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在饱含真情的课堂氛围中发散思维,找到语文学科学习热情,认可语文学科的深情与事理。
像在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鲁迅的生平,促进学生了解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在真实信息的支持下,学生能够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既称鲁迅伯父,又称鲁迅先生。激起学生对文学大家的敬爱之情,感受作者与伯父之间的亲情。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更新课堂结构,突破传统教学观念与模式的限制,进一步明确语文素养培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才能使教学活动更加全面,更加开放。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积极创新教学环节,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艳林.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J].学周刊,2018(04):97-98.
[2]林建亮.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文素养的培养心得[J].新课程(小学),2017(12):47.
[3]陈贵莲.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J].考试周刊,2017(4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