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

2018-07-09陈韶光

读写算 2018年3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实施作用

陈韶光

摘 要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操作启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显得极为重要。动手操作是一种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应重视并有效的利用动手操作这一教学方法。

关键词 动手操作;小学数学;作用;实施

中图分类号:DF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225-01

关于《圆锥体的体积》这堂课的两种不同上法:(1)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圆锥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并要求学生牢记结论、并运用在实际问题当中;(2)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自制等底面积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并在圆柱里装满沙子;课上要求学生猜一猜等底同高的圆锥体与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沙子去验证进而得出结论。

将这样的两节课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前者所在班级的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并不牢固,课堂气氛低沉;而后者班级的学生深刻记忆了圆锥体体积与圆柱体体积的关系,课堂气氛活跃有活力。在我看来,动手操作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而且可以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参与到指定的数学活动,通过动手、观察、推理、总结等发现研究对象的某些变化规律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低学龄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有意注意力还处于发展中,课堂中的学习还是要有吸引力才行。而动手操作的学具和方法步骤更是吸引低学龄学生的主力军。对于小学生来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老师所采用的方法策略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那么学生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一定很好,记忆也一定很是深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数学学习中的诸多思维方式中,与动手操作联系最为紧密的是抽象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抽象逻辑思维。小学教学中运用动手操作对于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有很大的贡献。在推理总结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过程中,动手操作就显出了其必要性。学生分别量出长方形的长宽之后得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是:周长=长+宽+长+宽,周长=长×2+宽×2;最后得出长方形最常用的周长公式:周长=(长+宽)×2。在此过程中,动手操作给了抽象逻辑思维最有力的支持,抽象逻辑思维也为数学学习增多了神秘感和有趣性;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发展的并不够完善,需要从小就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为以后数学空间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空间三维的学习就需要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小学中观察立体图形,画出、找出实物的主视图、俯视图、侧视图无疑就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动手观察过后就要主动转换思维去想象,也就逐渐的培养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

(2)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最具有创造性的一种思维,我们经常鼓励学生不用常规思维去解题,也是在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经常在数学中遇到同样一道题却有不同种解答方式,也就是“一题多解”,在小学中一题多解的类型题数不胜数,而在小学的动手操作中也不少,就拿小学生学习乘法的时候利用小棒来说:《五的乘法口诀》,教师要求学生:拿出手中的5根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再摆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图案,接着摆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把摆一个、两个……五个图案总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填到记录单上,独立完成。在此过程中能够看到小学生所摆出的图案形状各异,我们知道让他们随心所欲的摆出自己想要摆的图案,就是在鼓励并逐渐完善他们的发散思维。我们这样做是对的也是需要的。

(3)创造性思维。数学中的创造性也是需要的,在学生解题或者自己出题时候也要有创新,不能是一味的效仿。动手操作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在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中创造性思维也得到了发展。教育学中要求教者在教学当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创新。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多动手,亲自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思维活跃,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多动手操作,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达到创新的目的。大胆地去尝试、思索、探讨、创新,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认知过程的探索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二、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

1.抛开形式,抓住实效

在新课程教学思潮的影响下,“动手操作”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变得不可或缺了,但有相当一部分只是流于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设计环节而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用各种感官去感知知识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过程,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避免盲目地为操作而操作,既花费了很多学习的宝贵时间,又没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操作活动时,要注意把握时机,把操作活动与学生的思维活动、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周围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其对数学产兴趣,在实践中探究、获取知识。

2.重视操作,体验求知

动手操作能力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授课方式,让学生体会操作对于所学知识的认知有诸多好处,从而影响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心理活动,以达到知识的内化。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尽可能地安排学具的操作,让学生在摆、拼、剪、制作、测量、画图中,亲身体验,理解新知识。通过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紧扣主题,及时评价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可能更加关注操作学习的结果,对学生操作过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因此可能致使学生对动手操作体验不全面;而且如果不能够及时反思,对学生的没有参与操作误认为是已会操作,久而久之,学生的操作热情就会慢慢减退,操作意识也会慢慢淡化。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设计动手操作的环节时,一定要仔细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不能只等学生汇报结果,对于操作完成较好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肯定,对于操作中出现问题的学生也应及时作出中肯的建议,防止错誤的再次发生;当学生操作成功时,教师应当及时地给予激励性评价,使他们产生一种参与活动的自我认同感和成功的情绪体验;对操作过程中有创新意识和新的发现的同学,可以在全班进行交流,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使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操作过程对于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总之,动手操作可以使小学数学课堂变得生动、鲜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强化操作意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将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实施作用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