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8-07-09戴丽娟

读写算 2018年3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小学教育

戴丽娟

摘 要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端正的思想,拥有优良的道德情操。因此,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探讨学生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小学生品德教育的对策,旨在为相关教育者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小学教育;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111-01

小学是学生思想启蒙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学生思想道德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永久的影响。在这个阶段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就目前来讲,由于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成长起到导向性的作用,纠正学生的错误心理,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笔者通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于长期教学实践,分析造成学生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小学生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一、学生不良心理产生的原因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部分大多数是处于空白。此阶段,学生对知识接受不仅仅来源于学校,更重要的是来源于家庭和社会。经调研发现,目前大部分的小学生存在着自私与虚荣的心理,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内部因素。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没有接收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到其他人的感受,或者盲目地追求物质生活,这种现象会对学生思维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疏导,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就是外部因素。在计划生育下,大部分孩子已经成为了父母手中的宝贝,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对于其过分的顺从与溺爱,导致他们可能受到外部因素影响而产生不良的行为。此外还有社会因素,随着信息的发展,社会信息传递越来越快,小学生同样会受到各种信息的干扰,从而导致价值观的扭曲。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有部分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不能正确的认识到思想品德教学的作用。在课程设置上将思想品德教育列为“不重要”课程。那么,在师资力量配备与课程安排上就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教育部要求小学高年级的思想品格教育应当每周安排四课时,但实际上许多学校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只有两个课时,而且还存在着其他课程占用思想品德课时的现象。另外,小学生思想品德课程多集中于下午,此时正是小学生缺乏热情与积极性的时段时间段,上诉的情况导致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无法发挥良好的作用。

2.师资力量配置低

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直接受到思想品德教师配置的影响。目前,存在部分地区思想品德师资力量配置较低的情况。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只是进行单一的、重复的说教式与填鸭式的教学形式,无法体现思想品德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活力。另外,教师对于新课程改革认识不够,其自身思想品德素质也有待提高。他们不能与小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小学生出现的问题,这样可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阴影,违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初衷。

3.教学方式陈旧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思想品德的教学方式应当随之不断创新。但是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采用的较为陈旧的教学方法,他们对抽象的思想品德理论知识进行简单的講解,而不能综合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小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里。同时教师往往无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引导与启发,这样就会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困境。

三、提升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

1.提高师资力量配置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处于课堂活动的主导地位,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教学的方式,正确的认识到小学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成长阶段发挥的重要作用。针对目前小学生品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业务培训、教研活动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管理,关注思想品德教师职务晋升,保证其工作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强校与校之间的工作交流活动,寻找教学中存在着差距,分析解决问题,使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此外,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教学是不可能取得长远进步的,那么教师就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督促家长能够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在家庭生活中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将学校与家庭紧密地联合在一起,推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

2.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创新教学方法

在实际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通过与多学科合作教学,打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性,将学习与活动结合融入到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从而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创新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并且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能对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拥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例如:在小学五、六年级设计实施《走进家乡春节、感受民族文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寒假生活中体会家乡春节的习俗,进而感受民族的文化,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能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课堂活动形式,推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发展。

四、结束语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一个成长成材的重要基础,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能为社会体培养出拥有良好文化素质与良好品德的优秀人才。虽然目前小学生品德教育存在诸多不足,但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开拓创新、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能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对策。那么必然使得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初衷得以体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必然能够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丁玉玲.浅析当代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

[2]朱家军,刘永兵.浅谈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J].新课程,2011(5).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小学教育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从《论语》中汲取文明礼仪养成的营养探析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
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阅读与感悟”的特征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