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筑探究平台 关注主体发展

2018-07-09林月香

读写算 2018年3期
关键词:探究性创新意识发展

林月香

摘 要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探究性;创新意识;有效;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3-0101-0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实践证明:数学课堂教学中诱发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创设探究情境,促进合作交流

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只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学生才能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因此,教学中教师联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诱发思维,引导思路,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喜闻乐见的学习材料,增强探究的内驱力。如教学《“倍”的初步认识》,我在练习时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情境:先请出学号是7、6、5、4、3、2的小朋友站在讲台前,举起自己的学号数,下面的小朋友如果发现自己的学号数是这些学号数的倍数,就走到朋友的身边,悄悄地说一遍“我是你的朋友,因为我的学号是几,你的学号是几,我的学号是你的学号的几倍。”……许多学生纷纷离开了自己的座位,兴趣盎然地走到朋友的身边,并在耳边说起悄悄话。可有几个小朋友却左顾右盼,失望地回到自己的座位,如11、13……,教师就问:为什么你们找不到朋友?学号1的小朋友为什么到处短跑……谁的学号才是你们的好朋友?学生在困惑之时,引起了思维碰撞的火花,产生了进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和浓厚兴趣,并能自然、主动地与同学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合作。

二、开拓探究空间,增强主体意识

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个体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能动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要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如:学生在学习了《认识除法》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爷爷准备养20只鸽子,在养鸽子前,要给小鸽子们准备安家的笼子,笼子型号有大、中、小三种,请你给爷爷参谋怎样买合适?由于对除法的性质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对于孩子们而言,这道题选择组合的空间很大,于是,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有的说买2个大号的,每个放10只;有的说这样太挤,应买5个中号的,每个放4只;有的说买2个大号的,专放大鸽子,再买一个小号的专放小鸽子,这样小鸽子才不会被欺负。探索中,学生进入了一个自由发现的学习活动空间,拿出了许多切实可行、又不乏童真童趣的方案,既拓宽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增强学习的效率,又使学习活动由消极地等待发展成为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

三、 培養探究能力, 获取成功体验

提供学生自主探究的知识,亲身体验知识的意义与作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发现、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可以充分发展学生认知结构,体验学习的快乐。如教学《圆柱、球》,学生在认识圆柱的特征中发现“圆柱有两个面,而且大小是一样的”。我追问道:“你有办法说明它们是一样大的吗?”学生展开了积极的思维和探索。学生1:“剪下圆柱的两个面,把它们重在一起,发现大小是一样的。”学生2:“将圆柱的一个面画在纸上,把另一个面贴在上面,能够重合说明是一样大的。”学生3:“我是用线量出圆柱的面的边缘,发现它们是一样长的。”……这样,在探究中,学生获得了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也有效培养了学生对数学、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自信心和意志力。

四、加强实践应用,提高探究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知识再生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应用正是学习知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如认识了人民币“元、角、分”后,学校刚好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 我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要求学生每人带十元钱到商场购置春游所需要的物品,可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选择独立或同桌合并、小组组合等方式购买。商品琳琅满目,价钱又各不相同,学生既要考虑到自己喜欢的物品,又要考虑人民币之限。在贴近学生生活的购物活动中,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到其中,深刻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起了思维的兴奋点,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数学教学应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当的探究氛围,满足学生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猜你喜欢

探究性创新意识发展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区域发展篇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