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歌剧的时代特征与社会影响

2018-07-09查璐璐

大观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会影响时代特征

查璐璐

摘 要:随着中国歌剧的不断发展,其中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为推动当前社会的发展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促使中国歌剧逐渐形成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及艺术观赏价值的演绎形态。基于以上因素,对中国歌剧的时代特征与社会影响进行相关阐述,并结合现有中国原创歌剧的现代化及国际化发展趋势,明确歌剧此种独特的艺术活动在当前社会中所发挥出的积极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歌剧;时代特征;社会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然实现稳定发展的当前背景下,大众自身精神文化层次上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当中,同时歌剧这种戏曲样式的艺术活动也渐渐拨开了神秘的面纱,走进了寻常百姓的视野内。为进一步巩固与夯实中国歌剧在社会文化建设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对其时代特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进行相关研究现已成为当前艺术界人士共同关注的课题之一。

一、中国歌剧的发展进程

在19世纪初期,歌剧此种纯粹的艺术表现形式被引入到了我国,距今也有了百年的发展历史。

歌剧是我国发展过程中重要产物,它随着历史潮流发展至今,对我国的文化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建国初期,受到欧洲艺术的影响,中国歌剧被逐渐搬上了正统的演绎舞台之上,在丰富了人们的艺术思想的同时,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文化体验,从而深化了人们的艺术思想。很多歌剧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当中,发展至今,近几年优秀民族歌剧《长征》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已经成为艺术代表,它们展现出了中国歌剧的集歌曲、舞蹈、对白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征[1]。中国歌剧的发展依然致力于在中国歌剧中纳入更多具有地方戏曲、民歌、民间舞蹈,更具有中国特色艺术表现形式。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歌剧也逐渐融入了更多的西方歌剧成分,同时当时的歌剧人秉承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对中国歌剧展开了新一轮的改革与探索,因此从一定角度上来说,此阶段是中国歌剧得以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而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在当时的中国歌剧中也加入了大量反映战争的题材,故可以总结出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国歌剧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题材范围大,此阶段原创歌剧作品多为贴近大众日常生活及大众所熟知英雄事迹为主;第二,大量应用民间歌曲类的表现形式,主要将改编民歌中的曲调融入到中国歌剧的演唱过程中[2];第三,创作作品整体趋向于文学性,很大一部分中国歌剧都是著名文学作品改编而来。

改革开放后期的中国歌剧经历了在战争中复苏、在分歧与融合中发展、在机遇与挑战中崛起的阶段,因此在此时期内中国歌剧无论是原创作品还是主要艺术表达形式均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并由原有重视故事发展的剧情转型为注重角色内心及思想上的刻画以及演员的表演方式上來。

同时在此时期,中国歌剧被大致划分为两个流派,“阳春白雪”及“下里巴人”。具体而言,由于大众逐渐提升了艺术的欣赏水平,因此一部分中国歌剧人主要以欧洲传统歌剧为主,并主要起到了承接及融合西方艺术的作用[3]。而还有一部分中国歌剧人则以通俗化为主,在内容中的主要展现出了当代人的生活及意识特征。

二、中国歌剧的时代特征

(一)中国歌剧的现代化特征

在当前中国歌剧的创作过程中,具有明显的现代化特征,同时为更加发挥出歌剧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虽然中国歌剧经历了不同的时期的改革及发展,但其本身依然在不断适应着社会发展的潮流。而中国歌剧的现代化同时促使其在表演形态上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并为未来中国歌剧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4]。早期中国歌剧诞生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因此其内容也多以国家的存亡及战争为主,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国歌剧也进入到了融合西方文化的时期,一些学校的建设使得当时的大众对本就源于国外的歌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但此时中国歌剧的所展现出的主题也多为国家发展的新面貌等。由此可见,社会的发展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国歌剧的发展进程中,并逐步向大众展现出了其现代化的特征。

(二)中国歌剧的多元化特征

中国歌剧最早源于西方国家,因此从一定角度上来说,中国歌剧其实就是一种经由西方带来的“他者”艺术表现形式,而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对此种外来的优秀文化表现出了强大的好奇心及包容力,同样中国歌剧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也都表明了其由传统单一化的表现形式演变成为了现如今集创作、表演、推广于一体的发展特征[5]。当前的中国歌剧在国际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且具体的流派,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趋向于全球化发展,中国歌剧为始终朝向可持续化的发展路径,也在朝向不断适应国际化艺术氛围的方面努力。现阶段中国歌剧相互交融的发展思想已然成为了各大剧院的重要方针之一,举例而言,在国家大剧院中的原创儿童歌剧《白雪公主》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中国歌剧的多元化的特征,此种以著名外国文学作品当作主要题材的歌剧不仅吸收西方歌剧中的细腻感与表现形式,同时为更加适应中国儿童的思想,歌剧也在作品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此种多元化的时代特征是当今中国歌剧能够在国际歌剧的舞台之上得以生存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中国歌剧最为珍贵的发展经验。

(三)中国歌剧的高品质化特征

中国歌剧在表现过程中,主要由乐队、声乐、舞蹈、灯光等多种元素组成,而在中国歌剧的发展过程中,此些构成元素也逐渐形成了统一原则,并逐渐提升了自身的艺术表现能力,为推动中国歌剧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于一些综合性强、集团化程度高的歌剧作品而言,只有做到每一个构成元素都“完美无缺”才能在当前歌剧作品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格局中生存下去。中国歌剧的发展同样也使一些作曲家及表演艺术家的水平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提升,并使得其在对中国歌剧艺术表达方式上也更加轻车熟路,同时,西方歌剧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唱手段也逐渐被现阶段的中国艺术家们所接受,因此从这种种的发展迹象来看,中国歌剧已经逐渐朝向更加高品质化发展。

三、中国歌剧对社会的影响

(一)提升当代人的文化生活质量

国家的综合实力不仅体现在其经济及科技水平方面,同时也体现在社会文化建设的工作上,而对于现代人来讲,在电视及网络中欣赏歌剧已经无法满足其对于此种艺术活动的向往之情,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亲自去剧院观看歌剧的方式。在中国歌剧的诞生之初,老一辈的艺术家就一直立足于提升中国气派、发展中国风格的工作上,社会的发展与政治引导都深深镌刻在了中国歌剧之中,但同样此种时代特征也正是中国歌剧独特魅力的所在,并为当代人带来了一场场文化与历史交织的艺术盛宴。

(二)强化艺术活动与大众之间的交流

欣赏歌剧的演出实质上就是观众与歌剧本身艺术形式上的交流,同时此种交流也体现在观众与观众之间的社会交流上,在歌剧演出前、演出中场休息及演出后这些时间里,观众都可通过自身主观上的对歌剧的感知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促进此种艺术活动与大众之间的交流。就目前来看,此种交流依然需立足于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但也正因为如此,中国歌剧此种文化表现形式成为了更多人艺术上的追求对象[6]。无论中国歌剧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其始终都适应着大众艺术审美的品质及价值追求。

(三)加强外来文化的融汇贯通

中国歌剧发展进程表明,对于一种外来艺术活动而言,不仅需要强大的包容能力,同时也要具有取其精华的意识,因此其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外来文化的融汇贯通。具体而言,中国歌剧在了解到西方藝术能够为其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时,并没有一味进行吸收,而是基于中国原有的民间艺术表达形式,将其进行了新一轮的改革与创新。当然,中国歌剧的发展并不能够证明所有艺术形式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但其所经历过的艰辛的道路,是艺术活动在诞生及成熟时期必将会历经的重要阶段。

四、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中国歌剧时代特征与社会影响进行相关探讨,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歌剧此项外来的艺术表现形式应始终保持着客观的态度,同时歌剧的原创人员也应注重在歌剧中融入更加美好及积极向上的内容,以创造出更多符合国人欣赏水平的艺术作品,并在歌剧类工作中始终贯彻落实社会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观,将发展主要方针放在提升大众艺术欣赏水平上,并使歌剧事业在推动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戈尔.探析中国歌剧的时代特征与社会影响[J].音乐探索,2017,(04):3-8.

[2]白莹. 论中国歌剧中演唱方法的“双文化现象”[D].西南交通大学,2015.

[3]张艺圆.简论中国当代歌剧“一仆四主”之态势[A].神州民俗.2014年12月民俗非遗研讨会论文集[C].神州民俗,2014:3.

[4]戈晓毅.近代中国歌剧文学创作特性历史审视(1920年-1949年)[D].南京艺术学院,2012.

[5]吕爽.试论中国歌剧的民族性特征与未来发展优势[D].东北师范大学,2011.

[6]徐娟.从《白毛女》到《苍原》的创作比较看中国歌剧之发展[D].山西大学,2009.

作者单位:

北京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社会影响时代特征
浅析农村校园安全与安全意识的思考
浅议当代隶书创作的时代特征
习近平党建思想的时代特征与理论品格
从莎士比亚笔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女性形象
基于大数据时代特征分析研发大数据分析平台的具体策略
涂色书热销的时代特征与文化因素
关于当代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性分析
现代中国出版精神述论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