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竞飞栖巴渝
2018-07-09罗静雯
罗静雯
让创新天空群星闪耀
在美国工作多年后, 已是美国科文斯生物医药分析实验室顶级技术官的蒙敏回到故乡重庆,开始人生的又一次“出发”。
是什么吸引蒙敏回归?
听到重庆出台“鸿雁计划”等一系列引才聚才重磅政策的消息后,她感受到故乡对海外人才的强烈渴望。
如今,重庆紧紧围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以及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行动计划等重大举措,努力让更多“凤凰”栖巴渝。
引才,筑巢是基础。
吸引蒙敏回家乡创业的“鸿雁计划”,正是重庆为延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大手笔”之一。
为弥补高端人才不足短板,我市深入学习借鉴兄弟省区市经验,出台《重庆市引进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实施办法》(以下简称“鸿雁计划”)。
“鸿雁计划”建立了每年约4亿元的引才专项资金,目标锁定我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特色效益农业等重点产业领域,具有很强的“靶向效应”。
该计划拟在5年内每年引进1000—2000名海内外紧缺高端研发类科技人才。对人才个人的激励将参照其实际缴纳个人所得税额度的一定倍数确定,最高可达200万元。
此外,我市还出台了《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主要引进院士、“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以及各类国家级人才奖项、计划入选者。其中,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主要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在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并在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世界500强企业等单位具备两年以上工作经历的高层次人才,以及国(境)外经济金融、科教文卫机构的著名專家。
《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优惠政策规定》和《重庆市引进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实施办法》两个文件,前者注重学术评价,后者注重市场化引才,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引才政策体系。
在这之前,“巴渝工匠2020”计划也是引才的重要举措。按照计划,到2020年,重庆将培养2000名具有全球化视野、掌握国际一流技术标准、比肩国际先进工艺水平的中国工匠。同时,还将引进海外高层次技能人才500名、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5000名。
用才,平台是关键。
除了福利待遇,提供干事创业的平台,才是最终留住人才的法宝。
为此,我市去年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要围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新合作项目、自贸试验区建设等,搭建更多科技研究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创新创业平台和成果转化平台,真正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留才,环境是保障。
目前,我市正在逐步优化引才、聚才、留才的体制机制,即改变以往“单向突破”模式,致力于打好包括人才落户、社保医保、子女入学,以及资金支持、团队建设、专利服务、上市辅导在内的综合配套“组合拳”。
与此同时,我市还在抓紧优化完善重庆人才网,建好人才需求、人才供给和专家信息等三个数据库。人才“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已在中国(重庆)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立,未来将全面实行人才服务证制度,真正让来渝人才安心在重庆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