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签字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长与会计信息可比性

2018-07-09刘杨晖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8年3期

摘 要: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签字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长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由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配对客户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要强于其他公司,特别地,在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配对客户公司中,来自同一事务所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配对客户公司可比性要高于其他客户公司;进一步,地区分签字注册会计师角色差异后发现,这一现象在项目负责人签字注册会计师和复核人签字注册会计师中同时存在,但其影响在项目负责人当中更加显著。

关键词: 签字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长;会计信息可比性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8)03009807

一、引 言

可比性是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它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比较不同公司之间的财务状况,因此,IASB和FASB都强调可比性是会计信息增强决策有用性的一项基本属性,且在IASB 1989年发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明确表示可比性是四个最主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另外三个是可理解性、相关性和可靠性)。现实中,人们研究发现,会计信息可比性能够降低信息的获取成本[1]、信贷风险[2]和应计盈余管理程度[3],提升审计效率[4]、资金分配效率和投资者自信,是理性投资和贷款决策的前提。可比性的重要性使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极具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然而,由于其度量的困难性,以往的研究往往集中在规范和概念层面,直至前几年De Franco等(2011)[1]创造性地提出衡量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方法后,才涌现出不少关于可比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5-11]。但这些研究又主要集中在会计准则实施(即宏观制度层面因素)对可比性的影响,主要观点认为,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得益于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协调。然而,从微观层面上看,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不仅受其自身特质的影响,亦受到会计信息披露过程的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外部治理机制之一,就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遗憾的是,国内外鲜有从这一视角来探究会计信息可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Francis等(2014)[5]率先发现事务所的风格会影响可比性,而在国内研究中,谢盛纹和刘杨晖(2016)[12]发现事务所变更降低会计信息可比性,除此之外,还未发现此类研究。鉴于此,很有必要对此予以进一步地研究,因为Francis等(2014)[5]的研究不仅夯实了以后的研究基础,同时指示了相关的研究方向。签字注册会计师作为执行审计程序的直接主体,其个人异质性理应更加直接地决定着审计效果。就像DeFond和Francis(2005)[13]说的那样,分所层面甚至个人层面能够更好地理解审计师的行为。

基于此,我们欲探讨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个体行业专长是否会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选取2005-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按照年度行业对样本公司进行完全配对,运用多种可比性衡量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缓解内生性问题后发现,相对于不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会显著提高配对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在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配对客户公司中,来自同一事务所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配对客户公司可比性要高于其他客户公司,进一步地,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行业专长的这种效应不仅受到签字注册会计师是否来自同一事务所的影响,而且不同角色签字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长的作用也存在差异,项目负责人在此方面发挥的作用要显著大于复核人。

目前,可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制度层面的研究(会计准则强制执行与协调对可比性的影响),本文以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行业专长为切入点来研究公司外部治理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获得了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特征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经验证据,有助于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同时,目前少有研究从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人专长的角度去发掘其对审计效率和效果的影响,更缺乏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角度来研究其审计效果的文献,我们检验是否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差异,从而加深了对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异质性影响审计效果这一问题的认识。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

会计信息可比性一直都是准则制定者和学者们关心的重要议题,但由于会计信息可比性度量的难度,相关实证研究付之阙如。直到De Franco等(2011)[1]提出其度量方法后,人们开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素。此类文献主要聚焦于会计准则的采用对可比性的影响,主要观点认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采用使会计处理方法更加统一而使会计信息可比性得到提高。Barth等(2012)[6]基于美國与非美国数据的比较研究,认为IFRS的采用使非本国公司和本国公司更具可比性。Yip和Young(2012)[7]、Brochet等(2013)[8]、Wang(2014)[9]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与Barth 等(2012)[6]研究不同的是,Yip和Young(2012)[7]基于欧盟的样本,Brochet等(2013)[8]运用英国公司的数据,Wang(2014)[9]则将样本拓展至全球。也有学者认为IFRS的强制执行带来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高是有条件的,只有那些对IFRS执行力度大的公司才能提高其可比性[10]。但是也有学者的发现和以上研究相悖,他们认为强制性采用IFRS有可能会损害会计信息可比性,对此的解释是有些国家一直在沿用本国的会计准则,这些国家在制定本国会计准则时往往会依据本国的法律及经济特点,如果强制性采用IFRS等同于变更会计准则,反而会使会计信息前后不一致使可比性下降。

关于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行业专长经济后果的研究,国内外主要集中在其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多数学者认为,具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能提高审计质量。具体而言,如果签字注册会计师具有行业专长,他(或她)的审计决策或风险评价能力可能更具优势[14];而且有助于提高审计策略与审计风险之间的敏感程度[15];降低客户财务报告重述的概率[16]和盈余操纵水平[17],从而最终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薛爽等(2012)[18]发现个人专长能影响审计任期和审计质量之间关系。Goodwin和Wu(2014)[19]从审计费用的角度,发现个人专长能带来更高的审计费用溢价。也有学者发现,个人专长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受制于签字注册会计师所在事务所的职位或工作类型[20,21]。

签字注册会计师的行业专长有可能影响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所谓签字注册会计师的行业专长是指签字注册会计师不仅具备专业技能,拥有自我约束行为的执业操守(或道德),更重要的是较好地掌握了某一特定行业或某些行业知识,熟悉了解交易流程、运营体系、内部控制系统、行业竞争地位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法规等。可见,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之间更有可能对会计准则和经济现象的理解与认识更加一致,从而所审计客户公司的会计信息更加可比。这是因为,一方面,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由于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经验积累对会计准则的解释力(相对比没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要更强,这就为客户公司财务报告编制朝着准则要求的方向提供了专业基础和智力保证,会计准则若是统一的标杆,那么,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就是使财务报告接近这一标杆的助手或外助力,这样在同一标杆下的会计信息趋于一致,彼此相互可比;相反,如果签字注册会计师无行业专长,他们难以理解准则正确含义甚至曲解准则的可能性倍增。试想不同公司也许拥有不同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假如准则内容的理解或解释是偏颇的,就不仅仅影响财务报告的质量,与此同时,表现出来的理解或解释偏颇亦各不相同,这进而又影响着公司财务报告的可比性。另一方面,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由于对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特点、行业的平均或正常经济技术指标、国家对该行业的重要监管规定和标准、行业的特殊会计政策和该行业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了解,更能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经济业务的实质,这使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之间更易在审计过程中对同一经济现象取得更为一致的意见。相反,若签字注册会计师不具备行业专长,则其对经济业务的认识可能偏离真相甚远,这又可能加剧不同签字注册会计师的意见分歧增加。

综上所述,提出假设1。

H1:限定其他因素,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所审计的公司会计信息可比性要强于其他公司。

前面已经分析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样本(每个样本由两家公司组成)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这四名(每个客户公司有两位签字注册会计师)签字注册会计师要么来自同一事务所,要么来自不同事务所,由此我们不禁设问,来自同一事务所的样本(四名签字注册会计师均来自同一事务所,以下简称同所公司)和来自不同事务所的样本(A公司两名签字注册会计师和B公司两名签字注册会计师来自不同事务所,以下简称异所公司)在会计信息可比性上是否有差异?差异缘何?一般地,签字注册会计师遵循审计准则对客户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但在其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时时处处充斥着个人的职业判断,而这些职业判断或多或少地受事务所特有的工作流程、内部规则和组织文化等因素影响。具体而言,首先,每家事务所都有其独特的工作流程,比如说具体的审计测试方法,在不同事务所之间存有差异,这就意味着在每家公司审计的过程中,系统地被检测出相同错误或者没有检测出相同错误的概率是极其接近的,这就很可能会导致两家同所公司(同一年度和行业)的财务报告会更加相似或具有一致性。其次,事务所有其独有的内部规则,而这些规则很可能影响到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再次,每一家事务所都有独特的组织文化,这些组织文化不但影响事务所内部人员的激励、行为和绩效,还影响审计师的职业判断(比如,重要性的判断)以及审计师的独立性。此外,当客户公司财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告遇到复杂会计问题时,他们也常常会向事务所的技术部门寻求帮助与指导。各事务所技术部门在这方面提供的帮助与指导也深受其工作流程、内部规则和组织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同所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要高于异所公司。

综上所述,提出假设2。

H2:限定其他因素,在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中,由同一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其可比性要强于由不同事务所审计的公司。

三、研究设计

(一)关键指标的衡量

借鉴已有度量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行业专长的方法[16-18,22,23],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具体情况,我们把第t年第n行业的第m签字注册会计师累计签字数量排名前20并且同时市场份额也排名在前20定义为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之所以同时考虑两个维度(累计签字数和市场份额),一方面是借鉴Zerni(2012)[23]的做法;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行业专长的形成来源于多年累積的经验,而仍然考虑市场份额是因为行业专家更倾向于选择大客户(市场份额是基于客户总资产计算),而资产规模较大的客户也更倾向于聘请行业专家。

(二)研究模型和变量定义

借鉴De Franco等(2011)[1]和Francis等(2014)[5]的研究,构建模型(6)和(7),变量的具体定义如表1所示(模型中Controls表示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借鉴Francis等(2014)文献中对控制变量的设计采用两个公司的均值来表示。

(三)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考虑到计算模型相关变量所需数据限制,主要是需要连续16个季度的数据,很多公司并没有连续16个季度数据,所以只能删除这些数据,因此,选取的样本期间为沪深两市A股2005-2013年的上市公司。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计算中用到了连续16个季度的季度数据,而在回归中所用的是年度数据。财务数据主要来源为国泰安、色诺芬、万德数据库。对初始样本进行以下筛选:(1)剔除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因为此行业有其特殊性;(2)剔除上市公司数量小于5的行业;(3)剔除财务困境和收到非标意见的公司;(4)剔除交叉上市的公司;(5)剔除缺失样本。经过样本筛选程序后,剩下样本为10244,完全配对之后的最终样本为172111对公司。为了减轻潜在异常值的影响,对连续变量采用缩尾处理,同时还对回归标准差进行了White异方差修正,以及为了防止样本之间的非独立性而在配对公司层面和年度层面进行聚类(cluster)效应调整。

四、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表2结果显示,从各变量的均值、中位数以及标准差来看,无论是分布还是取值都基本符合实际。此外,我们还进行了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与不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相关变量的均值差异检验和中位数差异检验,结果发现: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均值在1%水平上显著大于不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并且中位数差异检验的显著性也达到了1%的水平,这与假设1的结论相一致;而配对公司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来自同一事务所与来自不同事务所进行均值差异检验和中位数差异检验也类似,都在10%的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假设2的结论相一致。表3分别列示了模型1和模型2的主要变量的相关系数,从Panel A来看,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指标COMPACCTijt和签字注册会计师的个体行业专长指标CPATEN_20RANKijt,无论是pearson相关系数还是spearman相关系数都是显著为正,模型2中COMPACCTijt和SAMEijt的结果也是如此,这初步表明,具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能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如果具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来自同一事务所,那么配对公司可比性的作用要更强。这与假设1和假设2大体一致。

(二)回归分析

表4报告了回归分析结果。从Panel A中可以发现,控制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和市值账面比等影响因素并考虑White异方差修正以及配对公司层面和年度层面聚类效应后,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行业专长CPATEN_20RANKijt和会计信息可比性COMPACCTijt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行业专长能提高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可比性,这与假设1结论相一致。这表明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所具备的行业专长能够提高客户公司的会计信息可比性。同样地,在Panel B中,我们发现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因素之后,配对公司由同一事务所审计SAMEijt和会计信息可比性COMPACCTijt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这表明配对的两家公司如果是被同一家事务所的拥有行业专长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则其可比性要强于不同事务所审计的两家公司。这一结果很好的验证了假设2。这说明如果两个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是来自同一个事务所,那么,他们的审计行为会受到其事务所工作流程、内部规则和组织文化的影响而具有相似性,而这种相似性最终体现在会计信息可比性上。

五、进一步分析与检验

(一)区分不同角色签字注册会计师

已有研究表明,项目负责人的行业审计经验更有助于减弱被审计单位的正向盈余操纵,但复核人却没有一致的体现[17]。由此可见,项目负责人的个体行业专长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提升作用可能会比复核人要更加明显。基于此,分组对假设1和假设2进行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从假设1分角色的回归结果的系数可以得知,虽然均显著,但是项目负责人显著性水平要高一些,Chow test的结果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上显著,两者存在显著系数差异。说明项目负责人的个体行业专长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要强于复核人。假设2的回归结果也是一样,这说明项目负责人和复核人在现场审计工作中的作用确实存在差异。

(二)内生性问题

本研究有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即样本可比性更强可能不是由于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行业专长的原因,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样本本身就在规模、治理结构和监督机制上就优于不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样本,从而导致他们之间可比性的差异,而在假设2也有可能可比性强不是由于相同事务所审计,而是由于其他因素(公司自身因素),为了缓解该问题,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中的半径匹配,半径匹配是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会计师组的样本寻找PS值在一定范围内的匹配样本,如果对照组的PS值都没有在该范围内,则视为该样本没有匹配样本,假设2亦复如是。从表6的结果来看,在半径匹配方法下结论与主测试结果一致。

(三)稳健性测试

为了提高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以下稳健性测试:(1)用盈余共变性ECOMP_COVijt来度量会计信息可比性;(2)将四名签字注册会计师行业份额和累计签字数在某年度行业排名前30%定义为行业专家;(3)改变缩尾方式,上下2%的winsorize处理。测试的结果与本文研究结论基本相一致①。

六、研究结论

以2005-2013年我國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借鉴De Franco等(2011)和Francis等(2014)衡量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方法研究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行业专长和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关系,对样本公司进行完全配对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分析处理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发现,配对两家公司由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要更具有可比性。而且,若这两家公司由同一家事务所的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则其会计信息可比性要强于由不同事务所的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公司。这一结论证明了高质量的审计具有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的作用,并且在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公司中,如果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来自同一事务所,那么,其可比性要高于来自不同事务所的拥有行业专长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公司。进一步区分签字注册会计师角色之后,我们发现,相对于复核人,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行业专长的作用和同所效应在项目负责人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基于本文结论,我们认为,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应该加强签字注册会计师个体行业专长的培养以及个体执业行为的监督,以提高审计的质量和绩效,真正发挥审计外部监督的作用。

注释:

①考虑篇幅所限,未提供表格,留备索求。

参考文献:

[1] De Franco G, Kothari S P, Verdi R S. The benefi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1, 49(4): 895-931.

[2] Kim S, Kraft P, Ryan S G. 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 and credit risk[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13, 18(3): 783-823.

[3] 胥朝阳,刘睿智.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能抑制盈余管理吗?[J].会计研究,2014(7):50-57.

[4] Kang M, Kim J W, Lee H Y, et al. 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 and audit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South Korea[J]. Applied Economics, 2015, 47(4): 358-373.

[5] Francis J R, Pinnuck M L, Watanabe O. Auditor style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4, 89(2): 605-633.

[6] Barth M E, Landsman W R, Lang M, et al. Are IFRSbased and US GAAPbased accounting amounts comparabl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12, 54(1): 68-93.

[7] Yip R W Y, Young D. Does mandatory IFRS adoption improve information comparability?[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12, 87(5): 1767-1789.

[8] Brochet F, Jagolinzer A D, Riedl E J. Mandatory IFRS adop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13, 30(4): 1373-1400.

[9] Wang C. Accounting standards harmoniza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evidence from transnational information transfer[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4, 52(4): 955-992.

[10]Cascino S, Gassen J. What drives the comparability effect of mandatory IFRS adoption?[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15, 20(1): 242-282.

[11]Lang M, Maffett M, Owens E. Earnings comovement and accounting comparability: the effects of mandatory IFRS adoption[R]. New York: Working Paper, 2011.

[12]谢盛纹,刘杨晖.审计师变更、前任审计师任期和会计信息可比性[J].审计研究,2016(2):82-89.

[13]Defond M L, Francis J R. Audit research after sarbanesoxley[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 2005, 24(1): 5-30.

[14]Bedard J, Chi M. Expertise in auditing[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and Theory, 1993(12): 21-45.

[15]Low K Y. The effects of industry specialization on audit risk assessments and auditplanning decision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4, 79(1): 201-219.

[16]Chin C L, Chi H Y. Reducing restatements with increased industry expertise[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09, 26(3): 729-765.

[17]原红旗,韩维芳.签字会计师的执业特征与审计质量[J].中国会计评论,2012(3):275-302.

[18]薛爽,叶飞腾,付迟.行业专长、审计任期和审计质量——基于签字会计师水平的分析[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12(3):109-133.

[19]Goodwin J, Wu D. Is the effect of industry expertise on audit pricing an officelevel or a partner-level phenomenon?[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14, 19(4): 1532-1578.

[20]Bamber E M, Ramsay R J.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specialization in audit workpaper review[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7, 14(3): 501-513.

[21]Jr W F M, Owhoso V, Rakovski C. Can audit partners predict subordinates' ability to detect error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8, 46(5): 1241-1264.

[22]Neal T L, Riley Jr R R. Auditor industry specialist research design[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2004, 23(2): 169-177.

[23]Zerni M. Audit partner specialization and audit fees: some evidence from Sweden[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12, 29(1): 312-340.

(責任编辑:漆玲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