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8年:伊秉绶的汉上行
2018-07-09沈必晟
◇ 沈必晟
伊秉绶(1754—1815),字祖似,号墨卿,晚号默庵,清代书法家,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人,故人又称“伊汀州”。乾隆四十四年(1779)举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后擢员外郎。嘉庆四年(1799)任惠州知府,因与其直属长官、两广总督吉庆发生争执,被谪戍军台,昭雪后又升为扬州知府。1807年,伊秉绶54岁时,因父病死,去官奉棺回乡,扬州数万市民洒泪送别。62岁病逝后,扬州人仰其遗德,在当地“三贤祠”(祀欧阳修、苏轼、王士祯祠)中并祀伊秉绶,改称“四贤祠”。在任期间,以“廉吏善政”著称。伊秉绶喜绘画、治印,亦有诗集传世。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其书超绝古格,使清季书法,放一异彩。隶书尤放纵飘逸,自成高古博大气象,与邓石如并称大家。
伊秉绶一生主要活动于京师、惠州、扬州和宁化乡里,两次外放,时间都不过三四年,但在他京官十年的任上,却有一次难得的汉上行。
一、赴汉之前
伊秉绶一生在外放前的远足,如果从童蒙起始,除在宁化乡里和京师之间,只有一次是和好友曾燠的山东之行,两人还一同造访曹州,欣赏了牡丹〔1〕。那个时候,曾燠虽然小伊5岁,但已经在户部任职。其余的时间,伊基本上是在京师或京郊附近的游宴之举。
1798年的伊秉绶,已经是居京的第十个年头。这个时候的大清天下,嘉庆皇帝已经垂拱三年,老太上皇乾隆还身子骨硬朗。这一年,伊秉绶的兆头好,先是获得京察一等的考绩〔2〕,让他为获得外放地方的道府官员有了基本的条件。其次是在这一年的5月,他有机会扈随太上皇和嘉庆皇帝一同到热河避暑,从《韩桂舲先生自订年谱》中可以看到当时的记载:“汉员随扈者二十六人,颇得唱和之乐。”
一路上,伊秉绶诗词不断,有《扈从过清河》《密云县》《夜渡白河》《九松岭》《长城谣》《常山峪遇雨》《石匣》《墙子岭》《黄土梁》《青石梁》《广仁岭》等。这些诗在伊秉绶传之后世的诗集《留春草堂诗抄》中都有,而《九松岭》《夜渡白河》的行书墨迹在今天的伊氏书法集中也常常得见〔3〕。不仅如此,伊秉绶还在短短的随扈时间里绘就《滦阳扈从图》,京中师友纪晓岚、翁方纲、吴树萱、金学莲等竞相题咏〔4〕。十天半月工夫,又是诗又是画,创作激情喷涌。可以想见,伊秉绶彼时彼境的兴奋劲儿。
5月26日,就在驻跸热河扈从唱和的第十天,伊秉绶再一次迎来好运气—奉上谕任湖南乡试副考官。按照《清实录》的记载,“(嘉庆三年五月)己丑,以户部员外郎钱楷为四川乡试正考官,户部主事乔远瑛为副考官。翰林院编修钱福胙为湖南乡试正考官,刑部员外郎伊秉绶为副考官”。
这一年,伊秉绶45岁,屡屡得到太上皇青眼的他的老父亲伊朝栋正好70岁。
二、旅次汉上
外放做考官,当然是个美差事。伊秉绶接到上谕,即刻和同曹们从热河返京准备。返京后,他参加了由法式善邀约的唱酬雅集〔5〕,甚至还为素人先生朱本专门题写了“志于道,时乃功”的隶书对联〔6〕。这件作品至今在他的书法集中留存,从题款来看,应该是他正式出发的前一天—嘉庆三年(1798)六月九日,行书的款字略显做作。
临行前,已经“染病花朝节”、官至卿相、致仕就养的父亲伊朝栋,做了三首诗示儿,谆谆告诫—“恩许汝司衡,奉职在清谨”〔7〕。
六月十日,伊秉绶正式启程湖南典试。他一路上经行涿州、徐水,过刘伶墓、谒魏征、宋璟祠堂,渡淇水,过安阳,题画荷绝句于亢村驿站,收汉碑五石于希璜同年,渡过黄河,朗陵道中,伊秉绶与正考官钱楷互相酬答,一时“月临中天虹跨水,迎人列炬分清辉”(见《自琉璃河夜行至涿州》),感受到了“乘星轺、偕天使”的威仪,一时也“朝登车骑关路长,一骑直上神飞扬”(见《过车骑关》)。绝少流露情绪的伊秉绶,在放马南下的驿路上,也不无自得起来。
过了确山、信阳,伊秉绶一行就从当年的汝宁府进入了湖北境内。他在鄂境的第一首诗就事涉武胜关,属于当年德安府和汝宁府的界山,今天称作鸡公山。按照当年的驿路,伊秉绶的星轺应该是在杨家岗进入汉阳府,再折而东向,过孝感、黄陂,直到长江北岸的汉阳府治所在地〔8〕。
《伊氏族谱》
那个时候的大武汉,还被天堑长江自然分割成两个不同的区划,一个是江北的汉阳、汉口,属于汉阳府,一个是江南的武昌,属于武昌府,行政隶属各不相同。
现在的资料已经找不到伊秉绶在汉阳逗留的具体时间,只知道他登上了晴川阁,俯瞰了滚滚的、不舍昼夜的大江巨流,叹古追时,抚今思昔,一时兴起,有诗正好酹涛涛:
江城如画浣征尘,愁绝梅花笛里人。芳树影中明似镜,浴凫洲上碧如茵。曾闻名士题襟遍,独上高楼拍酒频。鹦鹉能言非善策,几多文彩叹弥衡。
按照《大清一统志》汉阳府条目下的注文,晴川阁在汉阳县东北五里,由明代嘉靖年间的汉阳知府范之箴倡建,意取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诗句,其建筑“飞甍绮疏,层轩曲循,宏敞骞峙”,又与武昌的黄鹤楼隔江相望,有“三楚胜境”“千古巨观”“天下绝景”之美誉,是“四方冠盖所必至”的佳绝胜地。
从伊秉绶的诗中看得出来,他的思绪宽放,绵密细致。一方面甫一乍到,江城的如画美景,恰可涤去路途的尘埃和疲倦,另一方面或许因为汉阳同僚的盛情款待,饮宴之余不觉话多,在鹦鹉洲头,触景生情,忽然想到鹦鹉的多舌,想到了老父亲的叮咛,想到了弥衡击鼓骂曹的往事,不觉有所悔意,真是愁煞了“梅花笛里人”。
可是似乎汉阳府和武昌府的兄弟们安排得不错,渡过了长江的伊秉绶,又隔江登上了著名的黄鹤楼,这次似乎酒兴更浓、诗兴更高、情绪更好:
岧峣㑹构俯江开,江色秋澄似泼醅。乍可同流惟汉水,未将搁笔碍仙才。晴川自让二千尺,大别对倾三百杯。共说今朝风日好,应招黄鹤再飞来。
黄鹤楼位于今天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该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223)。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城西临大江,江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是为了军事目地而建。而据《极恩录》记载说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而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更是为武汉“江城”的美誉奠定了基础。
历史上的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1868),毁于光绪十年(1884),此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81年才又一次重新修缮。
从伊秉绶的这首诗来看,时间或许已经立秋,眼前就是江城汉上两江汇流的绝胜景况。诗中说到的晴川阁也好,大别山(即现在的龟山〔9〕)也好,都成了他今天登楼怀远、遥相酹酒的对象。他心情不错,风日正好,即兴写诗,既不妨碍李白的才情,也想招来飞去的黄鹤。
不知道这次黄鹤楼的阅历是否给伊秉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在这一年的前后没有资料显示他的进一步举动,但是在两年后的惠州知府任上,伊秉绶修建了多处游宴之所,其中之一就是在惠州的永福寺建招鹤庐〔10〕,以供同好士人文宴游赏,赋诗题咏。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的宋湘〔11〕,彼时被伊招为丰湖书院讲习,为此专门酬诗《招鹤庐歌》—“招鹤主人心如水,水边小结招鹤庐……主人作庐招鹤栖,山头有月松有枝。主人作歌招鹤归,主人有客微和之。主人有鹤会须去,此庐历历西湖树。”宋湘笔下的主人作庐、主人作歌、主人有客的招鹤之举,似乎完全契合伊本人在两年前“应招黄鹤再飞来”的诗意。
而这个招鹤的行为,似乎又对好友曾燠以强烈的感染力。曾燠在10年后的湖北按察使任上,专门在武昌修葺了招鹤亭,并进一步请黄均绘制《招鹤亭图》,一时在汉的文人雅士竞相题咏〔12〕,曾燠更是两次题诗跋画,这当然是后话了。
嗣后,伊秉绶继续南行,过岳州、渡湘江,一直到长沙府,主持湖南乡试。他在湖南的乡试阶段应该只有一个多月,9月试毕,即北返还朝,又一次路过汉上。
伊秉绶隶书“志于道、时乃功”三言联,见西泠印社出版社《伊秉绶书法精品选》
伊秉绶行书自作诗,见西泠印社出版社《伊秉绶书法精品选》
和初次到访汉上不一样,这次的再次经过,伊秉绶似乎更多地有访友的性质在。从鄂州驿站出发,他再次探访了身患疟疾的湖北知州徐镕庆,“谭少倾别去”。在徐的《送伊秉绶典试还朝序》中提到,其实在伊初次到访武昌时,就曾经专程来府上拜望他,只是可惜“余方外出”,到徐再去回拜伊秉绶的时候,“而君已行”。徐在京师时,和伊过从并不密切,入楚三年,和京师的朋友更是少有问询。但伊的两度亲自过访,还是让不太交际的徐镕庆知州感慨万千—“可见人生惟文字之交、道义之事相许,不以行迹隔,不以势分,殊不以山川间”。临行,伊秉绶还遗诗数首近作,并索书于徐知州。从徐的记载来看,伊秉绶的诗歌近作都是这次南行典试途中的作品,涉及岳阳、长沙、洞庭、苍梧、湘山、黄陵。这里提到的黄陵,是个地名,在清代属于汉阳府,旧称黄陵矶,是东荆河上的重要码头,它上连天沔,下通长江,水运发达,曾经帆樯林立,商贾云集,素有“小汉口”的美誉。直到“肖家湾船闸”“荒五里”大堤修建,才割断了东荆河与长江的联系,使得陆路交通取代了水路。到现在,黄陵经过多次的行政变迁,也早已并入武汉市的行政区划。从徐镕庆知州的这个记载来看,伊秉绶应该是从武汉三镇中的汉阳,再通过黄陵这个小地方,继续北返的行程。
伊秉绶还在武昌拜访了爱新觉罗桂芳,桂芳有诗《戊午秋,伊墨卿比部典试湖南归经鄂渚,赋赠》相赠〔13〕:
武昌城外柳初残,知己相逢一笑欢。鄙吝顿消黄叔度,风流想见郑都官。西曹旧誉冰台朗,南楚多才铁网宽。欲采芙蓉盈手赠,暮江烟雨不胜寒。五雨风轻送使星,沙平水软快扬舲。持来玉尺心原素,看过君山眼倍青。定有芳兰收楚泽,绝无瑶瑟怨湘灵。知君异日东华梦,秋思还应落洞庭。
爱新觉罗·桂芳是满洲镶蓝旗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历吏部、户部侍郎,兼副都统、总管内务府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曾经嘉庆皇帝召对,被称赞为“奇才”。他和伊秉绶有相同的典试主持经历,得到皇上的充分信任,多年迭典顺天、江南乡试。1789年在武昌和伊相逢,或许就是爱新觉罗·桂芳在江南迭典乡试、充任公务的时间。桂芳和武昌有缘,多年后,他“寻命往广西按事,授漕运总督。未至广西”,旅次途经的时候,在武昌病殁。
伊秉绶在武昌停留数日后,继续渡江北上,按照当年的驿路,必须经过汉口北上过滠口,从前述,再经过黄陵小镇,继而西向从双庙到孝感。在伊秉绶的《留春草堂诗钞》中,恰好就有一首《滠口题壁》:
又食嘉鱼过武昌,王程记里重惊长。中宵鹤梦翔寥廓,匝月山容特老苍。使者心斋黄叶馆,故人家指白云乡。周诹敬备清宫对,净扫才枪种麦忙。
滠口风光旖旎,景色秀丽,境内湖泊如珍珠般撒落,波平如镜。高低山峦似翡翠叠起,郁郁葱葱。碧波万顷,杨柳依依,茶叶田田。伊秉绶在如此美景的王程驿站里,得到同僚的款待,“又食武昌鱼”。二百多年后脍炙人口的诗句,不知道是否从这里获得灵感?但是在这里,在中宵独卧时,伊又一次与鹤梦归、对山晤月,他似乎又回想到初访汉上时,适浣征尘、招鹤于飞的雅致,又回想到泼醅对倾、笑拍酒频的热闹。和伊秉绶同时返京的主考官钱福胙,无独有偶,在这样一个薄寒秋气的驿程里,居然也“愁人一夜浑无寐”(见钱福胙《竹房遗诗》之“滠口题壁”),想来,清晨就要离别汉上,一种愁绪,总上心来。
三、汉上别过
也巧,过了楚地,伊秉绶的返京途中,除了在新郑还有诗外,一路上再也没有文艺范的情绪,应该是归心似箭,不遑遐想,等他回到京城时,已是“雪花落水尽”的冬天。嗣后,伊秉绶很快就绘制了《湘江撷秀图》,以记录他的这次难得的楚南典试之行,不久,还在他刚刚回复到京城如常的唱和酬答生活中,就传来上谕,伊秉绶擢升,出为惠州知府。
注释:
〔1〕曾燠(1759—1831),字庶蕃,一字宾谷,晚号西溪渔隐。江西南城人。官至贵州巡抚。清代中叶著名诗人、骈文名家、书画家和典籍选刻家,被誉为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曾廷沄之子。在《留春草堂诗抄》(民国十九年石琴吟馆本)中,有多篇关于这次山东之行的诗词作品,如《邹县谒孟子庙》《高唐州》《过赵北口》《寄韩桂舲比部崶二首》等。
〔2〕见《伊氏族谱》卷八记载。按照清制,京官的考绩称作京察,每三年一次,列为一等者,加级记名,以备外用。
〔3〕见《伊秉绶书法精品选》,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年版,第135、166页。
〔4〕钱楷《自滦阳奉命典试四川,旋都途次,杂成八首寄同直诸公,末二章兼柬吴少甫前辈、伊墨卿同年》有句“扈从图成觅句频”,并有自注云“墨卿写小影”。
〔5〕法式善(1752—1813),清代官吏、文学家。姓伍尧氏,原名运昌,字开文,别号时帆、梧门、陶庐、小西涯居士。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授检讨,官至侍读。乾隆帝盛赞其才,赐名“法式善”,满语“奋勉有为”之意。法式善曾参与编纂武英殿分校《四库全书》,是我国蒙古族中唯一参加编纂《四库全书》的作者,著有《存素堂集》《梧门诗话》《陶庐杂录》《清秘述闻》等。在伊本人的《留春草堂诗抄》和法式善的《存素堂诗初编录存》中,都有诗明确指认该年的六月初九日,法式善邀请同人们在李东阳西涯旧址观荷雅集。
〔6〕这副对联作品见《伊秉绶书法精品选》,西泠印社出版社2013年版,第49页
〔7〕见伊朝栋《赐砚斋诗抄》中“儿子伊秉绶典试湖南,作诗三首示之”诗,清嘉庆十二年(1807)扬州郡斋刻本。
〔8〕见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
〔9〕万琳主编《墨舞晴川》,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75页。
〔10〕见《惠州西湖志》,张有仁编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根据民国版再版。
〔11〕宋湘(1757—1826),字焕襄,号芷湾,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崭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12〕见朱莉主编的《豪素生春—武汉博物馆藏清代书画珍品录》,该书由薛龙春作序,文物出版社2017年版。
〔13〕见爱新觉罗桂芳撰的《敬仪堂诗存》,道光十三年(1833)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