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的思考与感悟
2018-07-08杨金玉
杨金玉
参加工作三十年来,我一直在致力于一项工作——学困生转化。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学校,經历了一个又一个班级,也经历了一个又一个学生,同为学困生,但他们的差异却很大,转化一个学困生比培养一个优秀生难度大多了。虽然在学困生的转化之路上荆棘密布,困难重重,但我最终披荆斩棘,艰难前行,收获许多,感悟许多。
在此,我就把自己近三十年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思考与感悟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爱心---为学困生撑起一片蓝天
爱心如夏天山谷飘出的淡绿色的风,清凉燥热的灵魂,抚慰幼小的心灵。学生,他们是懵懂的、稚嫩的,他们需要老师用爱去呵护,对于学困生更是如此。语文教学中的学困生,一般都是自卑的,在潜意识里觉得自己差、不如人。作为一位老师——孩子成长的引路人,就要用我们的爱去捂热这一块块坚冰,让他们找回信心,看到希望,燃起求学路上的熊熊火焰。我曾看到一位学困生的日记,她在日记中写道她怕数学课,怕做数学作业,一提起数学她就没了底气。这正如一个战士,在战斗中缺乏勇气,灰心丧气了,他们又怎会迎来战争的胜利呢?这时我们只有对他们倾注无限的爱,去抚慰他们破碎的心,让他们对学习充满热情,不再感到畏惧和厌倦,这样才有可能让他们一步一步前进。所以,在这些孩子的面前,我从不吝啬自己的爱心,倾其所能去温暖他们的心。
二.细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细心是智慧,是财富,是人生的磨砺,是成功的起点。如果一个教师在转化学困生时缺乏细心和耐心,那他手中握住的只是一把未经打磨的砍柴刀,即使很用劲,也很难砍断柴。我对细心的理解,一方面是不骄不躁。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的,辅导学困生的时候,每一个知识点必须让他们理解、吃透,如果我们急于求成,学生苦,教师累,结果是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只能领着他们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走下去,这样才可以让他们走得稳、走得顺,路越走越开阔。我想细心的另一面应该是坚持吧。在面对失败时,我们是倒下去还是屹立不动?面对压力时,我们能否坚守信念,这就是对我们耐心的考验。我们要成功地做一件事,不能单凭一时的热忱。我们必须有前后一致的行动,不达目的就不停地坚持。后进生的转化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一般来说,学困生领悟能力稍差了一点,要取得满意的效果,就得多花时间和精力,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学习状况,一旦存在问题,立刻弥补。我就这样一路牵着他们的手,直到他们独自能走稳走远。
三.包容心---“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有人说:教育是行为的艺术。老师必须具有一双洞察一切的慧眼,也要有包容一切的胸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的错,也要给学生的错留下一个自由的出口。
身为教师的我们,面对学困生,我们要以心换心、将心比心。
允许他们反应慢一点、进步小一点,用慈祥的目光、亲切的语言代替责骂和呵斥,换取他们心灵的愉悦,营造一个轻松学习的环境。应该多给他们一些理解和宽容,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他们。
我们要用平等、宽容的心去包容孩子的世界,用无数的瞬间给他们心灵深深的震撼,让他们理解老师不仅有严厉的要求、严格的管理,更有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与包容。我如果发现他们的缺点,就带着包容心和他们一道去战胜这些缺点,伴他们一路成长。
一个教师要平静地看待学生的成败,用包容的眼光去审视学生,在学困生面前更应如此。作为老师,对学生期望值过高,如果老师的这份厚望他们无法承受,那就会适得其反。在和他们学习共处中,我们应该把他们当做涉事不深的孩子,我们只是一个指引他们成长方向的成人。他们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我们要知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辅相成的。独木不成舟,二木难成林,但山上的树木又有高低。如果他们只是一只鸡,我们绝不把鹰的期望强锁上他们的眉头;如果他们只是一只飞蛾,我们绝不要求他们拥有五彩斑斓的翅膀。我们正确地看待这部分学生的成败得失,同时也要用包容心告诉他们平静地对待自己的失败,不泄气,和他们一道扬起希望的帆,乘风破浪,直击沧海。即使没能顺利到达预期的海岸,但是经历了这一路惊心动魄的颠簸,他们也早就脱胎换骨了,那也就是收获。包容心,不是碌碌无为、无所追求,而是懂得竭尽全力后顺其自然。这些年我带着这几颗心在转化学困生的道路上奔跑,并不都是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辛酸。但我进步了,领悟了,收获了。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因为有心,我所以坚持;因为坚持,我有了收获;因为收获,我所以满足。我的学困生转化之路,让我一路飞奔!一路喜悦!一路幸福!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