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都,在波罗的海边崛起

2018-07-08王宏波

北方文学 2018年16期
关键词:彼得大帝波罗的海圣彼得堡

王宏波

在俄罗斯的西北部,波罗的海边上矗立着一座国际化大都市——圣彼得堡。

我在圣彼得堡的几日里,伴着波罗的海的涛声,去体会它的细微之处,从而深深体会到:如果说莫斯科是俄罗斯的心脏,那么圣彼得堡就是俄罗斯的灵魂。

无论是漫步在圣彼得堡的街道上,还是徜徉在涅瓦河的岸边,透过那一幢幢米色、浅绿、天蓝、粉红的四五层高的楼房,从它们饱受岁月镂刻的一砖一瓦里都可窥见其历史的瘢痕。

如果说莫斯科的历史在博物馆里,那么圣彼得堡的历史在大街上。

是的,在圣彼得堡,不经意间就可以看到历史、感受到历史。

这座城市是因为一个人的坚强意志而诞生的。

他就是打破了长期制约俄罗斯发展落后观念的束缚,实现了俄罗斯民族的崛起,创造了俄罗斯跻身欧洲大国之列的彼得·阿列克塞耶维奇·罗曼诺夫——彼得大帝。

1672年5月30日,克里姆林宮圣母升天大教堂的钟声打破了莫斯科寂静的黎明,皇室里又添丁进口了。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为他取名——彼得。

1689年,17岁的彼得掌握了国家的统治权。

当时的俄罗斯领土面积已达1400万平方公里,却没有了往日大国的荣光。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俄罗斯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在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是处于落后的状态。

彼得为了实现国家的振兴和崛起,他经过反复的研究,决定在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外,走向西方国家学习、西化兴国的道路。

要实现俄罗斯的振兴发展必须打破内陆国家地理位置制约这个瓶颈。俄罗斯广阔的领土事实上被切断了和海岸的联系,失去了广泛利用廉价交通的可能性。

彼得深感,一个国家必需出海口,否则它将与世隔绝,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对外贸易就会承仰外商的鼻息。

他决定借助战争打通出海口!

1695、1696年,他亲自率军远征亚速要塞,发动了对土耳其的进攻,希望率先打开黑海的通道,但未能如愿。他在失败中认识到“必须清除军队中一切过时的制度,把它变成正规的常备军队。”同时,必须建立强大的海军。

1697年3月,彼得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出使团,开始周游欧洲各国。在250人的成员之中有35人是留学生,其中彼得·米哈伊洛夫就是沙皇彼得一世。他规定了出使团的任务:一是游说欧洲宫廷,建立广泛的联系;二是广纳贤士,为己所用;三是购买新式武器和造船、航海设备,按照西方模式创建俄国的海军和陆军;四是派留学生学习各国的先进技术和军事科学。

通过这次出使,彼得看到了俄国与西方国家的距离,感到要使俄国赶上或者超过它们,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强大的军事实力、发达的工农业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他更加增强了夺取出海口的紧迫感。他把夺取黑海出海口的箭头,有力地挥向了瑞典控制的波罗的海。

我们在圣彼得堡十二月党人广场上,看到从1766—1782年建成的彼得大帝的青铜像,他骑在前蹄凌空的骏马上,马的后蹄却正死死地踩踏着一条蛇……而这条蛇就是象征着俄国的宿敌——瑞典。

因为,这里曾处于瑞典的统治,是彼得建立了阵容强大的反瑞集团——北方同盟,发动了持续21年的“北方战争”,使之重回俄罗斯的怀抱。

1700年8月8日,彼得调动35000名俄军,由德克罗亚公爵指挥,向瑞典纳尔瓦堡发动进攻,目的是夺取波罗的海的出海口。1702年初取得了第一个重大的胜利,歼灭瑞军7000多人。至1703年,俄军主力肃清了涅瓦河两岸的瑞军,占领了诺特堡,古罗斯称为奥列雪克。彼得改名为施利塞里堡(意为“钥匙城”)——他用这个名称强调涅瓦河上这座城市的重要地位,它像一把打开了进入敌人境内的金钥匙。1714年夏,俄军波罗的海舰队在芬兰湾海域全歼瑞典舰队,1721年,北方战争以俄国的胜利而告终。俄国收复了古代失去的土地,合并了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的大部分地区,在波罗的海站稳了脚跟,并打开了俄国通向海上的通道,为俄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彼得在战争期间的1703年5月14日,来到波罗的海边的涅瓦河三角洲兔子岛上,对随行的人员说:在这里修建一座城堡,将成为未来俄罗斯帝国的新都!

5月16日,彼得亲自主持了奠基仪式。

人们将一只装有圣徒安德烈·彼尔沃兹万内伊遗骸的石匣子埋在土里,上面镌刻着:“1703年5月16日,按着耶稣基督圣谕,伟大的沙皇和伟大的公爵、全俄罗斯的君主彼得·阿列克塞耶维奇为帝都圣彼得堡奠基。”他命令砍下两棵小白桦树埋在坑里,作为未来城门的标志。

彼得亲自为这座尚在孕育中的城市命名:圣彼得堡!

据后人考证圣彼得堡这个名称来自三个不同的起源:“圣”——源自于拉丁文,意味“神圣的”,“彼得”——耶稣的弟子圣徒之名,在希腊语上解释为“石头”,“堡”——在德语或者荷兰语中称为“城市”。这样,圣彼得堡的名称不但和彼得大帝之名互相吻合,同时还说明这个城市蕴含不凡的文化背景。

彼得为了防止瑞典军队反扑,要求在四个月内建成。士兵们在这个沼泽地上用红松原木筑墙,木板盖顶,仓促建起了6个碉堡的城堡,还有他自己那座有三间内室、一直保留到今天的“彼得小屋”平房。

这就成为诞生圣彼得堡——俄罗斯未来巨大的经济中心、俄罗斯帝国新首都的摇篮。

彼得把主要精力投放在城市建设上。

每天,彼得以欣喜的目光看着正在发生变化的城市,他期待着未来的城市是繁华的,有一个不次于阿姆斯特丹的港口,码头上堆放着俄国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还有从遥远地方来采购俄国大麻、亚麻、木材、树脂、麻布的各国商人。当1703年秋天,他在海平线上看到第一艘外国商船时,立即命令缅希科夫要以最高的礼遇款待这些为这座城市运来第一批酒和盐的全体船员。不知这其中是否包括中国宁波的商船和船员?是否有温州的柑橘、茶叶、枇杷、杨梅、甘蔗等产品?

彼得说:“只要上帝保佑我长寿,彼得堡将来就会变成另一个阿姆斯特丹。”

经过10年的建设,新都拔地而起。1713年,沙皇政府的宫廷、元老院和外交使团从莫斯科迁移到这里。莫斯科在地理位置上居全国之中,自古以来与内地各省建立了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经济联系。彼得为什么要从那里迁移而来这里呢?

后来的学者是这样解释的:一是他从小就讨厌克里姆林宫;二是他不愿留在反对他进行改革和争权夺势的莫斯科;三是圣彼得堡是通往欧洲的门户,象征着俄国变成海上强国的美好前景;四是彼得堡将不仅是政治、经济的中心,而且是最具有重要意义的军港。

彼得对于这座新都充满了希望。

他说:“有谁在20年以前想到过,他将和我一起乘着我们亲手制造的舰只,在波罗的海上打败敌人,并且迁居到凭我们的劳动和勇气建设起来的这些地方?你们想没想过在这样的时候能看到这样的会打胜仗、土生土长的俄国士兵和水手,能看到住着俄国人和许多自愿来这里同我一起生活的外国工匠、商人和学者的这个城市呢?”

圣彼得堡成为镶嵌在波罗的海边、俄罗斯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站在彼得大帝的青铜像下,仰视他的目光中所闪耀的雄心和豪情,想起来马克思对他的评价:彼得堡是彼得大帝有意创造出来的外偏中心,以此表明“一个圆周尚有待划定”。这是一个“为进行世界性阴谋而精心选中的巢穴”。

2013年的5月16日,是彼得堡建城310周年。

波罗的海涛声依旧。

我在阳光下漫步,体会着这座崛起的城市……

猜你喜欢

彼得大帝波罗的海圣彼得堡
2020波罗的海之路数学竞赛
2019波罗的海之路数学竞赛
St. Petersburg: The Northern Capital of Russia 圣彼得堡:俄罗斯的“北方首都”
彼得大帝的五位宠妃
《俄罗斯皇朝》(节选)翻译方法与翻译技巧分析
圣彼得堡“木偶”奇遇记
魅力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的“博导”
冰水浴
海底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