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气息
2018-07-08戴来
戴来
在江南生活久了,对江南种种美妙的体验淡了许多,就像婚姻生活中明明有一个不错的伴侣,日子过习惯了,已然把对方当成家里的一件旧家具,看在眼里就像没看见一样,甚至偶尔还生出要换件新家具的想法。罪过!
所以有时候我会把拐道去中原生活了十多年看作是为了更好地来体味江南,我的江南。
在我的心理地图上,最江南的城市当数杭州和苏州,是江南的头牌。这两块头牌在我心里轮流值日。人在苏州的时候,苏州当班,到了杭州,杭州值日。
其实对于太有名的风景,我是情愿绕道而行的。风景里人太多,在游人摩肩接踵的风景里,看到的是后脑勺。风景里留下的名篇佳句太多,“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一个不留神,我一脚踩在苏轼的脚后跟上,“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前人比我们幸运,他们没有待在家里觉得浪费出门却又添堵的长假,他们的风景里没有乌泱乌泱的人流。依靠两条腿,或者借助四蹄朋友的体力,他们每天行动的路程有限,晃晃悠悠中,我猜风景在他们眼里是慢镜头。看到喜欢的景致,可以长时间驻足,呆望,任目光在风景里散步,或者干脆坐定下来,吟诗作画。他们的生活中没有轮子和发动机,不像我们日行千里,撸起袖子,日子过得心急火燎的,他们一切都是慢悠悠的,生个火要半天;点着火了,也还是急不得,顶多拿扇子扇扇;再急,就只能吃半生半熟的。纷扰忙乱中,人是顾不及内心的。內心只能闲置在那里,任其枯萎。
扯远了。
杭州游人多,但好在杭州处处是风景。来到杭州,随便择一处闲坐,喝茶或饮酒,佐以闲聊,诗情画意顿生。
和苏州一样,杭州也内敛、精致,却不幽闭拘谨,更多自然风景,开阔,明朗,更多留白,一如水墨画,计白当黑,空白处赋意,无墨处盈气,画面虚实生发,气韵生动。像是经过三季沉淀后的冬天,从容,素净,褪去火气,过滤掉了浮躁。
杭州是两朝古都,但它没有青铜器气。气,是气势。青铜器自带庄严肃穆的气势,让我难生亲近感。杭州更像是玉,温润,亲和,谦谦君子。
同样是古都,杭州的体温比别的古都高,或者说它的情商高。皇城根下的北京就不用说了。我去西安,那里的百姓也普遍有一种古都子民的心态。我坐出租车,司机可能从来没有出过陕西省,但他一口咬定西安是最牛的城市。他的依据很简单,十三朝古都,全国唯一。再坐一次出租,司机还是那一套说辞,看我并不赞同,还有些不悦,呛了我一句,你来西安旅游不就是冲着十三朝古都来的吗?我在杭州坐出租怎么也有二三十次,司机会沿途介绍风景,娓娓道来,语调平和,也有自豪感,但是开放分享的心态,并且不忘顺便赞美一下我的家乡。
对身居苏州的我来说,去杭州就像是去隔壁邻居家串门,在去过无数遍杭州之后,还是愿意时不常去转一圈,还是会忍不住感叹,这里真好,大概还是因为这个邻居家实在有着领略不完的风情。
早晨在千岛湖镇的酒店醒来,屏息启窗,清冽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再深吸一口,清晰地感觉到一股凉气顺着气管往下,透彻肺腑,充盈整个胸腔。不用去到某个具体景点,就在酒店附近转转,也是移步换景,人在景中。
也真是奇怪,不管哪个季节,想到杭州,我鼻息里都会隐约闻到一股桂花的香气,它萦绕缠裹着水汽。水汽是西湖湖面上的,也是天目山腰的,或者就是整个杭州的,这种气息温婉美妙,甜丝丝的,带着些许慵懒闲适,延绵徐逝,转而又忽然香浓起来,像一个顽皮的孩童,故意撩拨你一下,然后笑着跑开,看你嘴角的笑意渐收,他又折返回来再次撩拨。
这气息是我记忆里的还是想象中的?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反正一座城市有了气息才会动人,才会引人入胜。
想到杭州,我还会想到东坡肉。一块因为苏东坡而多了文化意味的肉,家常质朴。东坡肉其实是很吃工夫的,需文火慢炖,如果上笼蒸前在底下再铺一层天目山笋干,是不是更加杭州味呢?笋干佐酒下饭都是好搭档,温上一壶黄酒,斟满酒盅,正要举杯,白居易说,且慢,为我踟蹰停酒盏,与君约略说杭州。白居易是真心热爱江南,尤其杭州,哪怕离开多年后还是念念不忘: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唐泻绿油。
在我心里,白天的杭州有茶意,是白茶,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淡雅回甘,让人百看不厌。晚上的杭州有酒意,多看两眼,已然微醺,双脚打飘,自感身体轻盈,与身边的景色几近溶于一体。倘若喝着酒回味白天的杭州呢?大概,大概再也不想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