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
2018-07-08刘滢
刘滢
引子
被割破的皮肤其实无动于衷,嚯嚯跳着的是内里的神经。她把铅笔丢掉,把手指翘起来,尽量不看它的方向,歪着头直直地飘到隔壁房间,从抽屉里找到创可贴。
在这一体积可忽略不计的伤口里,一惊一乍的全是疼。她一向怕疼。小时候父亲带她去打针,路上问:怕呀?她笑着说:不怕。父亲说:还说不怕,看脸都白了。其实,别说是真的疼痛,甚至只要想象一下,疼痛感就旋转着像尖头钻机,探进她的身体。嗡。嗡嗡。嗡嗡嗡。如是类推,她怕了生病,也怕了受伤。既怕肉疼,也怕心苦。甚至,在初次恋爱之前,她就开始恐惧婚姻。那种想象中的痛源自现实中的诸多婚姻故事,冷淡、吵架、挑剔、挖苦、不满、欺骗、暴力、外遇,无论是看到的还是听说的,每一个似乎都能伤到她。她从来不是勇者。甚至现在,面对世界也依然如此。
贴好了。虽然还是疼,但好在伤口不见了。
继续。
这是重新开始的习惯——使用铅笔。起初只是放在办公桌上一支,拿来随手涂鸦。后来甚至正式开会记录也用起它。在她的感觉里,铅笔的笔杆似乎通向童年,终点遥远得像一亿年前,那里站着一个小小的女孩,熟悉并陌生。而且,铅芯与纸摩擦出的手感真不错。
这又是她一个经常为人诟病的地方,触感毫无理由地得到神经质的强调。一个例子是,她其实可以烧还不错的菜,但仅限于蔬菜。如果是肉类,她压根儿连烹饪前的准备都不愿去做。那一种软乎乎、黏腻腻、凉冰冰的无可奈何的触碰,从指尖处就触发悸动,像无数道闪电,几乎毫无时差地通过神经、血管、肌肉、骨头,“唰”地传遍整个身体,使得她马上就忍不住抽搐起来,迸发出让人崩溃的逃离欲望。
所以很简单,她不过是为自己设置一点儿小小的舒适感,比如使用铅笔。铅笔可以涂涂抹抹、修修改改,既无需在现实中隆重对待,也可在隐喻艺术思维中进行浓缩化与变形化处理,使作品更趋完美。像毕加索的绘画,从第一根线条生长出来起始,就充满了“悬疑”因子,并将之贯穿于整个剧情。想画什么,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只能寻找,在线条中寻找,在色块中寻找,在无意识的思绪蔓延中寻找。常常一笔,他就轻而易举地把整张画面改写得面目全非。你以为是朵花吗?不,是条鱼。你以为是条鱼吗?不,是只公鸡。你以为是只公鸡吗?不,是两只不同大小的弹珠眼睛,墨绿和橙色相撞,再和灰色相融,弥漫起现代人不知所以却为之颤抖的抽象意味,又在瞬间隐没于黑暗。一切,又重新开始。
她爱这谦逊的、时刻准备抹掉自我痕迹的小玩意儿。在会议记录中涂鸦之后,她开始设想用它画画。在某个夜晚,她小心翼翼地捧回文具店各种“B”的铅笔,仿佛捧回一大把宝贝。平淡清冷的日常生活,因了这黑色铅芯而突然具备了绚丽多姿的可能性。每次拿起铅笔开始画画,她就能感觉到后脑勺发暖,安心极了。她画阳台上种的花,画小区里长的树,画城市的街道和楼房。
终于,她想:何不画画自己?
削第一下的时候,铅没有露出来。就再来了一下,用力过猛,铅被削掉了一部分。黑的软铅镶嵌在木的笔杆里,不同寻常的平整。而指肚一侧血珠渗出来。贴上创可贴后,她继续,但不再使用受伤的手指扶着铅笔,别扭地换了另一个。受伤的这个被剔除在功能之外,僵硬地翘着,成了艺术品。然后,才轻轻地,用大拇指压着,食指顶着,慢慢地推动美工刀。最后,除了刚开始的暴力证据(也已经被尽可能地修正过了),其他的一切都完美得令人不敢置信。
笔被削得非常标准,笔芯大约露出一厘米长。接着,斜横着在水泥地上小心地转着圈儿磨过,一些尖锐的部分就消逝在地面缝隙里,另一些飘在空中,变成隐形的屑。
铅笔削得这么漂亮,是好的开始。
现在,铅笔本能地躺在一张空白画纸的前面,观察着、判断着画纸,计划着在上面留下自己的痕迹,大展宏图。甚至,戳破纸,显示自己的力量,全然不在意主人的懊恼。在这里,铅笔似乎具有了真切的、甚至带点邪恶放肆的主体性。唉唉,她又多想了,在她面前的,不过是在英格兰巴罗代尔的人们发现石墨之后,1812年美国的威廉·门罗木匠制作世界上第一支铅笔杆之后的某个工厂流水线产品而已。
可即便这样,铅笔们仍然用某种有意味的姿态并排躺在她面前,以“可以无限次调整”的诱惑力,试图将她对自己残留的苛刻一格一格地放宽。
她用食指轻轻拨动它们,从中挑选了一支2B铅笔,拿起来,斜握着,在画架上虚晃了个来回。
一、观察
哦,还不行。在下笔之前,还有一项工作。观察。
画素描需要反复理解、反复疑惑、反复寻找,而其最佳拍档正是“观察”。她需要拥有一双绘画的眼睛,它们应该充满深邃的洞察力。她看向镜子。她的眼睛曾经属于“圆圆的大眼睛”类别,也曾闪烁着“盈盈秋波”。现在,因为年龄增长与经常熬夜,不知何时长成了自带鱼尾纹的橄榄形。虽然不笑的时候,魚尾纹会把自己藏起来,但还是有些呆板了。如果放松地大笑,那简直是皱纹的盛宴!更要命的是,它们只起到最简单的视觉作用,而丝毫没有观察的力量。
不,这不是一双绘画的眼睛!
多年来,它们只是用来看。对,用眼睛来看,而不是通过眼睛来看。对于看的对象,她甚至不曾戳破表皮,连“看”都没学会,更遑论更进一步的“知”了。她是滑进兔子绒毛里的中年苏菲,却从没有收到那封著名的“你从哪里来”的信。她看到日常生活的一切,却从没有触碰过它们的灵魂。而这一点,学习绘画将要带给她,这使她紧张与兴奋,但同时拒斥的惯性也油然而生。
现在,她准备给自己画一张素描,主题已经确定,却并不清楚接下来的语言运用。因此,得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来,如在雪窝里行走,拔出一只脚,放下,再抬起另一只。
有时候,她想自己也许应该像达·芬奇一样,花上几年时间,去反复练习一种简单的事物,如鸡蛋。那篇小时候学过的课文,给过她这样的孩子关于绘画学习的最初定势,现在突然有了值得她重新翻检的意义。如果一定要以这种方式来训练基本观察能力、得心应手的手与眼的协调能力的话。如果一定要,她会选择什么呢?
哦,不,绝不是鸡蛋。也不是石膏像。相对这些,她更喜欢有生长感的东西。她喜欢植物,喜欢它们姿态各异地生长着,自然,安静,舒适,没有攻击性,却总是在陪伴、纾解她的生活和记忆。就像童年时村口池塘边的那株老樟树。它枝叶繁茂、树冠巨大,随风摇曳的枝梢倒映在水面上。孩子们在步石上跳来跳去,妇人们蹲在边上洗衣聊天。对岸一些田,种着稻或茶,再往后就是山了。那里的竹林漫山都是。一到春天清明前后,穿过杜鹃花开的山径,到竹林里挖竹笋吃,是孩子们的一大乐趣。那些小笋,肥肥胖胖的,可爱极了。
所以,关于画画的念头,一开始就是想画树。有一次去和朋友看画展,朋友的朋友,一位油画家展示了自己的最新写生作品。画面上山林清幽,一弯溪水越过碎石蜿蜒而下。这瞬间打动了她。她爱一切有植物特质的东西,却在那一刻才有了希望重现它们的意识。因为突如其来的思潮淹没了她,那天,她在朋友的朋友面前表现呆滞。她想起,很久以前的一次冥想课上,她按照老师的暗示,随着音乐放松自己,在空白中,一棵树出现了,但树的周围什么都没有。老师说,这是她自己的象征。孤单,挺拔,安静。她认可这种说法。它让她惊讶,虽然隐隐有些自怜,更多的却是深深的骄傲。
于是,她开始学画。她觉得,树的形象,她可以画一个月,一年,两年,三年……直到每一根枝条、每一片树叶、每一条树皮纹路都如同一枚铜钱在纪昌眼中成为磨盘。
现在,看向镜子里的女人,如果她就是鸡蛋,是银杏树,是铜钱,该怎么去看?又能看出什么来?
可以先试试剪影式观察法。这是一种将对象本身视为“正形”而将背景视为“负形”然后将之分离的方法,核心在于感知绘画对象的整体边缘。她侧跪着,转动腰部,看过去。想象中剪刀的凉意与刀刃的锋利,使她觉得异常不适。换成印刷厂里的切割刀具呢?直接将一个形状压下去,让它与上下文语境瞬间分离——还是不行!面对自己的身影,这样的想象,让她抗拒,让她冷。
好吧,眯起眼,只留一条细细的缝隙,镜中女人真的成了影子。想象前方是一幅拼图,只要轻轻一推,内嵌的形状块面就会轻轻掉落下来。好的……好的就这样。看过去。
正形是一个小圆(发髻)重叠在一个大的椭圆(头部)上,下面连接小些的长方形(脖颈),再往下是大的长方形(肩膀、手臂、上身),接着是一个梨形(腰、屁股、大腿),最后是连接着凹凸的圆柱体(小腿),小腿间的负形是一滴水滴,从腿肚下方一直滴到脚踝。
很好。
摆个姿势。她跪下,将手臂举起来,在头上方合拢。身体向左弯。现在,眯起眼看过去,要推倒的拼图块面是一个立起来的老虎钳形状。两边的钳子(手臂)向上向中间靠拢,底部的中央有颗椭圆的珠子(头部)。接下来是它的钳身(上身),略向内收起,然后突然扩大成倒梯形(胯部与大腿部)。她还想试试看别的姿势,但是觉得这个跪着的还不错,只是腰弯起来不太实用,累,也不能很好地作画。还是要挺直腰。
这种推倒拼图的方法可以采用。但也许有更舒服的。比如尼克代莱斯倡导的视线触摸法。他将它用于盲画轮廓线(即只看对象而不看画纸,线条缓慢得像蜗牛爬过轮廓的练习方式),画者需感觉自己的手指或铅笔将去触摸轮廓,每一个细小的凸起、凹下、毛刺等等,都在掌心划过,这种感觉同步由笔爬行在画纸上,充满生命力(尽管比例可能失常,但这一点儿也没关系,在这一练习中,重要的永远是真切的触觉感)。初次运用这种方法时,她好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般狂喜,同时,她也遗憾地发现她竟然没有耐心多画几幅。
她的心当时不够安静。现在好多了。
先要找到一个点。这使得她有些慌张,“从哪里开始”这个想法微微地浮现了一下。她下意识地转动着铅笔,有了它,她看自己的理由会显得充分而正式。首先,她虚虚地看着镜中人,将这个点落在了头部左侧的上部。她一边认真地开始,一边在心里小小地嘲笑了:“这是最有感觉的方式。这是否再次证明了你是女人?”视线和心沿着轮廓线轻轻地抚摸,向上,向上,感觉到头顶了。脑袋略微有些尖,其实这是不需要看的,从小她就知道。俗话总说:削尖了脑袋往上钻。可她也是白浪费了这一优质资源,从小到大,看到人多的地方就想绕着走,只要有争抢的氛围立马就想主动出局。都说性格决定人生,她现在的平庸无奇的恬淡生活看来早已注定。
接下来是肩膀,不单薄,也不太厚实,弧线基本上比较顺滑。连着的大臂外边沿有微微的隆起,而下方有些松弛。她看了一会儿,干脆自暴自弃地抬起手臂摇了摇,那儿的皮肤就难看地晃动起来。锻炼不够。她因这一点不禁有点灰心,暂时放弃了对自身轮廓的抚摸,又一次将视线移到自己的脸上。
这是一张各种条件齐备,却没有明显特征的脸。从少女时代起,她就已把自己排除在美女之外,甚至这个词语泛滥的现在,她也拒不承认贴上这个标签。她略清秀,也许沾点帅的边儿,因为她的五官轮廓硬朗明晰,看上去也好看,但都在合法范圍内,没有具备任何一点法外的侵蚀性。而后一点,才是最终被称为“美人”的基础。她从来不是。
更何况,她甚至不会化妆。脸色有些黯淡,明知道稍微拾掇下总会光鲜些,却就是懒洋洋地随岁月去了。斑点们不为人所知地以脸为根据地,又发展了几个会员。想当年,脸圆的时候是满月状,现在像隔夜的月了,不知何时竟带了些晦涩难解的感觉,让人恨不能马上冲进浴室将自己蒸熟,这样总会伪装一层粉嫩。
眉毛倒是一如既往地弯得漂亮、浓得舒服,这是最少被岁月偷走的美丽,如同二十年前一样。橄榄形的眼睛却不再圆,也不再可爱,看上去比原来小多了。平常都是忙碌的焦躁的,带着些对生活和自己的不满意,这些在眼睛中凝固,犹疑着片刻不曾离开。但好在,在这日常中,她越来越经常地,至少有了一个焦点。是的,她知道看自己了,透过衣服、皮肤、肌肉、骨骼、血液、神经,看“自己”。这又导致了她在茫然无措的发呆之外的另类发呆,大约是那种带点审视性质的。这时的眼睛最沉静,倒还存了些少女般的梦幻感。但嘴角,无论如何都很难再有纯净的甜美度。因为右边嘴角的两条法令纹,一条长些,一条短些,将那块领域小小地破坏了一下,再也无法修复了。
脖子的形状还不错,白皙柔和。再往下,锁骨隐隐显出。乳房一个大些坚挺些,一个小些更下垂些,原因不明。手的关节还是很明显,但手型似乎美了些,不知道为什么。腰的弧线仍然很明显,两边合在一起时细细的。但下方的赘肉凸起得很明显了。她皱了皱眉头,看着这里一瞬间恍愣了神儿。
青春不再。她脑海中浮上来的是这句话,下意识地重复了好几遍,一股不甘甚而悲怆感涌上心头,却不是因为女人中年离婚的孤苦,而是作为一个人对生活和世界的认知,竟然到了中年还没有好好开始。这种感觉最近常常突袭她,使她面对本就难熬的日子越发地不知所措。幸好,学习绘画给了她一点儿新鲜空气,她勉强可以呼吸。
她定定神,眼前是一张空白的画纸。她盼望着有朝一日,自己拥有大师般严格的写实功力,出众的控制画面能力,非同一般的体察眼力。但是,此时此刻,她只有一点:
她想要画自己。
现在,她面对了一个复杂的物体,一个人体。她将忠实地描摹自己,尽量不作任何有意的改动和美化。她给自己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她想要纤毫毕现,让自己在画纸上重现。
二、构图
构图即经营位置。不是分布而是经营,携带着“经营”这个词语所赋予这个词组的含义。她特地去查汉语词典,上面写着“含有筹划、谋划、计划、规划、组织、治理、管理等含义。”这是一种多词复合的交响,叠合出一词之意,从而自带了用心思将事情想在行动之前的整体性、前瞻性、谋划策略性(不,这样说其实也很苍白)。因此,“立意结构”与“布置意象”,相较画下第一笔而言,更值得画者试探与纠结。
谁能否认构图在画者心理上的意义指向呢?
横向式构图安闲平静,就像前些年的她,每天上班下班,带着儿子,照顾着家。没有事业上的野心,却也有工作中的乐趣。没有爱情里的狂热,却也有婚姻中的愉悦。没有望子成龙的渴望,却也有陪伴儿子长大的快乐。日子逝去,她看得到儿子的个头高了,其他却没有任何变化。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午后,她躺在沙发上翻翻书,十几年就闲闲地流逝了。悄无声息地,在这世界上没有留下什么,除了平静的心和愉悦的时光。然而,那些平静和愉悦,换一个角度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惯性的凝固,静的牢狱。
斜线式构图给人强烈的运动感,却有倒塌之势,无法自制地滑向深渊。那是一种放肆的自由,其程度几乎可与毁灭相提并论。她认真地回想自己的前半生,是否曾经有过这种野性的时刻(好吧,即便在心里有过冲动也算)?没有,从没有。她是一湾静水池,即便最后汇入更多的水,那一定也是成为湖,同样平静的湖。而不是大海,神秘的狂暴的海。她不是。冲浪般的激情与抗争不属于她。他不就是因为她的安静才喜欢她的吗?朋友们不就是因为她的平和才欣赏她的吗?
金字塔式构图像一座山,很自然给人以稳固与持久的感觉,这种三角形构图不会产生倾斜之感。三角形的三条线段顺次首尾相连,自带闭合属性。无论将三角形比为什么,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一个社会,一个世界,都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只有三角形。这种形状有条底线,不管长还是短,都让上面的两条线永远不会坠落。就算由于外在因素,不小心跌倒了,它倒下来,然后另一条线成为底线。那是因为,三条线,三条边长都是底线,用哪条都可以,没有主角,只有永恒的穩定。重心可以变化,一如人的心思。如果外力侵袭,它将若无其事地将一个重心换到另一个重心,换一种形状,继续稳稳地待着。
曾经,她以为自己的家庭就是金字塔。一开始,底线是他,支撑着二人世界的稳定和欢乐。后来,底线是她,支撑着孩子和父母以及一屋子家务的日子。再后来,那个小小的儿子长大了,幼儿园、小学、初中,一眨眼,长成了最稳定的一条底线,紧紧维系着她和他。她曾经以为这是永恒的,现在却发现这种想法多么可笑。当其中两条线稳稳当当地继续交接的时候,其中一条竟然把自己抽离了。在本来属于它的地方,只轻轻搭着一条影子。她怀念在那之前的实线,却再不可得。
V形构图就像飞鸟张开双翅或像一个人向上斜举双臂作斗争和祈求,不稳定甚而危险。有时神秘。X形构图在风景中经常被采用,它构图丰满而深远,空间感很强。水平线与垂直线组合,太过决绝。对角线的交叉感让人紧张。
圆形构图是如此完美,让人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表现出同样完美。她曾经最爱圆形。在一个又一个测试中,她选择的形状都是:圆形。数量:一个。她一点儿都不贪心。她最爱的,一个就够了。而圆形补足数量的缺憾,让它看起来如此完满。但如今她对它完美无缺的形体深度不信任,似乎怎么抓也抓不住,它总是随着线条渐渐密集,而逐步显示出自己的体积感,然后自顾自地“咕噜噜”滚走,你眼睁睁看着,却从此无法把握。
或者,你眼睁睁看着,它没有在滚动,却将滚动的因子满溢出来,随时随地都可能动起来。这更令人欣喜或者恐惧。
最后,选择在两种形式之间进行:S或者Z。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一条线,通过自身的弯折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与稳定。它们不需要外力。但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S形构图具有流动感,会给人快意,由于这条曲线在画面中会很突出,所以使整个画面活跃起来。对于女人体来说,S将更能凸显其身形之魅。它和多米诺骨牌有些类似,一个点推着另一个点,动力永不停歇,那美妙的平衡,也看上去略微带些技巧性的炫耀。Z形构图与S形构图类似,只是将线条的走向倒转,同时使线条更加具有转折角度感。同时,Z的线段将可以有部分休息,它有两个非常明确的拐点,惯性到这里为止,得以喘息。
她想,是Z。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构图应用于山峦、溪水、建筑的边沿、道路,而不是女人体(那似乎是S的专利)。她需要考虑下,如何将自己的躯体摆成Z的形状。这是一个常识之外的挑战。同时,她还需要一个良好的角度,使她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稳定和平静。来自自身的。就像Z,一条线段通过弯折自身,给予自己平衡之美。同时,可以拒绝惯性的无礼放纵,进行自我调节与休息。
她将把自己安置在一大块绒布背景上,宝蓝色的绒布而不是酒红色的,她将侧身跪着而不是躺着。她的身体是一个静物,因为她喜爱平静的愉悦,而不是狂欢的兴奋。她希望一切都是稳定的、可安心的。半裸,却绝无诱惑之意。她将跪着,在一株植物的右边。头发盘起,露出脖颈。膝盖裸露,上身挺直,略向后仰。腰下裹着灰色绸缎,臀部压在脚上。植物在她的颈部散开。
她将面对画面,这样,她的腰部将会向右转动些,以便使上身正面相对。她的左臂,将向侧上方举起来,指着某种东西。是什么呢?她还没有想好。不,现在不清楚也没关系,反正,它在画外,是种什么,在吸引着她,使她欣喜地指向它。是的,她将看画面上的她,画面上的她却为某种不可知的什么而吸引。这种错位将令人着迷。
她将在窗前,利用照射进来的自然光。因为阳光下,不仅图画可以提升亮度,简单的黑白灰也将艳丽无匹,如同太阳的反光。
三、起形
她眯起眼睛,感觉模糊时的效果。一切琐屑的形和明暗的色调都被过滤掉,剩下的就是她的基本形体结构。不要变形,不要走样。还有,要时时刻刻记得比较,诸如“大与小、长与短、方与圆、主与次、曲与直、深与淡、远与近、虚与实、刚与柔、松与紧、疏与密、简与繁”。她松松握着铅笔,看看这里,看看那里,在自己与画架之间的空中虚虚地来回涂抹。
起形,其实并非仅仅是外轮廓的线条,更取决于对物体结构熟悉的程度。她的结构!她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她是怎么构成的呢?这又是另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首先,要“由表及里”,看透那些因不理解而看不到的内在部分。然后,要“由此及彼”,看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形式和连接关系。她看向镜子里的自己,那个女人形的轮廓中,填塞着黑色的头发、肉色的肌肤、普通的五官、凹凸的身材。这就是表面。她得把这些表面画出来,而要把表面画出来,她就必须去探究内里:
那些神经、血管、骨骼、肌肉、筋络,是怎样弯弯绕绕、重重叠叠地组合成“她”的?
那些流动的血液在体内奔流,究竟是如何交叉错落、大枝小杈地你连着我、我连着你的?
一时间,她无法弄懂。但是,这份难得的好奇已经让她觉得欣慰了。她扯了扯嘴角,向镜中的自己表示了认同。
终于,她画下第一条辅助线,接着是所有的。有了大部分的位置后,再以此为据比较出更具体的关系,在辅助线的框里寻找各部分的形状。如此,身体开始以块状隐隐呈现。随后,在将块状折角使之圆润的过程中,她发现追溯身体变化的神圣敬畏感,竟然如同画个罐子一样平常,这一点令她讶异不已。
起形难,难在准确。安格尔的“笔随形而走”原则仍然适用。只要准确地随之而走,任何一块体积都有其内在的运动方向与张力,这使它产生弹性和力量感。这整个的形,最终会自然呈现出自己的趋势和性格。她定定地看着镜中人,从落地伊始,她简历上的轨迹都清晰可见,同时也因其清晰明了而显得过于苍白简单。但现在回望时,她发现,一切又不确定起来。幼年、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的折点之后,心理的成长却歪歪扭扭,似乎装在麻袋里的不明物,凹下与凸起都毫无预兆和规则,一点儿也不像个样子。
一点儿都不像个样子。
脸部是年华已逝与青春仍在的明显角力。前者的走向自然而然地具有摧枯拉朽的能量,后者则必须使用工具来辅助,希望勉强打成平手。例如用海藻泥、珍珠霜或者挥汗如雨的方式。如果熬夜,前者马上给你立竿见影的效果,脸部灰暗、眼神无力,衰老开始狞笑。腹部也是同样的问题,原因却是生育过后没有及时恢复的松弛,需要以一些松松垮垮的线条来表达出其无力的力量感。大腿却异乎寻常地饱满,要涨出来似的生命力,暗示着另一种对于身体自我恣肆的无能为力。但在心理的拒斥中,那些凭空多出来的形状赢了,弧线比预想的要更外弯。这似乎意味着内里狞笑着扩大表面的恣肆,让人看着胆战心驚。小腿和脚的外形则仍然平静地保持原样,对岁月流逝安之若素。
对人体来说,每一根线条本身,都充满着真切的肉感。这是些内在结构的隐秘。对她来说,如果不学习绘画,可能永远不能对自己的身体有比十岁时更清晰的认知。那些乳突、肌肉、神经、血管。图片上的骨骼和肌肉在身上活着,以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在视觉中形成体积感以及外在面貌,并将自己安置在所在的空间位置中。这种神奇性几乎被大多数人遗忘。
更何况,身体各部位的组合嵌接太过于自然而然,以至于总是被忽略。对称与重叠的判断、分辨、呈现,靠的是透视法。她能够理解这一点,却还不能得心应手地使用。还有,当身体把手臂遮挡,当手臂又把身体遮挡,这种皮肤间的重叠或者衣裳内的皱褶如何呈现?
诀窍有时是,去寻找每一个转折点。
立体的人体有无数的转折面,转折的凸部被称为“转折脊”,凹部被称为“转折谷”。无数的转折组成无数的阶梯形面,明暗才得以产生,光影的位置才得以显现,物体的模样由此才能“像”。她细细地看着自己的面部,找寻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折面。额头有银杏叶般的额骨,颞骨紧随其后在侧面形成阴影,微微凹下去。颧骨高调地向后滑动,鼻窦谦虚地朝上凸起。哦,有些干皮儿的嘴唇和已经不能说可爱的酒窝,同样可以分割成无数的钻石碎面。它们都在固有的位置覆盖着肌肉,与血管。
好的,现在开始在转折面上找到明暗交界线,淡淡涂抹。这是调子的前奏。
转折。转折。转折。她盯着自己的脸。田国由用目甲风申——八种脸型的概括。毫无疑问,这是不优雅的技术性发明。她想到自己曾经在街头让艺术家给自己画的一张素描像。那时她对绘画还一无所知。街头艺术家是个很有艺术气息(他扎着短马尾,所以一定是)的年轻人,以至于她鼓足勇气请他画像的时候,脸都红了。她拘谨地坐在那儿,一心希望自己是个公主。但现在她才明白,那位艺术家看向她的眼里,虽然都让她在想象中变得更优雅,但事实上,他看到的只是一个青涩的拘谨的普通女孩子。甚至她的脸,都得在田字、国字、用字、目字里犹豫。她所渴望的灵秀婉约丝毫不见,现实魔法变出来的是张笨拙的脸,还有,不知应该如何看世界的眼睛。
这真是一场绝妙的误解。
现在,她也开始画画。零基础,从立方体开始,涂涂抹抹几个月。不过,还是弄不清楚自己的脸型。究竟是什么呢?作为女人,她年轻时一直不认可自己的脸型,那优美的弧形、尖尖的下巴才是她喜欢的,那才有女孩子的模样,娇柔可人。这是按照男性眼光来看的吗?虽然她的毕业论文有些沾女性主义的边,但事实上,那时她根本没有弄明白那到底是什么。绝对不是书上那些需要背诵的概念。她应该像阿米尔·汗那样,眯着眼睛,笑微微地,耸耸肩膀,将概念“女性主义又称女权(女权主义)、妇女解放(女性解放)、性别平权(男女平等)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sexism)、性剥削(sexual exploitation)、性歧视和性压迫(sexual oppression),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能省力的东西就是机械装置。”
她总是记不住很多概念。一定有更简单更活泼的说法。就像“能省力的东西”这样的定义,就像白开水。她得静静地去发现。这需要她再成熟很多,而毕业那会儿,她还是个懵懂的小姑娘。对她来说太难了。
但是,后来,渐渐地,她就忘记了这件事情。关于男和女。这两个看似对立的概念,在过日子中其实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个人。仅仅是这个人。犹如一个树桩,就钉在森林中间,和别的都不一样。性别?无所谓。就像她自己。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学会慢慢接受自己:做事太认真,不喜欢周旋撒谎,不喜欢被强势施压。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有点儿俗,却又不肯事事低头。不肯承认自己清高,有些地方却又无能为力地承认自己确实有点儿清高。更何况去接受别人或者批判别人呢?只是这个人。他在。她在。
镜中的自己,颞骨乳突还在老地方,一点儿也没有缩进去的迹象。那逐渐削减的皮肤一直延伸到尖尖的下巴,是永远也达不成的奢望。她拿起铅笔比划着,对照着教程上的脸型,不甘心地继续总结,终于发现自己的脸是个八不像。怎么办呢?她只好按照尼克代莱斯的方法,眼睛盯着镜子里脸的轮廓,尽量不看素描纸,只是看着脸。用铅笔抚摸它的轮廓。找一个点,在脑袋的顶上。她想起来了。脑袋的顶上有点尖。那么,是由字?
她看着自己的头,从尖顶开始。慢慢地抚摸着轮廓,让线在纸上爬动。爬动。颧骨这里有很明显的凸起,没有顺滑地下来。她用力压了压颧骨,它坚挺地待着,不为她的想法所动。十年前,颧骨下方还是有些削瘦的倾斜度的。当她左侧脸照相时,也还秀气。可是,现在画到这里,线自己就往外跑,仿佛被什么牵引着。别跑,回来!她心里有个声音在喊。但是,她忍不住看了一眼纸,鼓鼓的腮帮已经在上面留下了痕迹。
管它!
她继续让线爬行。笔触要轻松。但在转折的地方,她总是不由自主地会格外用力。不管怎样,她总算将自己在镜中的脸复制了下来。于是,她看到了哈哈镜一样的脸,比例明显失调。所有的凸起都太过夸张。为了反抗自己对尖下巴不切实际的幻想,还无意识地把颞骨乳突画得更明显。它们弧线僵硬地待在那里,突出于鹅蛋形的弧线之外。
她发现,这样的脸,竟然很像自己。
接下来是身体的形:脖子、肩膀、胸部、手臂、腹部。是的,找尋每一个转折。转折。转折。那些细小的、琐碎的转折,发生的时间没有人记得,在回忆里更是早已被埋没。那些冷漠、不沟通、不同步、嘲讽、出轨、背叛,一切不良的惯性,都已经脱离了时间、空间、人物所造成的事件性,而抽离成为词语本身。这些词语再螺旋般上升,重新抽离成具体事件,就恰好组成了那个大的转折——离婚。其实对她而言,离婚与否,一点儿都不重要,那只是表面的薄薄肌肤,用来展示给世界。反正本来,生活中略有危险的草蛇灰线,她就像只受惊的猫,弓起腰“嗖”地逃得越远越好。是的,离婚,只是这样一个瞬间。日子分为离婚前和离婚后。而身体的拒绝纳入与心理的角色逃离,才是骨骼与肌肉。它们叠合、交叉,组成一个复杂的宇宙。每时每刻,它们撕扯着自己,扭曲着邻居,在碎裂的筋与血肉中发狂地嗷嗷叫,而肌肤平静、表情静默。
她理解原谅他的“人性使然”、“男人都会犯的错”,但这不代表她不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她如同弹簧般跳到远处,然后消失。与其说生气与不原谅,还不如说她对“出轨男人的老婆”、“被背叛的老婆”、“被欺骗的老婆”这些角色的天然恐惧。
面对这些角色,有人忍受,拖着伤口,用毛茸茸的尾巴擦着泪和血,继续过日子。
而她,在逃跑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永远不敢再回来。
她仍然是那个胆小的小女孩。
毫无疑问,相较于二十年前,她看上去平平静静地生活,连相貌体重都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改变,但是骨子里,却早已不知弯曲成什么样子了。她挺直上身,感受着随身体姿态变化而变化的脊柱形状。每块椎骨的活动范围虽然很少,但如全部一起活动,范围就增加很多,身体可以扭折成奇怪的形状。就像今天的自己,不知是由多少昨天的自己有限的选择而弯曲成如今的生活姿态。动力来自她所有的从前,那些日子就像一块块脊椎骨,你活动一点,我活动一点,最后她面目全非,却又灯火阑珊般地肖似从前。
脊柱异常弯曲会形成驼背。小时候,有一天早上,她起来到院子里忽然大叫:“爸,快出来,枣树下长南瓜了!”结果,所有的人都出来看,只有奶奶的声音慢悠悠地窗户里传来:“肯定是老柱子奶奶一大早送来的。”后来证实了,果然是。那老柱子奶奶就是驼背,常年的,花白的头颅和小腿在一个水平线上,要看人的时候,直着向前抬有点困难,于是总是侧着歪过来。对于善意打招呼的邻里,她向侧上方仰视的眼睛里充满真切的慈爱。她身体如此,却日夜劳作,健康长寿,热心与人,在村子里德高望重。当脊柱这一身体的支柱坍塌变形时,这位不识字的长者保留并强化了心理的支柱:自尊和善意。
她的本意是要挺直了身体,那种直挺挺的挺直,以示自己的坚强独立,但想起老柱子奶奶的侧眼和异常的笑容,不禁长舒了口气。于是,一块一块的脊椎骨多米诺骨牌般,接二连三地让整个脊柱放松下来。这个身体姿态最重要的代言者,她将如何安排它?差点忘了,她事先预设的是Z形构图。她试着放松自己,却也并不垮着。
下肢的安置相对简单。要解决的不过是,大腿是压在小腿上还是抬起的问题。她跪下来试。如同过年的时候,跪在老祖母的遗像前,请老人家多吃点摆好的供品。那时,磕头的时候,大腿是叠放在小腿上的,但在念念有词的时候,膝盖是90度,大腿立着。那是她在“跪”这个姿势中,相信画像能看到她听到她的唯一时刻。
老祖母是位乡间闺秀,她的一生都配得上这个称呼。她猜想少女时代的老祖母,应该是过着无忧无虑、锦衣玉食(乡间)的日子。成年后嫁在大家族里,也难免有七大姑八大姨、妯娌之类关系的烦恼。但她也能想象,那时的老祖母一定是有理有节地维持着自身的礼仪。因为,即便是因为身份原因,在特殊年代的灾荒年间必须拉着大孙女去讨饭的时候,她的举止仍是那么得体,令人尊重。后来,日子渐渐好了,她老了。年迈的老祖母整洁温和,拄着拐杖慢慢地从屋里走到院子里,再从院子里走到屋里。常常地,她从百宝箱(她这么称呼老祖母盛放点心水果的小木箱,里面的东西多是姑姑们、邻里们送的)里拿出东西来,慈爱地喊着曾孙儿曾孙女儿来吃。老祖母陪了她十二年,去了。每到新年,她都跪着墙上的画像,跪着真的老祖母,跪着闺秀版的女性。
现在,跪与不跪,于她只是一种姿态的选择了。考虑的也不过是是否优美,是否舒适,是否别扭,是否符合她此刻莫名其妙的顺眼顺心,似乎没有别的了。她试着大腿直立,有种孤单单的感觉,于是又将大腿叠放在小腿上,胸部弯下,一只手垂下来,碰到脚踝,就轻轻握住了。
这一瞬间,她仿佛有种感觉,她跪着自己。
四、调子
“形”已经基本完成,那些看似随意的弧线,短短长长,弯弯曲曲,按着某种节奏组合到一起,固定在一种叫作“纸”的物质上,就成了另一种东西,一个人形,一个简版的“自己”。
这可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是她创造的另一个她,用一种从没有过的方式。和照相是不一样的。照相粗暴,“咔嚓”一声就好,但同时又彬彬有礼,差不多每次都提前打个招呼,然后,她条件反射般地把自己迅速调整为一个完美的状态。“留影”,为人生的某个瞬间定格,微笑,为老了以后的回忆过滤出美好的一面。而现在这个,因为缓慢,倒像是生长出来的,从一个小小的铅笔点,长成一个独有的、唯一的人体。接下去,它还要继续生长,长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说不定从中还能透出些灵魂来。
现在,她要为这个人体铺调子,扁平的线条会变得立体、丰满,初生的“自己”将步入尘世。她要小心点儿,用最简洁的色彩,用黑色、灰色、白色。铅笔慢慢地探索着,在纸上爬行、一条线一条线地挨着,渐渐地就抱成了团儿,形成厚重的体积感与真实的转折性。黑色与灰色需要用工具,白色不用,但要用心。借助“负形”的概念,她为画上的空白处赋予了一个名字,那应该叫“负色”。对应的,叫“正色”。对她来说,面对着一个肖似自己的剪影,要在几个小时内拔苗助长使之成为具有体积感的人,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该整则整,该简则简,该浓则浓,该淡则淡,各就其位。她喃喃自语着,有意无意地忽略心中接下来的另一句——好像做不到,好像真的做不到,因为她水平有限。奇怪,不知为何,凡是“该”的,似乎总是难以达成。青春应该无敌欢乐、婚姻应该幸福美满、职业应该优秀成功、做人应该通达世情。说起来多容易!想起来多自然而然!却没想到全部都遥不可及。
回想起来,她的生活顺其自然,平淡温和,却从来没有达到圆满。她的少女时代还是快乐的,但那种快乐是懵懂的。无知的快乐!纯粹的快乐!从镇初中升到县城最好的高中,模糊中觉得自己长大成人了。住了两年深具厂房气质的大宿舍,她在熙熙攘攘将近四十个人的环境里,每天自备开水瓶打水,拿着饭盒去食堂打饭菜,周围生活着的,全都是《平凡的人生》里的主角们。贫穷、青春、求知、担忧、暗恋、自尊等等情绪交织成青春的网,她从来没有恣肆过。高三换到了八人间的小宿舍,却已经紧张到不知自己身在何处。那些没日没夜的日子,伴随着高考而结束。然后,她像洗了两个月的漫长的澡,从上到下。八月份,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轻盈地飞了。
九月,她在省城开启青年时代!安静、新奇、好学、友谊、被追求、拒绝、集体等词汇,基本可以概括她的大学生活。追求她的是一个同班男生(似乎她的交游范围仍然局限在一个班上,这已经预示了后来她自己的画地为牢。无论在哪里,她都似乎只对自己所属团体的小圈子熟悉,无一例外。这难道不能说明她自己的问题吗?),追求的方式很笨拙,也无效,毕业后不了了之。然后,她留在省城一个比母校低点儿级别的大学做教师,一年后,经热心同事介绍认识了他,恋爱、结婚、生子、离婚,一切都按部就班,青春流逝,中年来袭。
离婚事件只是一个姿势素描,一分钟内即可完成的速写,没有面貌,没有表情,也没有形状,只有姿势。而姿势的核心是一种运动,它的内在动力才是最重要的。离婚,不过是婚姻的动力停滞了,分离的趋势加强了。但是,这一事件对她的影响是一种后遗症,并不算坏的后遗症,还在继续发挥作用。
在人们的常识性感受中,痛苦一定是人生的暗影。但是在素描中,暗部是透明的,透气的。因为它四面都与受光的亮部相接壤,在与亮部的对比之下产生了错觉,感到这一地带颜色深。中间亮则是由于反光造成的,反光越强中间越亮。是的,一定有反光。对于她来说,这反光就是失重般的自由。现在,她就生活在这反光中,像篇可以翻页的童话。更何况,随着时间流逝,暗部会斑驳,露出缝隙,越来越透气。最终,它只是一种色彩和调子而已。
是的,她试图遗忘。这对她来说是容易的。因为她一心想要把自己隔离。逐渐地,所有的暗部都统一在一个调子中。那些瑣细的东西不见了,它们带着隐蔽性和稳定性,融合性和无分割感,看不见了。而曾经以为洋溢着跳跃感、闪烁感、清晰感和实在感的亮部,原以为它们会长久放肆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位置,却原来也并不是,在完成三分之二的时候,就有细细的笔触去涂抹它了。仍然亮,却将拥有反思的灰度。
现在,她恰好处于刚刚转折之后的面,在世人的眼里,是一个仍在明暗交界线里的人,而人们对过渡的东西总是可以迁就的。过渡的租屋可以不怎么收拾,过渡的用具可以粗糙无品,过渡的伙伴也可以敷衍了事,过渡的道路可以匆忙无视而过,仿佛这段时间被抛弃在人生之外,不属于自己,或至少一大半不属于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还处在可以忽视及原谅的时值内,出格抑或颓废都将融汇在灰色的过渡调子中,失了尖锐。这可真是一种自由,一种幸运。很多人令人惋惜地无视了它的珍贵赋予。她无意中发现了,于是小心翼翼地内视自己,并伸出触角,尝试营造自己的微心理环境。从一种熟悉的惯性生活中抽离出来,尝试另一种。
她想重温过去,却在心里隐隐地开始渴望另一种快乐,了解自己的快乐,了解世界的快乐!从一个点开始,在表象中找到真象,在现象中看到本质,在偶然中发现必然,在自己中发现自己。现在的她,正在一个尴尬的年龄,身心都处于物质与精神的临界点,对一些事情麻木不堪,对另一些却敏锐异常。
幸好,另一个好的征兆是,在无处可诉的无奈中,她反而学会了宽待自己。就像现在一样,她挑了挑眉毛,迅速以“初学”为由原谅了自己。是的,她无法保证画作的水准,唯有对所画对象的新鲜感、冲动感可以自给自足。她现在是热情的,无论对自己还是世界。这热情源自一种探究的好奇,因为人至中年,这好奇尤其弥足珍贵,也因此对存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似有似无之处的微妙更为敏感。
对于人像,最微妙的,自然是瞬间运动的横截面所展示的流转之意。因为下一刻,身体姿势和关节运动就会继续它的流程。其中,眼神的存在更是无与伦比。像《伊凡雷帝杀子》中伊凡雷帝的那双眼,极度惊恐、悔恨、绝望,充满血丝,惊魂动魄又微妙之极。她将轮廓勾勒得更精细,然后轻轻地上了调子,就停下来了。她得把眼睛的深入刻画留在最后一步,这一全身精气神儿的宝地,她还有些不敢下笔。因为,毕竟现在,那纸上的形体被慢慢地塞着密集线条,竟真的有点像她。她不舍得因为自己的鲁莽和技艺不精,一下子把这种感觉给破坏掉了。
其余的,对于人体,骨骼、肌腱时隐时现,关节变化于皮层之中,似有似无,最是微妙难画。她一边生硬地回想着一些理论,一边拿铅笔持续不断地涂抹,试图举一反三。脸部在起形的时候就已经稍微带了些调子,接下来,脖子的部分略略来一点提示就行了。光洁修长的脖子才是女人最爱,难不成肌肉和颈纹还要呈现出来?即便是细致入微地画自己,她也决定放过这一部分。
肩膀的弧线仍然很优美,只是大臂的线稍稍外鼓了些,把手臂抬一点,下面就颤出了一层下垂的弧线,俗称“蝴蝶肉”。美丽的名字,调侃着反向的暗示。手的关节没变化,形状却比以前好看多了。少女时候的她,因为寒冷,手经常肿成红薯样。经常被人说,这手和脸不像一个人的。后来,竟然好了,手也漂亮起来了,当然,也只是相对而言,怎么也长不成纤纤十指的模样了。接着是锁骨,很好,还在。乳房,略略有些下垂。腰仍然很细,下面却有游泳圈。
得放过前面的肌肤了,要探索到背后的体积,后颈、后背、后腰、后臀。其实,在前面肌肤的凹凸与阴影中,已经宣告了它们可能的形状。她日复一日地丰满。臀部不知何时也变得宽大。赘肉就像不受欢迎的乞丐,慢慢地凑近,凑近,直至贴到宿主的身上,像个讨人厌的寄生虫,小心翼翼,不为人觉察地把自己养得肥肥的。还有坏脾气、很切实际的幻想,都贴在上面休眠着,随时准备蠕动起来。讨厌。她需要救赎。她意识到自己需要救赎,如锻炼、画画、儿子、爱。当然,她现在是上帝,对纸上的身体来说。她可以篡改“她”,但她不想。
还有另一种方式,她可以将背景设定为粗糙的荨麻布纹。这个小戏法可以衬托她的身体,使它看上去更光滑些。她可以放弃体积,宁愿画面平平的像未发育的乳房。单薄的小女孩。但她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发现自己的手已经穿过前胸,直直地抵达带着赘肉的后背。铅笔把它们涂得浓黑。
弧形线条错落出现在画纸上,简单的灰色调子已铺上画纸。这些意外的线条,有失比例的把握,错位的细节,以一种奇特的形式揭示出皮肤下面某些真实的凹凸。她慢慢涂抹着,心中涌起的却是这一形态所真实经历的变化,无力感油然而生。她以正常孩子的方式成长,无论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对自己没有任何超乎常人之外的好奇与想象。其实,也完全可以用更为明确的词语来表述,那就是她对自己没有任何“规划”。无数的年轻人早早发现了自己人生的路径,并已經取得一定的实现,更为明确的说法是“成就”。而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除了当年考大学的一点儿梦想。而她现在关注的,是不曾有过的对自己的想象,仍然不能说是“规划”。它更简单,更像是一层生命的底色。
如果说以前没有想象,以后呢?她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身份定位是怎样的呢?时至今日,她唯一对自己遗憾的是,没有能更早地去感知和了解这个自己所生存的世界。不了解世界,就无法了解自己。
她退后几步,静静地看着画纸。如果不经常退后看看,和画面保持距离,整体的思维解决得不好,就会驾驭不住画面,使画面支离破碎而导致失败,成为熟练技术的无序表演。人生是否也是如此?她甚而有些感谢离婚了,这一变故让她突然后退几步,对她的“现在”有了疏离。
画纸上,笔触很细致。但如果不到位,反而显得言之无物。想到这里,她反问自己是否有“物”?言了,却无物,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不是无物之阵的对手想象,而是无物可言的自身空泛。后者更让某些步入中年的人们恐惧。他们正卡在人生的中间,恰好处于物质与精神的边缘。他们小心翼翼地掌握着平衡,时时得深吸一口气,压下那份由于空泛而突然浮起的沮丧和无奈。最近很多时候,她发现自己正是如此。这一方面让她心生恐惧,一方面又让她略感欣慰。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也许她可以试探着换种方式。
这需要舍弃和捡起,更需要的,是一份不畏女人中年的自知。
五、深入
所谓深入刻划,是一种对之前某些线条之间疏离性的弥补。这无关密集或是稀疏。在技术层面上不过是做加法和减法,却遵循着更高层次的规则:情感或者理智。你觉得它们是怎样的轻重,是怎样的氛围,是怎样的格调。或者,应该是。必须是。总之,在整体线条中来回虚晃,找到它们,实现它们。
而在此之前,她觉得,她得把眼睛先画上。已经刻画得立体丰富的女体,此刻仿佛是一个精致的容器,等待灵魂之窗多时。但她却不敢安放。因为,这意味着要打破这种未完成感。她有些害怕。这将是一场耗时费心的描摹。技巧还在其次,重要的是,她通过眼睛去看所有,却从不知道眼睛是怎么看的。
她的眼睛一直很美,双眼皮的弧线优美上扬,柔和、清澈,安居在一对弯眉下面,尽管她年岁渐长,感觉却没有改变很多。上次大学同学聚会,班长还突然发现新大陆似地大叫起来:“大家看黄黄的眼睛,这么多年一直没变啊,还是当年的样子。”于是,大家轮番羡慕了一番。突然间成为焦点,她不习惯地脸红起来。心里却想,是否因为自己一直没有变得更成熟,心里倒觉得十分羞愧。其实,怎么可能不变呢?变化才是硬道理。
她握着铅笔,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到镜前。把脸凑上去,就得到放大镜的效果。有些骇人,死板板的眼睛,因为太近而失去所有神采。她压下心头的叹息,屏住一口气,轻轻走回来。
她观察着自己的姿态,身体略向右扭转,左臂略扬起,面部倾斜着看向不知名的前上方。这样,应该属于半侧面眼睛吧。和正面角度眼部相比,半侧面眼部的高光会整体向外眼角一侧偏移。这样的话,眉弓在上眼皮上的投影会接近眉弓下缘,其中的转折需要用清晰柔和的明暗交界线表现出来。她的眼皮并不厚,但仍然不能处理成一条线,要表现出左右的明度深浅变化。眼球被眼皮遮挡住了三分之一比例,用力睁大,就显得呆滞。还是收回来。她提醒自己,眼球不能用黑线勾死,但是她在阳光中实在看不清楚虚实和深浅变化。
重要的是,瞳孔最黑,刻画时一定要黑下去。
“知道吗?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清澈得就像深渊,我沦陷了。”他说。在月光下说的,一只手轻轻地揉捏着她的耳垂,慢慢地凑上来,轻轻地吻了她。
她的眼睛,曾经黑白分明,闪着羞涩的喜悦。
现在眼珠变成了深棕色,虽不十分浑浊,但近看了,就觉出一份平庸和腻意来。她试着用浅淡的灰色一层一层铺上去,直到看上去眼睛是如此油光发亮。她后退,眨眨眼睛,想把这份感觉赶跑,但睁开眼,仍是这样。这骨子里透出的气息,不是一时劳累所带来的,因此,它明知不受欢迎却无法改变。那之前少女般的眼睛不知去了哪里。
她想叹息一声,却把它闷在了喉咙里。
细细勾画唇上的纹路时,她脑海里浮现出学画时那些临摹原件,个个嘴唇饱满,拥有极强的光泽度,即便是黑白素描也光艳照人。她的,苍白无力,嘴角自然地弯下,看上去无精打采。她笑笑,唇角倒是上扬了,却有些生硬。附近的细纹也随之跃动。
她开始小心地画短竖线,到中间的时候停下来,留白,过了中间再继续。这种手法让她的嘴唇多了些精神。下唇也是,同时,她还为自己留些横着的白,又重新勾了中间线。最后,小心地描摹嘴唇下面的阴影,在它的衬托下,嘴唇好看多了。接下来,描绘唇边的肌肤。法令纹不太突出,跟着起形时的勾勒,稍微扫些短线上去就可以了。但唇外的左边皮肤,即属于口腔上轮匝肌和下轮匝肌部位的表面,有了一条若隐若现的皱纹,不明显,却特别显老。而且按摩也很难消除。她无奈地在唇边加上这条短纹,不小心深了,显得更加突兀,又赶紧拿橡皮擦掉,重新悠着劲儿来了一遍。
乳房失去了“浑圆”感,明显是一个妇人的乳房了。最需要注意的是边缘,左边的完整呈现,右边的则露出一半,边缘更是不同。乳晕因为哺乳孩子,而成扩大状,一些红色脂肪粒散落着,倒还增添几分妩媚。小时候,儿子含着,满足的小脸还在眼前,一眨眼,他就长大了。留下这变形的、有些下垂的乳房给她作纪念。她还记得喂奶的时候,小侄女在旁边看到了,惊叹道:“婶婶这里好……”她想了想,确定了一个词,“肥啊!”那时候画,应该相对容易吧,如同画一个圆滚滚的苹果,立体感、圆润感呼之欲出。再往前追溯,那是青涩的毛桃。
他第一次握住的时候,说:“毛茸茸的。”
现在,她要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试探着,想象着这弧形该滑向哪里,有种液体的感觉,令人无从把握,甚至它的走向与力度也含糊起来。本该横着调出圆润的线条,也变成了竖线条为主。暗紫色乳头的形状一个方些一个圆些,只是一个物体一种形状安静地待在那儿,诱惑力匮乏,却存在感强烈。
她看向自己的臀部,不再翘起,也不太松垮,因了两旁上方的橡皮圈,不显眼。然而,这是痛的根源,因为有时要打针。她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凉冰冰的针头刺入的痛感和无奈感。痛苦的东西都令她深感不适,不管隔着多少时间和空间,她总能感同身受。例如美国摄影师威金的作品,被法国人法兰克·霍瓦说成是“地狱之旅”,认为他在试图“走到恐怖、恶心、痛苦的极限”。其中一幅是两个干枯的“亲吻”着的老人头颅,让她真切地感觉到了自己的嘴唇已加入其间,触到了他们皱褶的、带着衰老气味的唇,那是腐烂的臭味。更别说腹腔里塞满果蔬的狗的尸体,用钩子把自己的睾丸高高吊起的男子,山羊与年轻的女侏儒裸体的合影,早就刺入她的心理承受底线。
之所以会看,是因为摄影师说的一句话,他对于拍摄对象异乎寻常的苦楚感同身受。也许这一切始于威金六岁目睹的那场车祸,当时,一个小女孩的头颅滚落到他的脚边。他说,这是他一生的转折点。她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同类。但毫无疑问,他以摄影艺术及地狱题材进行了自我救赎,而她是胆怯者,只希望尽可能地避免受到刺激。所以,世界对她来说,一方面温暖柔和美丽吸引着她,一方面冷酷欺骗暴力将她拒绝着。不,也可以说,是她自己拒绝这一部分。
而不伤痕累累,就不成长。不成熟。
是因为安全感的担忧。如果找到另一半,那難道不应该是一种上天注定的亲密关系吗?在身体方面,那一定是唯一的、私密的、不为人所知的、互相守口如瓶的、极乐的融汇渗透探入,因为有张婚书,所以被所有人忽视。像两个躲在暗房里的细胞,可以无限度地互相探索彼此,着迷、厌倦、无聊、新鲜、惊喜、爱好,这样融入了彻底安全感的自由,在任何别的领域都无法得到。那种花开一样的、带着沙沙诱惑的、美丽的、神秘的,从少女时代就开始幻想的,那牧神一样的守护、陪伴、诱导她一起探索极乐的隐秘想象,使她的身体无法接受无论哪种意义上的“多个”。
还是绕开这个话题吧。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可靠的方式让彼此保留在她所希望的隐秘的唯一亲密中。这个世界上,一定是存在着的。只是,她没有遇到。因此平静地分手。家庭这个三角形倒塌,细胞分裂,线与线分离,各自倒在水平线上。
她常想起一篇小说。妻为了得到只顾与妾欢乐的丈夫的注意,假装生病卧床,开始几次她重获了那久违的拥抱与关心,但随即的冷淡与妾房里的高声欢笑,令这个可怜的女人抱着一线希望,就这样假装瘫痪了一辈子。一辈子。一天接着一天地,让腿部肌肉萎缩,让腰部肌肉萎缩,让丰乳肥臀萎缩,让女人之花萎缩,让生命与爱萎缩,乃至死亡。她相信,这才是真相。埋藏在和睦、喜乐、开枝散叶、偷情、偷腥、通奸、与佛相伴等所有戏剧化突破下的真的脓疮。
她看着自己,镜子里眼睛的忧伤和无力让镜外的脸抽搐了一下,无解而绝望的未来曾经等待过她,现在则将她真切地拥入怀中。但是,就这样吧。虽然无论如何不愿以受伤为代价,仍然受了伤。在被欺骗的过程中,她与“不知”和解。当“知”时,他已满脸鲜血,被那个她的丈夫和同伴狠狠殴打。就在楼下,在很多邻居面前,在她眼前。幸好儿子不在,还没有放学。
当时,她不能自制地笑了。真的抱歉。她本应该表现出愤怒、悲伤、惹人同情的模样。但当时,她的笑像朵繁复重瓣的花,携带辉煌明亮的交响乐伴奏盛放。被唰唰涌出的眼泪冲击,沉甸甸地新鲜娇嫩着,神经质地停不下来。她只是恐惧,因为感觉不到悲伤。
这可真是一个喜剧。
六、调整
最后,畫面的各种节奏都需要整理。是“整理”而不是“修饰”。如在主与次中,要加什么,减什么,强调什么,减弱什么等。因为大关系——大的比例关系,大的形体结构关系,大的明暗关系,大的空间关系,大的黑白灰布局,大的位置经营等——必须统一于整体的大节奏变化之中。
她后退,看自己。需要怎么整理?
她发现,画纸上的颜色虽然只是黑白灰,却是如此响亮,还有些腻。这让她非常不习惯。她向来以为自己是柔和的、模糊的、辨识度不高的。可现在,画纸上的“她”充满了力量感。这对她形成了一种压迫力,让她不安,同时让她惊讶。她不安,却不能盖上画布就此走开,她还有机会。对,作点调整,把这力量的强度与冲击力隐藏起来。这么多年来,她从没有过真正的锋芒,现在也不敢将之展现于人前。
至于那渐渐滋生的强,只需在弱的内里悄悄地生根发芽就行了。反正,她现在一个人,她有的是心情和时间为它浇水施肥。不知哪一天,她的内心会长出一棵参天大树来。
至于画面发腻的原因,一般有两个:暗部不够重,亮部又画重了;画的暗部和亮部都很重,重到发滑,没法再加重。她看了看自己的画,似乎是属于第二种,但幸运的是,暗部还没有重到发滑,亮部也没有重到用橡皮也擦不掉的感觉。这不是她反复涂改后的作品,而是首次发现然后表现的试探,因此,修改的余地还很大。
现在,画面可以再松动些,灰度可以再减淡些。
其实她是知道的,做颜色的时候手要松,要慢慢地向前推空间,那是一种舒缓的、紧致的、质感光滑的力度。但面对某些失控的画面,她当时无能为力。如今能回过头来重新开始,这是一种非常幸福的体验。她擦除一些臀部的线条,看看腰部的线条,感受它们的暗影,重新排长弧线。她不太熟练,画出来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退后看,整体感觉还是舒服多了。
比如肩胛骨位置上的那团浓黑,那当然不是锦上添花,反而有些刻意,使原本还不错的部分被破坏殆尽。这是技术问题。比如赘肉的暗黑,本来是玩笑似地想把它们突出一下,现在看上去就像一团黑黝黝的乱麻。这是情感问题。还有那含含糊糊的身体凹凸,似乎永远不肯下笔去画清楚。难道她是怕了那清楚吗?
“妈,我回来了!”是儿子的声音,充满活力和青春,“现在我和刚子他们打球去。”
“知道了。”她简单地高声回了一句。透过窗玻璃看着那个高高大大的儿子,匆忙地进来又匆忙地出门去。
她松了一口气。所有针对以往的沮丧、不快、悲伤,面对未来的好奇、试探、想象,她都愿意整理和调整。她知道,这个过程中,儿子给了她无尽的力量。中年女人的身后阴影浓重,一股死神般的力量在拉着她们走向深渊,它们是惰性、逐渐衰老、熟悉的环境、思考的惯性等等,一点儿都不恐怖,却是苏菲兔子身上的毛,极力把人吸进去吞噬掉。而这时,用力拽住女人不使其完全陷落的,是孩子。母亲们可以陪着孩子重新成长一次,再看一遍这个世界,甚至一起去探索。
但她也清楚地意识到,儿子即将展开自己的人生,而她只能微笑着回答他“知道了”。知道了。她将目光从窗外收回来,凝聚在画纸上。此时,这画已经基本完成了。各种关系不再明显别扭,各种明暗也还算层次分明,和现在的自己相似。她看了半天。然后,她重新开始调整眼睛,花了很长时间。但很奇怪地,她似乎一点儿都不着急。然后,她坐在画凳上,静静地看着它们。很久很久,她吸了一口气,又长长地呼出来。她拿起橡皮,将大部分繁复的线条和调子,慢慢地擦掉。
一切都消失了,画纸上只留下一双眼睛,黑白分明,清澈得像深渊。
(责任编辑:钱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