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庄子一样审丑尊生
2018-07-08蒋银坤
蒋银坤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材“底层的光芒”这一专题中,高尔斯华绥笔下的格斯拉兄弟和杨绛笔下的老王等人物的特殊命运都让同学们唏嘘不已。在《巴黎圣母院》节选部分中,卡西莫多这样一个形貌丑陋却内心高尚的畸人形象也引发了学生的关注与思考。这些卑微的生命都寄居于社会的底层,但却在作者人性关怀的视野里闪烁出圆足的生命光辉。借此机会,笔者又向学生推荐了东方文学里《庄子》一书中的几个单篇:《养生主》《人间世》《大宗师》《达生》《至乐》等。其中分别包含了右师、支离疏、子舆、佝偻丈人和支离叔等几位畸人形象。对这些人物的塑造,体现出庄子尊生养德的文化精神。
一、视丑审美, 博观约取
《庄子》一书刻画了11个形貌丑陋却内心高尚的畸人形象,它们具有多重人学意蕴,体现出庄子齐视万物、尊重生命、不懈追求道德之全和情操之美的人文精神。《庄子》中的畸人形象是庄子立足人间、有意“审丑”的产物。这种自觉地以畸人作为笔下形象的创作,更多的寄寓了庄子复杂的思想意蘊,他想借助身体的符号传达出多元的哲学内涵和美学精神,体现着一种对特殊个体生命的关怀。
课堂实录片段1:
师:世人是重视形貌的,而庄子笔下的畸人都形体丑陋,怪异难看,庄子借残丑之身,想表现何种意义上的美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生1:贵族子产傲慢无礼,仗势凌人,一向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以此审视他人。“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在“兀者”申徒嘉的一番理直气壮的言论面前,“蹴然改容更貌”,祈求道:“子无乃称!”,他的无地自容正反衬出畸人安之若命的德者之能。
生2:断足后的叔山无趾仅可用脚后跟去拜见孔子,他起先敬佩这位宽仁的老师,视之有天地般的开阔胸怀,不料如此贤良之师竟然也先入为主,令他深表遗憾。其一番“尤有尊足者存”的言论,立即让孔子幡然醒悟,孔子知错就改并告诫弟子的态度,从侧面反映出畸人以求“全德”的不懈追求和忠贞信仰。
师:庄子借残丑之身,突出“德全”的审美追求。赞赏他们的“丑中之美”——淡漠生死,心怀万物之本,超绝世俗尘寰的精神之美。庄学研究者阮忠先生认为:“庄子在畸形人物的身上,以两种方式寄托了他对世俗浅薄的批评。”一种是潜在的,如子离疏、子与在人们心目中,就像《人间世》中的社树和商丘大树一样,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外观上的一般功用——有用之美,这与庄子的无用之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另一种是表现世俗人对形貌的重视。在庄子塑造的11个畸人形象中,许多因容貌的畸形丑陋而程度不一的受到别人的怠慢、歧视和鄙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形貌成了庄子用来检验畸形人与正常人人格境界的分水岭和试金石。可见,庄子畸人形象的首要人学意蕴在于揭示出人以精神和灵魂为本质的存在和最终的追求。
庄子怀着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同情之心,赋予畸人以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品德,使他们有着俗人难以媲美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生命力,这是他们得以立足于世的支点。庄子通过身体写作来传达对人的某种深邃思考。庄子把美丑鲜明地对立起来,通过身体符号来对比和映衬世俗社会中人们所感染的种种俗念。我们又该如何解读庄子的超然心态对于当今人的生存状态的启迪作用呢?
课堂实录片段2:
师:“畸形”只是庄子借以表达思想的一种象征符号,畸形的人学意义蕴藏在“身体”表征的背后。 因此,庄子是以身体写作来表达适合于古今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境界,集中表现在一个人超然、旷达而静谧的人生心境,这对后人具有哪些重要的启示作用呢?
生1:我觉得庄子希望我们有一种泰然的人生心境。当《至乐》中滑介叔被问道是否嫌恶左臂上凭空长出来的瘤时,他坦然:“生者,假借也;假之而生生者,尘垢也。死生为昼夜。且吾与子观化,而化及我,我又何恶焉?”这是一种视生理之畸为顺其自然的达观,其背后是轻形重神的超脱,不因外界生死存亡、穷达富贵和饥渴寒暑等而侵扰内心,心平气和地与万物交融。这种顺应造化的泰然处之,也可以当作一种在自然中面对不幸遭遇和他人舆论时的平衡剂。
生2:我认为庄子还在启示我们要达到一种完全不受外物的牵累、游于和谐的道德境界。庄子赋予了王骀式宁静的圣人人格,让他与天地同在。而世俗生活中,申徒嘉表白的“知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虽然有些无可奈何的意味,但这是一种在乱世和命运中安于自然求得平静的思想的升华,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走向静谧无恼的宁静心境。
师:整部《庄子》关涉个体的生命拷问,是庄子对人的生存状态作出的哲学思考。畸形人固然体现出庄子诸多哲学思想,但从创作和文学形象的角度看,庄子从根本上来说是写“人”的,不论是其中的“神人”“真人”还是“畸人”“俗人”,都具有别样的美感。他们寄寓着庄子深邃的思想,散发出人性的光芒,体现着庄子的人文关怀。充分挖掘《庄子》中畸人形象的人学意蕴与人文精神,对于当代人的生存和心态,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思想价值。
人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超越形体的灵魂和内德的存在,人的最高价值在于高尚情操和强大精神的焕发;人在坚守独立人格和捍卫个体尊严时,表现出一种不为形名所累、突破外在束缚的蓬勃的生命力。同时,人生于世,不论天然或者人为,都会充满着各种意外、灾变、威胁甚至苦难。世俗的偏见力量强大而顽固,人向往美却没有任何人会是绝对的十全十美。人应该齐视万物,超越世俗,不懈追求品德之全和内涵情操之美,寻觅自身精神的支点,实现人格的超越。
二、尊生养德,关注底层
在庄子所精心设计的关于“畸人”“游于形骸之内”的寓言故事里,作者用极为夸张的叙事手法所彰显的是一种身体意识,这里有对于生命的潜力、意义和人的价值、尊严与精神的推崇与追求。而其深刻的用心更在于“游心乎德之和”,即如庄学研究者郭庆藩所阐释的那样,是要进入一种“放心于道德之间,荡然无不当,而旷然无不适”的理想精神境界——这显然也就是后世德国哲学家康德所以为的:对之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其在自己的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的那种东西。
在高中生议论文习作中,比起写作技巧的传授而言,如何引导学生真正从更为内在的方面去关注、关心或关切人的生命和人的心灵、人的精神世界乃至灵魂世界,才是更为迫切的问题。笔者曾经让学生以当代两位底层文字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写出自己对“尊生养德”的理解。
写作导入语:
伴随着诗歌《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新媒体助推下引发的转载热潮,湖北钟祥横店村的农民女诗人余秀华,引起了诗坛和公众的极大关注。
用“自叙传”展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同矿区梦魇般的底层生活的夏榆,用文字揭示出身处底层的年轻人不断进行自我突围的成长焦虑。
我们因为文字而认识了他们,但是他们并未刻意地为自己的底层身份着色。他们或以苦涩的个人经验对生活进行了温情地诗意化抒写,或以梦魇般的经历对人性中的恻隐和悲悯进行解剖。他们以或明亮或黑暗的笔触点醒了我们,把你对这些独特的生命形态进行的独立思考写出来吧。
学生习作
在诗歌里逃逸
做不了一个承载大时代洪亮歌声的留声机,余秀华只能怀揣着自卑,从村口的蛙鸣和池塘的倒影里寻找诗歌的微光,这缕微光能引领她从卑微中逃逸。
在所有的文体里,诗歌是字数最少的一个,所以余秀华选择,在诗歌的蝴蝶和花香里完成一次背叛,完成一次出逃。她的残疾和诗意是被镌刻在瓷瓶上的两条鱼,一黑一白,在狭窄的河道里背道而行。它们永远不会被对方咬住自己的尾巴。
“没有谁永远在雨里,也没有谁永远不在雨里。”在诗歌的介入下,这个被生活撕裂的女人慢慢与现实和解。现实的尘埃与诗意的浪漫交融成一滴饱满的“雨水”,落在诗人的窗外,让命运的草籽重新拓荒。
谁也不曾想到,这个被命运戏谑、被婚姻解构的女子,最动人的文字竟然是爱情。就如同秋风能吹走光阴,也能让落叶起舞。
“巴巴地活着,每天打水、做饭、按时吃药。阳光好的时候就把自己放进去,像放一块陈皮,茶叶轮换着喝,菊花、茉莉、玫瑰、柠檬。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带,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内心的雪。”诗人在写作《我爱你》时,感受到的爱情,就仿佛一股奔涌的岩浆,在扑向大地的瞬间,化作了云雾,没了灼人的炽烤,只留下温暖和洁白。
“和大片的草在一起,我身体里的绿色被反复预感到了,具有同样的卑微,同样的甜蜜,同样的守望我们互不相识,却被彼此吸引。”这首《被青草覆盖》的诗歌,又为她的“爱情”抹上了一层淡青的田园色。
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中一样醒目——别人都穿戴整齐、涂着脂粉、喷着香水,白纸黑字,闻不出一点汗味,唯独她烟熏火燎,泥沙俱下。
中国新诗百年,伴随着海子的自杀,顾城的刀斧,以及各种光怪陆离而自称诗歌的文字的出现,让诗人成了变态的代名词,让诗歌成了晦涩难懂、装腔作势的同义语。在这个诗歌搁浅的时代里,诗人应该给出怎样的回答?顾城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翟永明说:“在梦中目空一切,轻轻地走来,受孕于天空。”余秀华坐在一棵木子树下,说:“我要活着,沾满烟火和污垢,我在泥土里爬行,只有我的影子一直站立。”
“风曳曳而来,轻一点捧住火,重一点就熄灭我。”余秀华用爬行的姿态,慢慢地穿越诗歌的隧道,完成了对命运的背叛与逃逸。她把带泥的种子和水底的月亮都给了你,却把岁月熬诗的药渣留给了自己。
结语:
与先秦时期的其他诸子将思索的重点放在治道上不同,庄子专注的是对人的生命的苦苦追问,可以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认真地、完全地把残缺的生命个体作为意义的对象从内核上加以考察的中國哲人。
在高中生议论文写作的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这种“尊生养德”的人文精神,对于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三个维度之一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切实的意义。作文教学应该可以从更为内在的方面去关注、关心或关切人的生命和人的心灵、人的精神世界乃至灵魂世界的问题,在优秀的民族文化中汲取精华,滋养学生的语文情怀,继而养成青年们健全的精神人格。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