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表达,爱上习作
2018-07-08马李锋
马李锋
[摘 要]语文教学,最终要落到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习作上来。小学语文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要求,在序列与内容上作了不同的安排,體现了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主要表现为:小学阶段要放低门槛,放缓坡度,因为欲速不达;要尽量减少对学习的束缚,规矩不要过早,要求不要太严,因为严则生畏。因此要做到:降低门槛,让学生不再望“文”生畏;放缓坡度,让学生的习作 “易”一些;乐于表达,让学生的习作“活”起来。
[关键词]情感表达;语言表达;生活实践
儿子今年上三年级了,开始学习写作文,第一篇作文是《暑假里的一件事》。他愁眉苦脸地想了半天,问我:“妈妈,到底写点儿什么呀!”我说:“暑假里发生的事那么多,你想想看最先想到的是什么?”他想了一会儿,又摇摇头,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儿子的样子让我想起了写作文时学生的样子。唉,写作好难呀!
学习新课标之后,才发现新课标对写作教学序列与内容的不同安排,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指导思想。主要表现为:小学阶段要放低门槛,放缓坡度,因为欲速不达;要尽量减少对学习的束缚,规矩不要过早,要求不要太严,因为严则生畏。
一、降低门槛,让学生不再望“文”生畏
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浅,语言文字还没有学出门道,感到习作困难自然是难免的。只有让学生写内心世界的感受,学生才会高兴地说,高兴地写,当学生不能很好地将自己的语言转换成书面语言时,教师要适时引导,要对学生有信心,而不是讽刺挖苦,让学生提起笔却不敢写,不能写,不愿写。
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生活,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共鸣与协奏。在作文中发现了不合逻辑的语言,先不要急于去否定,要了解学生这样写的原因,再去下结论。不要一棒子打掉学生刚刚萌发的小嫩芽。要像斯霞老师一样去鼓励有新奇发现的学生。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这样写出的作文,才能体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生活之味,学生的笔下方可流淌出潺潺的清泉。
二、放缓坡度,让学生的习作 信手“拈”来
小学生积累的习作素材比较少。完全凭想象胡编乱造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一些少年儿童喜爱的中外文学名著,并适时开展诸如各种比赛活动,有意识地让学生加摘抄各类名言名句,积累习作素材,丰富习作知识。结合课文,鼓励学生勤于动笔,对课文中精彩的语句或片段,鼓励学生背诵、抄录和仿写。只有经常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其境,才能获取和积累习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
配合作文教学组织开展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习作素材,让学生在习作中有话可写。教师对学生的说写训练评价应放低要求,摆脱“成人化”、“作品化”、“经典化”的认识误区,对思想拔高、思维僵化、脱离生活、没有个性的作品说“不”,对稚拙浅显却不乏五彩缤纷、童趣横生、个性迥异、激情澎湃的作文多加表扬。即使整篇文字一般,但有一两个准确的成语、鲜活的句子,我们都应表扬。当然,我们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因人而异,要看到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从而激励起每个学生写作的热情和兴趣,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乐于表达,让学生的习作“活”起来
“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的锻炼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利用好口语交际课,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表达、续编改编故事、讲述复述故事等口头语言等能力的训练。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象之翅一旦展开,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每写一次作文,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长期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作文怎么会缺乏个性呢?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作文用玩具编写童话,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培养孩子写作文,是个充满挑战、充满学习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乐趣和享受的过程。你会看到孩子前行的坎坎坷坷和进步的点点滴滴,并为之欢欣鼓舞。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教师坚持不懈。只有做到用心,耐心,就一定有信心使您的学生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