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帮助和指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
2018-07-08王永婷
王永婷
[摘 要]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在幼年养成,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的不好,则终身受其害。”所以,作为孩子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家长、老师应该在孩子习惯培养中发挥应有的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习惯;养成策略;研究
一、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意义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对于一个人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但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是由后天习得的,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二、井然有序,进行系统化的教育
好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循序渐进内化的过程。所以,要求我们做到教育内容的系统化。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理论”,主张在做中养成习惯。我们可以把幼儿习惯的培养纳入日常生活当中,如孩子早上入园主动向老师问好,进餐前按“七步洗手流程”洗手,就餐时做到“三不”,不说话、不撒饭、不剩饭。饭后漱口、擦嘴,区域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整理区域等。
三、把习惯培养渗透于教学活动中
因为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带幼儿阅读习惯方面的绘本或观看动画来说一说好习惯和坏习惯的区别,哪种最受人喜欢,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怎么做,让孩子去发现和学习。
四、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1.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基本的生活规范,助幼儿产生胜任感
经验告诉我们:“会自理的孩子是做出来的,不会自理的孩子是宠出来的”。这句话中的“做”,是指让幼儿自己去做,不要总是包办和代替他们去做,也不要总是怕他们做不好或者不会做,这样反而是对幼儿自主发展权利的一种剥夺,会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反作用,导致他们不够勇敢,并且依赖性强。班上有些孩子进餐要老师喂食、吃蛋不会剥壳等,针对这些现象,我们创造条件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去挑战,如:鼓励幼儿自由选择进餐的同伴,助推幼儿创设符合意愿与需要的进餐环境,与幼儿一起布置,在美好的进餐环境下,幼儿可以获得情感体验;我们开展评选“魔力小勺”活动,让孩子携带自己心爱的勺子到幼儿园,教师可以借助用餐時间通过“魔力小勺”这个情景活动积极鼓励幼儿培养动手能力,养成良好进餐习惯,整个过程中,幼儿尽管不会直接接触用餐规则,然而在整个游戏情境当中其实已经自然而然地参与了用餐规则的执行,明确了小勺要成為“魔力小勺”,就应当在规定的时间进餐;在帮厨活动中学习剥蛋、剪葱根、摘豆角、洗瓜果、捣花生……;自己设计画出洗手流程图。
2.在游戏活动中,拓展良好习惯的经验,助幼儿产生成就感
克鲁普斯卡娅曾精辟地说过:“游戏对于学前儿童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游戏对于他们是学习,游戏对于他们是劳动,游戏对于他们是重要的教育形式。”通过游戏来进行教育,会使幼儿更加容易进入角色,从而容易接受教育。在游戏过程中,有时候消极的情绪可以得到缓解,转变为积极的情绪,使得幼儿更加愉悦和舒适,从而更加丰富自己的情感,这也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
游戏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孩子充分拓展想象力,从事各种喜欢的活动,发泄自己的情绪,得到心理满足,产生积极愉悦的心情。如“小吃一条街”游戏,兴兴在游戏中想当煎薯饼的“厨师”,而被红红抢先了,因而一个人偷偷地在哭泣。老师觉察后,先是稳定她的情绪,让她说出是因为什么不开心,继而帮她剖析自己的情感,让她了解碰到事情生气、哭是无用的,并指导她战胜不良的情绪,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娃娃家,开展游戏活动《我自己来》,与幼儿一起设计布置娃娃家,并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娃娃衣服与鞋子等,使孩子在整个游戏活动中学会穿鞋子以及扣纽扣。此外,我们还可以将雪碧饮料空瓶作为娃娃,鼓励孩子用勺子给娃娃喂食物,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为了锻炼孩子的肌肉群,可以教孩子绕毛线团等,增强动手能力,使孩子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不断增强学习兴趣。对于家中的玩具也可以做到充分利用,将其集中起来,开一个玩具商店,让孩子还玩具买与卖之间,养成整理玩具的良好习惯。
儿童在游戏中轻松自如的感觉,健康的态度、行为、习惯以及对身心的愉悦,更好地适应现实环境,同时我们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潜力,分析和评价,从而提高自我控制力差的孩子逐步实现自我控制,从无意识体验转变为有意识体验,进一步建立和形成良好的习惯。
五、家园共育,达成教育一致性
1.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认为,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有可能影响他的一生。这足以说明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孩子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行。父母是孩子最直接、最经常模仿的对象,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孩子模仿学习。都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确实如此,如果你想要求孩子是什么样子,那家长应该首先做到。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整个家庭教育的大环境下,常见的家庭教育类型有:高压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高压型的家长信奉“虎妈狼爸式的教育”,孩子必须要达到自己的要求。溺爱型的家长就是尽力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只要孩子开心。放任型的家长经常只顾忙于自己的工作,孩子怎么样都是老师的事情。以上三种教育方式都是偏颇的。最正确、对孩子最有利的是民主型的家庭教育,家长与孩子相互理解,用激励、引导、以理服人的方式教育孩子。
总之,“5+2=0或是5+2≠0”,绝大部分原因都取决于家园的配合度,家长、教师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发展教育的主体,两者应该形成教育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六、结语
幼儿阶段的孩子习惯的可塑性强,家长和教师应该把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放在首位,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毕竟家长老师陪伴孩子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唯有习惯会伴随孩子一生。爱孩子,就请为孩子送上一份最宝贵的礼物,不是名牌衣服或鞋子,也不是堆积如山的玩具,而是用爱和耐心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张琪.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1:187-188.
[2]郝志敏.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思考[J].才智,2015,02:143.
[3]罗世兰,王智,张大均等.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2017,04:5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