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情境下伦理型领导的研究现状

2018-07-08侯美倩

商情 2018年25期
关键词:研究趋势中国

侯美倩

【摘要】在分析中国情境下伦理型领导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情境下伦理型领导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中国 伦理型领导 研究趋势

近年来,一些事件的发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商业社会中的企业伦理问题,如常熟服装城小作坊雇佣童工,富士康员工集体跳樓等。增强企业伦理意识和重视伦理型领导对企业追求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伦理型领导的概念

长期以来,诚实、正直、可信赖等特征被认为是领导者的优秀品质,对组织产生积极的作用。最早企业伦理在企业得到重视时,并没有专门研究具有伦理这一特质的领导,而是在其他领导行为研究中分析了领导的伦理取向,如变革型领导,交易型领导及真诚型领导等等。20世纪80年代,伦理型领导第一次被提出,标志着学者对企业伦理的研究己经从企业伦理是什么,转变为谁在企业伦理中起主导作用,企业伦理通过何种方式影响员工的行为,领导的伦理在这里面起着什么关键的作用。

二、中国情境下伦理型领导的研究现状

伦理型领导的概念最初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目前较为成熟的研究伦理型领导的量表都是基于西方国家的背景来制定的,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历史、国家制度、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高伟明等(2016)参考中西方文化差异和企业伦理差异,借鉴国外成熟量表,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开发基于中国情景下的伦理型领导的研究量表。从领导美德、利他精神和伦理规则3个维度来测量伦理型领导,通过对煤矿安全管理的实证研究,证实此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内部结构效度。肖贵蓉等(2017)对己有中国情境下的量表进行修正,开发了包含人格特质、人际行为、激励、道德管理4个维度的新量表,来探讨员工离职倾向与伦理型领导之间的影响机制。

三、中国情境下伦理型领导的研究趋势

国内一些研究在中国特色儒家文化的背景下,分析伦理型领导的表现形式。李建玲等(2017)在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对典型案例企业深入分析,发现不同层级的领导者在德行修养、行为问责和人文关怀三个维度的表现形式有所差异。相较于行为问责和人文关怀,高层管理者需要在德行修养维度有更多的表现,高层管理者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企业的形象,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德性修养为组织带来正面的作用;中层管理者在人文关怀和行为问责方面有更多的表现,中层管理者需要消化吸收上级的指示,将具体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落实,在行为问责方面更加具体化,同时也需要对下属表达人文关怀,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低层管理者更多表现在人文关怀方面,低层管理者不止是一个领导者,也是一个执行者,对于员工相关利益更有切身的体会,能够推己及人,给与下属更多具体化的人文关怀。

原理(2015)基于儒家的德性观提出儒家德性领导力的概念,认为伦理型领导要在不牺牲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利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为组织谋求效益,领导者的行为要符合儒家仁爱、礼制的要求,通过自身的道德魅力潜移默化的影响组织的成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内部员工关系的和谐稳定。

范恒等(2017)以技术型制造民营企业为样本,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运用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研究管理者的道德认同与伦理型领导之间的关系,对管理者的集体认同和利益相关者的导向决策价值观的边界作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管理者的道德认同和伦理型领导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管理者的集体认同通过对利益相关者导向决策价值的影响正向调节道德认同和伦理型领导之间的关系。

袁凌等(2017)对来自株洲、长沙、深圳等地涉及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的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伦理型领导对员工犬儒主义的影响,分析基本心理需求和集体主义倾向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伦理型领导对员工犬儒主义存在负向影响,员工的基本心理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中介作用,集体主义倾向对员工的基本心理需要和犬儒主义的负向关系有强化作用。

何静等(2017)调研了郑州、开封等地多家企业的53个部门,验证了在中国情境下,高层伦理型领导负向影响员工的反生产行为,直线伦理型领导对这一过程具有中介作用,“瀑布模型”依然成立。李建玲等(2017)通过典型案例企业分析,发现高层伦理型领导对组织员工存在自上而下的渗透效应,中层直线伦理型领导在其中起中介作用;员工反生产行为自下而上对伦理型领导产生倒逼效应,员工的反馈会推动领导者的伦理反思。

综上所述,基于中国情境下的伦理型领导的研究大多在儒家文化背景下分析伦理型领导的特质,一些学者还引入集体主义等中国社会典型的特点研究伦理型领导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目前基于中国情境的伦理型领导研究还不是很丰富,企业缺少中国本土化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高伟明,曹庆仁,许正权.中国文化情境下的伦理型领导量表研究与开发[J].科学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04).

[2]肖贵蓉,赵衍俊.伦理型领导与员工离职倾向: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7,(03).

[3]李建玲,刘善仕.中国企业伦理型领导的结构特征、伦理渗透与伦理反思——基于Z公司的案例分析[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7,(03).

[4]原理.基于儒家传统德性观的中国本土伦理领导力研究[J].管理学报,2015,(01).

[5]范恒,周祖城.道德认同与伦理型领导:一个被中介的调节模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7,(02).

[6]袁凌,李博涛,李健.伦理型领导对员工犬儒主义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和集体主义倾向的作用[J] .华东经济管理,2017,(07).

[7]何静,张永军.中国情境下伦理型领导影响反生产行为的“瀑布模型”:权力距离导向的调节作用[J].管理评论,2017,(08).

猜你喜欢

研究趋势中国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述评与展望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中国经理人领域28年研究趋势演变的纵向研究
企业绩效研究评述比较与展望
大数据研究综述
微放电检测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