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员 热身 预演 奥运村全民热盼冬奥

2018-07-08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奥运村苗苗平昌

平昌冬奥会、冬残奥会相继闭幕,这标志着“冬奥”正式进入“北京时间”。3月21日,奥运村街道工委、奥管委团委等联合组织在国家会议中心开展了“传递志愿精神、助力北京冬奥”奥运志愿者分享交流會”活动。

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为社会各界参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搭建广阔的平台,为志愿理念深入人心提供有效的载体,将奥运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承担总结奥运志愿者工作经验、创新共青团组织工作思路和为奥运志愿服务良好发展献计献策的重要使命。

分享服务经历传递志愿精神

活动上,平昌冬奥志愿者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志愿者现场分享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经历。平昌冬季残奥会于3月18日结束,平昌冬奥志愿者们3月20日抵达北京,3月21日上午,他们便匆匆赶来了活动现场。参会人员表示:“他们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影响和感动着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

活动当天,奥运冠军代表、残奥会运动员刘玉坤也来到了活动现场,刘玉坤于1977年失去双小腿,连续参加了8届残运会。直至52岁退役,其32年运动员生涯收获了22枚金牌。2008年,作为奥运火炬手的刘玉坤在鸟巢感受到志愿者的专业服务,她萌发了当志愿者的想法。如今,每年北马、越野马拉松各项活动,都能看到刘玉坤志愿服务的身影。刘玉坤说:“我想成为2022年的志愿者和火炬手,夏奥、冬奥都在北京,这样我的人生就算圆满了。”刘玉坤的事迹感染了在场观众,她每讲完几句话,场下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听完奥运会运动员和志愿者们的分享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的团委副书记侯苗苗面向全体参会人员谈了自己的感受。2017年开始,侯苗苗便致力于地方区域志愿服务工作,积极服务北京城市发展,为成为冬奥会志愿者而努力。侯苗苗表示,如果能够顺利的成为志愿者,她更将积极传播冬奥会文化,普及冬奥会知识,并积极参加学院和奥运村街道共同开展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奥运宣传活动、文化交流活动。

活动上,参会人员还进行了冬奥趣味知识大比拼,冬奥外语讲师团成员带领大家就冬奥历史、冬奥项目、冬奥体育图标、冬奥英语等问题进行抢答。

学英语村里志愿者再迎奥运

自2015年7月冬奥会申办成功后,奥运村街道便开始为2022年冬奥会做准备。2016年,街道在征求居民的意见和需求之后,创办了冬奥英语培训班,与社会组织合作,邀请外教和优秀志愿者分别进入12个社区,组建12支冬奥英语队伍,围绕冬奥会志愿服务英语应用展开教学。培训班开展一年以来,已有120余人加入志愿者队伍,服务人群超5000人次。

奥运村街道工委书记郑勇说,冬奥会已经进入北京时间,冬奥也是全体奥运村人的期盼。这次活动只是一个预演和热身,奥运村将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全方位的做好迎接冬奥会的准备。下一步,我们打算将奥运村辖区内的所有标识更换为双语标识,加强环境建设,让奥运村成为国际化的窗口;同时,更加注重冬奥知识的普及,让辖区百姓进一步了解观赛礼仪、接待礼仪、冬奥运动项目等方面的知识,广泛招募和培养冬奥志愿者。

猜你喜欢

奥运村苗苗平昌
爆料站
液压挖掘机改装抓木器的技术研究
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
走进平昌
爱帮忙的蜡烛
年的传说
里约备战奥运会
里约奥运宿舍太差,运动员拒绝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