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知识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8-07-07陈天佑
陈天佑
【摘 要】古文字即古代汉字,主要指先秦文字和小篆,其使用时间从汉字起源一直延续到汉代初叶。古文字及其载体反映了古代早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意义。了解古文字知识有利于教师对汉字发展史和早期政治经济史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本文就如何将古文字知识融入到相关历史教学中进行讨论。
【关键词】古文字;汉字发展;历史教学
古文字即古代汉字,主要指先秦文字和小篆,其使用时间从汉字起源一直延续到汉代初叶。古文字及其载体反映了古代早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研究意义。本文就如何将古文字知识融入到相关历史教学中进行讨论。
一、古文字知识在汉字发展史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是汉字的起源问题,一般学生会认为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而甲骨文作为晚商时期的代表文字,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体系,汉字起源时间应更早一些。在考古资料的发掘过程中,新石器时代的刻划符号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这种符号主要刻在陶器上,也在一些石器和骨器等其他器具上有发现,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被认为和汉字有较大的渊源,例如一些类似“日”、“火”、“山”的符号在陶器上频繁出现,固定表示着某些特殊意义,被释为炅、炅山等。因此这些象形符号很可能与原始汉字的起源有一些联系。通过教师对原始符号的介绍和描绘,学生能对文字的起源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学习汉字的演变产生兴趣,有利于接下来教学的顺利展开。[1]
甲骨文是商代文字的代表,首先发现于河南安阳殷墟,为商代后期即盘庚迁殷后,公元前14-11世纪期间商代统治者的占卜记录。。西周也有发现甲骨文,最早可上溯到作为商朝诸侯的文王。占卜所用材料为龟甲和兽骨,管理占卜的人员在甲骨上钻出一些小坑,占卜時在火上加热,甲骨因加热而产生的裂缝称为卜兆,用来判断吉凶,之后将占卜的事由、卜兆的吉凶和应验情况刻在所用的甲骨上,又称甲骨卜辞。甲骨文因刻写不便,在笔画上多有简省,并非标准字体。当时的正体为金文,以及记载于典册上的文字,“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册在商代便已经有使用,甲骨文中“冊”的象形为细长竹木简,中间为编绳,“典”的象形则在下面加了一双手,为捧读典册之意。可惜竹木容易腐烂,目前没有发现保存下来的商代典册。[2]
金文出现于商代,在周代广泛使用,因铸在青铜器上得名。铜是古人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并发明从矿石冶炼出铜的方法,随后在实践中改善配方,于铜中加入一些锡,便得到了青铜,其本质是铜锡合金。当时的人把铜称为金,因钟鼎在青铜器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又称钟鼎文。商代铭文内容很简短,记录器主人的族名或名字,所祭祀先人的称号。后来铭文逐渐加长,也记录了许多政治经济内容,如战争、册命、封赏、土地转让等,对研究商后期到西周的等级制度和土地制度有重要意义。金文是商周时代的正体字,起初笔画粗细不一,象形曲折,有的还呈现为团块状,为了书写方便,文字逐渐简化,字形走向线条化和平直化,象形程度显著降低了。西周到春秋时期各地的字体有自己的特点,但大体上构造相似,直到战国才开始逐渐分化。
战国文字始于春秋战国的过渡之际,主要分为六国古文和秦系文字两大类。当时社会结构发生剧烈变动,贵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治地位动摇,文字开始进入民间,使用的人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广,字形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其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逐渐取代金文的写法,这在六国文字中体现的较为明显。六国文字的演变既有简化也有繁化,以简化为主流,这也是汉字演变的一种趋势,简体字的流行是文字使用更加频繁的标志。这一时期各国还出现了文字异形现象,地方差异性越来越显著。
战国文字中,秦国文字的演变与六国不同,因地处宗周故地,继承旧传统的秦国文字仍然保持着原有系统和重要地位。字体变动程度不大,主要特点是规整匀称。秦国正式的文字后来演变为小篆,非正式文字演变为隶书。战国时期的文字异形现象严重影响了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因此秦始皇以秦国文字为标准推行书同文,李斯等所作的小篆,是在春秋战国时代秦国文字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和改造的。这种统一基本消除了文字异形的现象,对社会和文字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六国古文虽然不再使用,但仍对各地的书写习惯有一定影响。
记载战国文字的材料种类丰富,除了金文之外,玺印、货币、陶器、简帛、石刻等都有很多遗留下来。其中在皇帝制度确立之前,战国时各国官印或私人所用的印都可称玺。货币的主要类型有铲形的布币和刀币等。简帛是在纸发明前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简帛因容易损坏,难以保存,至今发现最早的简帛文字是战国时期的。比较有名的是西晋时发现的汲冢竹书和近现代出土的楚简和秦简等。古文在简册上不易书写,笔画前粗后细,因此又称蝌蚪文。说文解字中所提及和收录的古文,也多指六国古文,原因是汉代孔壁中发现的古文经,字形和六国古文相类似,由此引发了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论争,今文即为隶书,当时距离秦朝统一文字后已经过了数十年,人们对六国古文已经很陌生,由此研究古文字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叫做“小学”,即六艺中的“书”。其中共分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3]
隶书最初产生于秦国,是民间日常生活中为了书写方便不断改造形成的,官府书吏因事务繁忙也加以使用,促进了隶书的演化。隶书形成标志着古文向今文的转变,当时统治者虽然轻视隶书,但书写上的方便使得它取代小篆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隶最初仍保留着篆书的一些特点,到了汉代隶书在秦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最终成为主要书写字体,这些古文字基本知识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对汉字的演变形成清晰的线索,厘清各种字体出现的先后顺序,为比较楷草隶篆等书法的不同特点打下一定基础。
二、古文字知识在早期政治史教学中的运用
古文字的字形对历史教学实施也有一定帮助,有助于学生理解一些概念。比如政治史教材中提到,“王”的古文字是斧钺的象形,斧钺作为取人首级的工具,是古代早期社会的王权的象征,象征了王权的强大。“士”的字形与“王”类似,同样用斧钺来表示,意思为管理刑狱的司法官,后来为了区别二者在“王”上加一横,下部逐渐简化,演变成今天的样子。“王”和“玉”的字形也很相似,区别在于王的第二横比较靠上,玉的三横等长,且第二横位于正中位置。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神权与王权结合,占卜在商代统治者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卜”、“兆”古文字的象形便是用甲骨占卜,加热后产生的裂纹。“占”字在卜下面加一口,表示向天神卜问吉凶。商代人信仰“帝”,认为他能控制风雨,既能带来福佑,也能降下灾祸,这与统治者政治是否清明有关。古文“帝”的象形众说纷纭,可以说是象征生命力顽强的花蒂,也可解释为顶端有锋刃的武器捆扎在一起,与斧钺之形的王一样象征暴力和强权。人们还祭祀具体的自然神,如山、川、云、岳等,这些都和古代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形态有关。
宗法制从商代开始便成为传统政治制度的重要部分,对有血缘关系的祖先进行祭祀崇拜一直延续到今天。许多和祭祀有关的字都离不开“示”字,其象形为神主,是供奉祖先的牌位,两点表示血滴。祭祀的“祭”象形是肉和手,会意为用手拿肉祭祀,后来在下面追加示字旁,而“祀”的右半部表示幼儿,与“子”同源,意思是子孙永远祭祀下去。祭祀的对象“祖”,特指男性祖先,女性先祖称“妣”。古文右半部象形是男性的象征,这一点可以从其他表示雄性动物的古文字得出,例如“牡”本意表示的便是公牛,还有公羊、公鹿、公猪等。[4]宗法制的“宗”,象形为供奉神主的宗庙,是最重要的祭祀场所。后来表示共同的祖先称为宗,直系为大宗,支系为小宗。“孤”字本义指死了父亲的儿子,在宗法制度下,储君能够得到爵位,总是在成为“孤”之后。所以古代君主以“孤”自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教师在讲解宗法制时,可以引用上述古文字做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加深理解。[5]
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古文中的“禮”为形声字,从珏和鼓,因古代击鼓奉玉成礼,以玉帛和钟鼓为代表物,代表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孔子云: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鼎”为象形字,最初作为烹煮的食器,也是宗庙祭祀的国之重器,天子九鼎是最高权力的象征。鼎分为三足两耳的圆鼎和四足两耳的方鼎,成语三足鼎立即由此而来。
此外教师在分析古代行政制度演变的时候也可使用古文字,主要用于讲解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主要特点。分封制又叫封建制,即封邦建国。古文字“封”的下部为土堆,上部为树木,表示在土堆上植树,以此来树立封界。“邦”最初和“封”本是一字,都表示树立疆界的意思,后来在封的右边加上一个手形,在邦的右边加上封邑的“邑”字以区分。古文“邑”字中,上半部的口表示围起来的城市,下面表示跪坐臣服的人,造字本义是城市与所属的臣民。而金文开始出现的“國”字最初用“或”来表示,由戈字和口字组成,意为用武器守卫的疆土,而表示疆土的“畺”字最初表示田间的界线。从上述古文字可以看出,分封制所封的邦国均有着明确的疆界,拥有自己的土地、城市和臣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并拥有武装力量来守卫,显示出很强的独立性。
郡县制实行以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得到加强,从其名字中可以解释和导入有关知识内容。“郡”字从君从邑,可以认为是君主所辖的土地和人口。“君”字由尹和口组成,尹表示用手握住权杖,口代表发号施令,本义为帝王手下办理政事的人,逐渐演变成君主本人,侧面反映了君权的上升。“縣”本意从系从目,表示系在木桩上悬挂的人头,周天子直接统治的国都周围地区称“县”,这些地方直接受天子的统治,“悬挂”在中央政权之下。到了秦始皇以后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国家版图之内所有疆域也就全数直接悬于皇帝的耳目之下了。有关皇帝制度的古文字也可用于导入教学,商周时期统治者称为王,周代又称天子,而皇帝的“皇”在小篆中上面是自,代表鼻子,引申为开始的意思,如现代汉语中的鼻祖,始皇即三皇,代表人间的最高统治者。而“帝”代表天神,是天上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将二者合为一体,更显他的至高无上,地位独尊。
三、古文字知识在早期农业史教学中的运用
经济史教材在讲到农耕经济时,第一目神农的传说,对我国农业的起源發展做了简介,我国其中提到神农占有显赫地位,能殖嘉谷,创制耒耜教民耕作,考古发现的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存证明了传说确有依据。第二目才开始讲述“刀耕火种”到“以牛田”的进程,这样整体的顺序显得不太清楚,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首个阶段,之后发展到使用耒耜等农具耕作,最后进入铁犁牛耕时代。“農”的古文可以用于导入,上半部表示阡陌纵横交错的田地,下面的“辰”字原指一种大贝壳,后来用作农具,在右边加上手的形状,表示使用农具从事农耕。由于开始劳动的时间是早晨,辰后来引申为早晨的意思。
教师介绍刀耕火种时,可以与神农传说联系起来,古文“炎”字象火,神农炎帝因擅长于农业中用火而得名,因其放火烧山开辟山林,又名烈山氏。刀耕火种也称“火燎杖耕”,将荒地上的树木枝条砍倒,于放火烧荒后用木矛点种, 古文“焚”的象形是野草和火,指这种生产活动的前半部分“火燎”。古文“弋”,象形为直木,是一种原始点种工具,代表“杖耕”。[6]
进入制耒耜,殖嘉谷的耕作阶段后,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提高。关于耒耜的造型在教材中有考古实物的图片,而古文字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这些农具的理解记忆。“耒”的象形是古代翻土工具,形状像是木叉。“耜”是一种木制的板状刃,形状像锹,由耒发展而来,后来将磨锋利的耜绑在耒上,耒耜于是成为一体。以耒耜为基础,出现了从生产到加工所用的各式农具。铁犁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介绍牛耕时,可以用古文“犁”字,表示用牛牵着犁头来耕作。
教师使用古文字辅助教学时,所选的字要紧扣主题,和要讲授的内容有所联系,对古文字进行解释时,注意把它与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其次选字要难易适中,这样学生能够有兴趣和动力进行解读,深入到教师所创设的历史情境中,感受汉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裘锡圭.文字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李学勤.字源[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
[3]董莲池.说文解字考正[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