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编辑新发展观

2018-07-07李国昌马严陈琪

出版科学 2018年3期

李国昌 马严 陈琪

[摘 要] 将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合理地运用到编辑职业发展中,提出协调、融合、开放、卓越、共享的编辑新发展观,并对其内涵、主要特征和涵育路径进行论述。认为编辑新发展观是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具有人本性、参与性、创造性的鲜明特点。涵育编辑新发展观,需要国家加强顶层设计,厚植编辑茁壮成长的发展基础;需要单位坚持“以人为本”,营造编辑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微环境;需要个人坚定文化自信,在出版业发展中不断超越自己。

[关键词] 编辑 新发展观 涵育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8) 03-0028-04

The New Outlook on Editors Development

Li Guochang Ma Yan Chen Qi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ess Co., Ltd, Wuhan, 430074)

[Abstract] The authors use the new outlook put forward by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to guide the editors and propose a new outlook of editors development which includes coordination, integration, openness, excellence, sharing. The authors also propose the realization method and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utlook. The government should support publishing industry, publishers should insist on the faith of“people-oriented”, editors should strengthe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keep improving.

[Key words] Editors New outlook on development Cultivation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建设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发展理念,并迅速成为指导各行各业在“十三五”甚至更长时期明确发展方向、配置发展资源、改变发展模式、调整发展机制、控制发展速度和提升发展成效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1]。党的十九大报告对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出了系统阐述和重要部署。

出版业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中发现,旧有的编辑发展观已经明显落后于国家大发展、技术大变革、行业大繁荣、组织大调整、媒介大融合的历史大潮,并已经成为阻碍编辑进一步干事创业和推动出版业做强做优做大的关键因素,亟需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论作指导。

1 编辑新发展观的内涵

编辑作为一种职业,有其自身的价值认同、目标追求、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即编辑职业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编辑为什么发展、发展成什么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关于编辑发展问题的思考、思想、观点、理论等理性认识和看法,即编辑发展观。在长期的编辑工作实践中,形成了包括坚守、敬业、专注、奉献等在内的编辑职业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编好书、做好学问和获得荣誉等积极的发展观,也伴生了等稿上门、不问市场、按部就班、混年限熬资历等消极的发展观。在经历了三十余年面向市场的改革发展之后,积极的发展观受到巨大冲击,消极的发展观日益成为编辑健康发展的巨大阻力,编辑发展观的重塑任务十分迫切。党中央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实践,犹如一夜春风,为建立编辑新发展观提供了思想引领和根本遵循。

所谓编辑新发展观,即编辑关于自身职业发展的思考、思想、观点、理论等的新的认识和看法,具体包括协调、融合、开放、卓越、共享五个方面,它是一种在传统编辑职业观基础上,为顺应时代变化、更好地指导编辑健康发展而树立的新發展观,是党中央新发展理念与新闻出版业发展要求的思想结晶,是出版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协调发展是编辑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兼顾发展的各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从而使编辑发展始终处于相对平衡和健康的状态。编辑的协调发展主要体现在义和利的协调发展、质与量的协调发展、远与近的协调发展三个方面。义和利的协调发展要求编辑在坚守文化使命和传播文化成果的同时,通过付出辛劳与智慧而得到更多的合法收入,充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质与量的协调发展,要求编辑在坚持出版物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努力提高产量、多出精品,达成双效统一。远与近的协调发展,要求编辑在坚定文化自信、谋求长远发展的同时,按照出版规范和单位要求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完成任务、提升素质。

融合发展是编辑健康发展的时代要求。所谓融合发展就是将先进理论、先进科学和先进技术等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与传统的编辑的理论研究、工作实践各个方面有机结合,实现编辑能力和出版物质量的双提升。编辑的融合发展可分为理论融合发展、科学融合发展和技术融合发展。理论融合发展,指将哲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先进理论融入编辑工作实践中,从而坚定职业选择、提高业务素质。科学融合发展,指将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等领域先进科学知识融入选题策划中,提高出版物的知识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技术融合发展,指将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各种最新技术融入作品创作、编校加工和市场推广中,丰富作品内容和呈现方式,提升作品的传播力,提升读者阅读体验。

开放发展是编辑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开放发展就是要跳出埋头文案、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被动封闭状态,转变为感受新变化、接受新思想、学到新知识、结交新朋友的主动开放状态,通过与外界的互联互动、互学互鉴,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提升业绩。针对编辑而言,开放发展应包括思想开放发展和行动开放发展两个方面。思想开放发展主要体现为编辑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因受到外部刺激和有效压力而引起思想认知、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良性变化,从而产生愿意和保持吸纳新事物、接受新挑战、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心理状态。行动开放发展是指在思想开放的基础上,编辑在工作实践中善于吸纳新事物、迎接新挑战、运用新技术新方法,从而达成自身健康发展和作品质量提升的双赢书面。

卓越发展是编辑健康发展的当然选择。所谓卓越发展就是编辑通过自身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扎实奋斗的工作实践和长期艰苦的经验积累,最终使自己编辑思想理论素质和编辑业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编辑成果得到极大丰富,成为所在单位、所在地区、编辑行业的知名人士或领军人才,即优秀编辑、高职称编辑、名编辑、编辑家或出版家。这就要求编辑牢固树立“钉钉子”精神,坚定职业选择;选准发展方向,“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做到久久为功。卓越发展是每名编辑的当然选择,而未必是每名编辑的必然选择,却是出版业发展和出版强国建设的迫切需求。

共享发展是编辑健康发展的本质要求。一部优秀出版物哪怕是合格出版物的问世,从来不是一个编辑努力的结果,而是多人、多部门集体智慧的结晶。所谓共享发展就是通过编辑与其他相关人员密切合作将作品成功推向社会而使包括编辑自身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均得到应有的获得感。因此,共享发展对于编辑个体的健康发展和编辑整体队伍的和谐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共享发展可分为精神共享发展和物质共享发展。精神共享发展是指编辑通过与他人、他部门的良好沟通、互帮互助使得所有相关人员、相关部门都得到愉快的精神体验,并产生持续合作的欲望。物质共享发展是指编辑通过与他人、他部门的共同努力将作品最终推向市场而使利益相关者都得到应有的物质报酬,这是编辑遵循约定、诚信做人的根本。

协调、融合、开放、卓越、共享的编辑发展观,集中体现了现代编辑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是解决现代编辑为什么发展、发展成什么、怎么发展的重要启示,是现代编辑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指路明灯。这五大编辑发展观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它们主体主旨相通、目标指向一致,统一于编辑健康发展这个核心,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协调发展注重解决编辑发展不平衡问题,融合发展注重解决编辑发展动力问题,开放发展注重解决编辑内外联动问题,卓越发展注重解决编辑发展终极目标问题,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编辑成长微环境问题。

2 编辑新发展观的主要特征

与编辑的传统发展观相比,新发展观具有人本性、参与性、创造性的鲜明特点,更加符合编辑人才培养规律,更加有利于出版业发展,是更先进的关于编辑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论。

人本性。计划经济时期,编辑工作讲究的是按部就班、平均主义、大锅饭,每人的工作量少且无经济指标压力,工作待遇普遍不高且彼此之间无明显差别,编辑的个体差异性不易得到认同和尊重,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激发。编辑新发展观尊重编辑的主体地位,主张搞五湖四海、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认为编辑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或拥有的资源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编辑新发展观强调编辑发展的能动性,认为编辑的未来可以掌握在编辑自己的手上。编辑无论年龄大小、学历高低、资历深浅、资源丰薄,只要愿吃苦、肯钻研、敢创新、能担当,都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与才华,通过自身努力或团队运作,将策划、加工出的合格的甚至优秀的作品迅速推向市场、占领市场,获取比同事、同龄人甚至是业界前辈更多的利润和发展机遇,可以比他人更快地接近、达到甚至超越职业预期,并最终成长为出版界的优秀人才、领军人才。人本性是编辑新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参与性。传统的出版流程各环节相对独立,编辑的任务是“组稿、审读、编选、加工、整理稿件”[2],只需要对书稿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负责,不需要参与选题策划、校对、封面及装帧设计、排版印刷、市场推广等其他出版流程。另一方面,在精英教育体制下,作者的整体科学文化素养较高,對知识和学问敬畏感强,治学十分严谨,创作的作品整体质量较高,对编辑参与作品创作没有现实上的需求。在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初期,编辑的三大任务是编书、写文章和评奖,编辑缺乏参与作品创作的内生动力。随着出版市场化,出版工作的边界日益模糊,作者的整体科学文化素养、治学态度和作品质量均有所下降,编辑的工作内容日益增加,编辑的考评重点由原来的质量唯一变成现在的质量、效益并重,编辑的生存压力变大,但发展机会变多。因此,编辑新发展观认为,编辑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出版任务要求,积极参与选题策划、作品创作、编校加工、市场推广等出版环节,在参与中磨练自己,在参与中展现自己,在参与中提高自己,在参与中成就自己。

创造性。传统的编辑发展观认为,编辑是一种知识加工的辅助性工作,例如日本《出版事典》认为编辑“以作品原稿为工作对象,进行创造性的整理编排,使之形成出版物的形态”“其内容包括政治内容的审改,知识内容的纠误,体例的统一,文字润色,以及引文资料的核对等”[3],缺乏对出版物差异性的深刻理解,缺乏对读者关于阅读的信息化、多元化、个性化的精准把握,往往在出版物整体质量下滑和读者欣赏水平日益提高的现实面前束手无策。编辑新发展观认为,在作者需求、读者需求、国家需求之间仍处于较大信息不对称状态的情况下,编辑要积极转变角色,由知识的加工者迅速转变为知识服务者,不仅要在作者与读者之间充分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更要在作品的内容质量、呈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等方面充分利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主动创新,主动创造,不断提高作品的感染力、生命力和传播力,使之变得既叫好又叫座。

习近平指出:“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编辑新发展观的诸多特点启示我们,为顺应我国出版业发展大势,破解我国出版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着眼于编辑队伍整体发展,着眼于编辑个体思想观念的解放及其对出版规律认识的加深,牢固树立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卓越发展和共享发展的编辑新发展观。

3 编辑新发展观的涵育路径

牢固树立编辑新发展观是出版业顺应时代发展、单位发展与自我发展的三重需要。一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已經进入信息社会、互联网社会、大数据社会,知识的生产方式、加工方式、存贮方式、呈现方式、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广大编辑提供了更多发挥才智、创新创业的机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吹响了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的号角,对广大编辑的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二是顺应单位发展的需要。出版单位“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4],要做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5],关键在于编辑思想的进一步解放、编辑素质的整体提升和编辑队伍的不断壮大。三是顺应自我发展的需要。渴望成才,渴望成功,渴望价值实现,是每位编辑奋斗的不竭动力,但健康成长、达到成功、实现价值都需要科学的发展思想和发展理论做指导,帮助其提高发展目标的合理性、发展规划的科学性、发展路径的针对性、发展实践的主动性和发展成果的丰硕性。因此,涵育编辑新发展观是全国性、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必须齐抓共管,落深落细落实。

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涵育编辑新发展观,厚植编辑茁壮成长的发展基础。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出版业首先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新发展理念,落实好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全国出版工作会议精神,把好政治方向关和出版导向关,“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环节,着力加强内容建设,着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完善出版管理,健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实现出版业持续繁荣发展”[6],为广大编辑聪明才智的发挥提供广阔的舞台。二是讲好编辑故事。可以充分利用出版行业自身优势,深入挖掘优秀编辑成长经验,讲好编辑故事,塑造编辑形象;以韬奋出版奖获得者和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为基础,建立优秀出版人才数据库,利用全国社长总编辑培训等机会,开展编辑出版名家全国巡回讲座,交流编辑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引导广大编辑坚定职业自信,树立远大目标,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三是完善编辑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编辑学与其他学科专业融合、编辑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与编辑业务融合,全面提升高等学校出版编辑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优秀青年编辑培育工程、成长计划,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奖助力度,支持优秀青年编辑创新创业;做到优秀青年编辑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四是加强出版物质量监管。逐级签订出版物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出版物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出版物质量管理体系,加强“三审三校”工作检查,加大问题出版物查处力度,建立出版物生产进度预警机制。

单位层面:坚持“以人为本”涵育编辑新发展观,营造编辑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微环境。一是做强做优做大出版主业。出版单位的使命和职责关键在于落实党中央新发展理念和党中央有关会议精神,明确自身定位,抓好中长期规划,坚持内容导向,坚持深化改革,坚持融合发展,加快出版走出去,把主业做得更好,为编辑队伍整体成长和长远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机制保障。二是重视编辑队伍建设。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7]。出版单位落实“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就是落实“以编辑为中心” 的发展理念,出版单位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常念“编辑经”,形成关心编辑队伍成长、研究编辑队伍建设规律、发挥编辑队伍作用的良好氛围。三是健全编辑培养机制。着力构建规划、培训、教育、管理和服务“五位一体”的编辑培养机制[8],使得编辑能力有提升、事业有发展、收入有保障、心灵有归宿、价值有体现。四是重点抓好青年编辑队伍建设。注重发挥党团工会组织的优势,创新方式方法,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青年编辑更多的关心与帮助,切实积极帮助青年编辑排忧解难。

个人层面:坚定文化自信涵育编辑新发展观,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己。一是坚定职业选择。当今中国出版业迎来了一个经济社会大发展的大时代,也迎来了思想、科学、技术、方法竞相迸发的新时代,广大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伟大而神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有足够信心,对所在出版单位的发展壮大有足够信心,对自己投身编辑事业、献身编辑事业的“初心”有足够信心。二是发扬工匠精神。广大编辑要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自觉担负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使命,认真履行责任编辑职责和遵守出版物质量管理的制度规范,倾注心血,反复打磨;把好质量关,多出精品力作。三是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出版业的不断扩大,出版物品种在不断增加,编辑的岗位数在不断增加,分工也日益细化,比如在传统的文字编辑基础上,衍生了策划编辑、美术编辑、数字编辑、营销编辑等;编辑的职业发展路径在原来的走技术职称、管理职务系列通道的基础上,增加了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等发展路径,编辑尤其是青年编辑要将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目标与单位的发展相结合,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进行深耕细作,在出版业的发展中成就自己。四是做好知识服务。编辑要强化市场意识,以读者为中心转变工作思路,从经营作者转变为经营读者,充分对接读者需求,提供精准知识服务;要加强学习,注重合作,善于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丰富知识内容,创新知识供给方式,提高知识供给效率,提升读者阅读体验,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恩格斯曾经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编辑新发展观的提出,将会引发新一轮关于编辑为什么发展、发展成什么和怎么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热潮,这对于个体编辑健康成长、整体编辑队伍力量壮大和出版业持续繁荣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应该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新发展理念为遵循,充分认识到牢固树立编辑新发展观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编辑新发展观的内涵、特征和涵育路径,努力以编辑发展观转变引领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以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出版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斗。

注 释

[1]颜晓峰.五大发展理念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6:4,7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中)[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3106

[3]阙道隆.论编辑工作的性质[J].编辑学刊,1988(4):21

[4]新华网.加快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EB/OL].[2017-07-13].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7-07/13/c_136439795.htm

[5]新华网.授权发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EB/OL].[2015-09-14].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14/c_1116559409.htm

[6][7]新华网.习近平: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关键在领导干部[EB/OL].[2016-01-19].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6-01/19/c_135022754.htm

[8]李国昌,马严.基于新发展理念的青年编辑队伍建设思考[J].中国编辑,2017(10):35

(收稿日期: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