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术
2018-07-07牛亚华
☉ 牛亚华
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疗体系,创造出了行之有效的疾病诊断方法和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黄帝内经·素问》和《黄帝内经·灵枢》书影
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含《素问》和《灵枢》)全面总结了先秦时期的医学成果和医疗经验,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后经历代医家的阐释与发展,到近代,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经络、病因与发病、病机、辨证和防治原则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
1.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最初含义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等。最终逐渐抽象为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的说理工具,贯穿在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一切结构功能,均可分为阴阳两部分。《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阴阳平衡,可保健康;阴阳失衡,引发疾病。因此,疾病的诊断首先要辨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疗疾病总的原则就是调整阴阳,不足者补之,太过者泻之,使已失去和谐的阴阳,恢复到协调的平衡状态。
五行说也属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运化生成。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认为: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属东方;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属南方;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属中央;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属西方;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属北方。中医借用了五行学说取象比类和推理演绎的方法,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时、五气、五味、五色等与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联系起来,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五行学说解释病理变化,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犯母”两个方面。母病及子,是指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能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传变至肝,即是母病及子。子病犯母,是指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火,木能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即是子病犯母。在诊断方面,中医认为人体是内外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内脏病变,往往会反映于外,通过望闻问切,诊察患者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方面的变化,结合五色、五音、五味等与五脏的配属关系,可以测知内脏病变。
《针灸聚英》之内景图
《循经考穴编》之脏腑图
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也要考虑脏腑间五行生克规律,除针对患病脏腑治疗外,还应调整各脏之间的关系,《难经·七十七难》言:“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2.藏象学说
藏象,又称脏象。藏,是指藏于体内不可见的内脏。包括:心、肺、脾、肝、肾,合称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合称六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合称奇恒之府。象,一般认为有两个含义,一指脏腑的结构形态之象,二指表现于外的可见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就是通过观察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在中医学中,藏的形态是实体的,有贮藏之意,为精气贮藏之所。腑的形态特征是空腔的,是水谷盛存之处。奇恒之府,其形态为空腔,其功能藏精气似脏,故称奇恒之府。奇者,异也;恒者,常也。
需要说明的是,中医学的脏器名称虽与西方医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含义却不完全相等。中医藏象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而是一个概括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
3.气血津液学说
在古代哲学中,气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血是循行于经脉内的红色液态物质。津液是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其性质清稀,分布表浅者为津;性质稠厚,灌注内脏、骨节者为液。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既是脏腑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又是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所以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与脏腑功能活动密切相关。古人认为,自然界万物是由气聚合而成的,人也是天地之交的产物,是宇宙万物的一个组成部分。《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也就是说,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气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体之气的生成来源,主要有自然界的清气,饮食水谷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肾中之精化生的精气。中医认为肾藏受之父母的先天之精气,因而肾脏所化生的精气又称为先天之气;饮食水谷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与肺所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为后天之气。先天之气与水谷精微之气在肾中相互作用,生成的气称为元气;运行于血脉之中的水谷精微之气称为营气,运行于经脉之外的水谷精微之气称为卫气。
中医认为,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饮食经脾胃化生为精微之气,经营气转化为津液,灌注于脉,形成血液。肾脏之精亦能转化为血,肝脏也有造血功能,血液运行到脏腑发挥功能。血液的运行靠心脏的搏动和气的推动,肝调节气的运动,从而调节血液的运行及血量的多少,脾气的固摄作用能防止血液逸出脉外。血液充盛,则肌肉丰满壮实,皮肤和毛发润泽,神志清晰,感觉灵敏,运动自如。如果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过度耗损,可引起血虚的病理变化,如头昏目花、面色萎黄、毛发和肌肤干枯、肢体麻木、神志恍惚等现象。
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小肠、大肠的消化吸收而生成。在肺、脾、肾、肝和三焦等脏腑功能的综合作用下,转输和布散在体内,发挥滋润濡养全身和化生血液的功能。代谢后的水液,主要通过汗和尿排出体外,少量通过呼吸和粪便排出。
4.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藏象学说和气血津液,共同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框架,用以解释生理、指导诊断和治疗。经络为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以纵行为主,大多循行于深部分肉之间,并与脏腑有着密切联系;络是分支,纵横交错,网格全身,循行部位较浅,与脏腑无直接的联系。
经络在人体纵横交错,将人的各个脏腑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表里上下彼此联系,内外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气血通行于经络,濡养脏腑组织,传导感应,调节机能平衡。
中医诊断技术
中医诊断技术包括诊法和辨证两部分。诊法即指以望、闻、问、切四诊为主的诊断方法;辨证,是在四诊的基础上,将疾病过程中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以探求病因、病位、病性等情况,从而确定治疗方案。中医诊法的发展中诊法起源很早,方法丰富多彩,逐渐形成以望、闻、问、切为主的诊断方法,也称“四诊”。早在《周礼·天官冢宰》中就记录了“疾医”的诊治病的方法:“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眡其死生,两之以九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当时即通过闻气味、听声音、观察容貌颜色的变化判断病人的生死吉凶;观察眼、耳、鼻、口与二阴等所谓的“九窍”变化,考察脏腑的情况。这里实际用到了闻诊、望诊、触诊等方法。
在望诊方面,《黄帝内经》建立了面部颜色与五脏、疾病间的对应关系。五色所配五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五色所反映的疾病:“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面部颜色变化与外感热病的对应关系:“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面部不同部位面色反映的病变:“色起两眉薄泽者,病在皮;唇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肌肉;营气濡然者,病在气血;目色青黄赤白黑者,病在筋;耳焦枯受尘垢,病在骨。”
《难经》书影
《伤寒杂病论》书影
在闻诊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了五音、五声应五脏的理论: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在音为征,在声为笑”;脾,“在音为宫,在声为歌”;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并说“听音声,而知所苦”。《黄帝内经》在具体的诊断疾病方面,要求倾听病人声音,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呼吸、喘息、咳嗽、喷嚏、呻吟、嗳气、呃逆等异常声音,还包括澹言、狂言、夺气、失音、语声异常等语言状态,以及笑声、哭声、哀叹等情绪变化时出现的声音。
在嗅气味方面,《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将肝、心、脾、肺、肾与臊、焦、香、腥、腐相应,《素问·至真要大论》记载的“诸呕吐酸”即指呕吐之物有酸腐臭味,《素问·腹中论》中有“病至则先闻腥臊臭”,说明当时是要依据气味诊断疾病的。
《黄帝内经》也十分强调问诊的作用,问的内容很广泛,除疾病及治疗史外,尚有生活史,如贫富、地位、情绪、起居饮食等生活习惯。提出诊察病情要先问起病原因、病情,然后与切脉、望诊相参。《素问·征四失论》说:“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素问·疏五过论》要求医者“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黄帝内经》保存的切诊内容最为丰富,有多个篇章专论脉学理论及诊脉方法,内容涉及脉诊方法、时间、部位及脉学的生理、病理变化等许多方面。切诊方法记有“十二经动脉诊法”“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寸口诊法”“寸口诊法”“尺寸诊法”等多种切脉方法。“十二经动脉诊法”,即各取经脉中一处具有代表意义或便于诊察的动脉以诊察全身疾病的方法。《内经》认为,十二经中本应不甚搏动的经脉若搏动得大而快,是病甚的证候。
《黄帝内经》还用到按诊法,如“尺肤诊”“腹诊”等。“尺肤诊”是通过诊察两手肘关节(尺泽穴)下至寸口处皮肤的润泽、粗糙、冷热等情况,结合全身症状、脉象等测知病情。“腹诊”是通过按腹部检查疾患的一种方法。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防治疾病的探索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体系,其内容十分广泛,它不仅包含如前所述的医学理论和诊疗方法,也包含对生命奥秘的探索。《黄帝内经》就系统地阐述了生命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中医学的许多理论源自生活体验,中药源自生活经验甚至民间习俗,因此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遵循中医的理论方法,认识生命,养护健康,繁衍生息。中医药也是人类科学文化的宝藏,在历史上,向韩国、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辐射,从而产生了韩医学和日本的汉方医,惠泽亚洲人民。现代医学对麻黄素的利用、青蒿素治疗疟疾、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其思想渊源均来自中医的临床用药经验。针灸治疗疾病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利用中草药有效成分进行药物学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常用方法,中医药必将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