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搬掉心中的巨石

2018-07-06张亚凌

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一分钱磨难巨石

张亚凌

下午,你们的社会实践作业是:不带钱走出家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看能挣多少钱。布置这样的作业,其目的是让你们感受一下大人赚钱养家的辛苦,从而尊重他们的劳动。

“妈,你在家庭作业上给我把字签了算了。”你走过来央求我,“不让带钱,我又没挣过一分钱,根本就不可能挣到钱,我真的不行……”

任你皱着眉头嘟哝着,我还是将你推出了家门。

晚上八点多钟,你才推门进来,灰头土脸的,手里还拎了个塑料袋,不过看上去很高兴:“妈,我挣了一块钱!没带一分钱我自己挣的!”每一个字都那么骄傲地张扬着。

你得意地告诉妈妈:“我想,我还是班长,即使别的同学作弊从家长那里要钱说自己挣的,我也不能那样做。开始,从东大街转到南大街,我都没找到挣钱的门路。后来,看到别人捡破烂,我就想、就想……”突然,你很认真地问妈妈:“捡破烂不丢人吧?”

捡破烂是保护资源防止浪费,很好的行为,怎么会丢人呢?不丢人。妈妈的解释让你释然一笑。你继续给妈妈讲你出门后的情况——

“开始,我也怕人笑话,怕碰到我班的同学,就把衣领竖起遮住我的脸。不过,我又想,捡破烂符合我们老师说的‘不污染、不破坏、不妨碍、不伤害的要求,就不管了。捡得太晚,没有大的收获,一个五分,二十三个饮料瓶,只挣了一块一毛五。”

“哎呀呀,一块一毛五,真正的‘血汗钱——没有血只有汗的钱。”你还象征性地吻了一下那几张皱巴巴的一角的纸票,夸张地装进贴身的衣兜里,“妈,挣钱和花钱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儿子。今天,妈妈就和你聊聊“困难”这个话题吧。

在社会实践作业刚摆到你面前时,“我根本就不可能挣到钱”,这就是你当时的回答,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你的回答。

“我没挣过一分钱”是你退缩想放弃的前提,“我根本就不可能挣到钱”是在这一前提下产生的不良心理预测,那个前提那种心理就“丰富了”你的想象,“我真的不行”是你在想象中得出的结论。

因为没有经历过,你便在想象中把事情夸张成不可逾越的高山,便不愿去尝试!

经常喜欢看名人传记的你很崇拜林肯,下面,妈妈就给你说说林肯小时候经历的一件事。

在林肯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一处农场,之所以价格较低,是因为地上有很多石头。他母亲建议把石头搬走,但他父亲却说:“如果这些石头可以搬走的话,那原来的农场主早就搬走了,也就不会把地卖给我们了。这些石头都是一座座小山头,与大山连著,哪里搬得完呢?”有一天,当他父亲进城买马时,母亲带着他们挖那一块块石头。没用多长时间,他们就把石头搬光了。因为这些石头并不像父亲想象的那样,是一座座小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块。只要往下挖30厘米,就可以把它们摇动的。这件事对林肯的触动特别大,他说:“有些事人们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他们认为不可能。而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

不仅仅是林肯的感觉如此,其实每个人都会犯那样的错误——人为地把事情想象得太困难太复杂,从而失去了做事情的勇气!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湍急的河流上有座桥,不过桥中间横着块棱角锋利的巨石,那巨石占去了所有桥面。身体健硕力大无比的壮汉、经验丰富的长者和一个小孩子,他们奉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河对面并且返回。先到的壮汉和长者,走近巨石,看了好一会儿,摇头离去,各自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十里外的渡口。稍后抵达的小孩看到这个情况,他迟疑了一下,俯身弯腰,双手抓住巨石上的裂缝,一使劲,巨石竟然被推入河里——那巨石仅仅是轻巧的模型而已!

力气小、没经验的小孩在较量中获胜!

也许在你看来这是个可笑的实验,可是我的孩子,可笑的其实是人们的习惯思维——在想象中无限制地夸大了困难导致望而却步!

孩子,有想法并着手去尝试,人生才可能峰回路转。我们每个人一定不能看扁自己而膨胀困难。我经常给你说的“磨难是笔财富”这话并不完全正确:只有你战胜了磨难,在与磨难的较量中变得坚强有了成就,你的磨难才会变成财富,否则,磨难也只是磨难。

你喜欢学英语,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在英语里,“impossible”(不可能),加上小小标点,就成了“Im possible”(我是可能的)。这是不是也在提醒我们,在人生的字典里根本没有“不可能”,只要努力“一点”,一切都可以改变?

搬掉你心中的巨石,就是搬掉潜伏在你心中的“不可能”!妈妈相信,经过这件事,以后的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猜你喜欢

一分钱磨难巨石
巨石:千古之悲痛,书法之绝唱
捡到一分钱
路上
Pennises Make a Dime十分为一角
捡到一分钱
人生路上磨难多
让磨难为生命着色
搬开“巨石”,笑面考试
如何搬运金字塔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