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阶层视角下当代中国贫困问题研究
2018-07-06李阳熙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改革的深入,对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关系造成了一定影响。在社会阶层分化严重的情况下,将不可避免产生利益冲突问题。本文围绕社会阶层视角下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实现社会阶层利益平衡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展开讨论,详细分析了社会阶层视角下的中国贫困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对各阶层利益平衡和经济增长将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社会阶层 中国贫困问题 利益观
在社会阶层视角下对中国贫困问题进行研究,可发现由于社会阶层结构以及社会各阶层间利益需求的变化,导致各阶层在利益诉求过程中将产生矛盾和冲突。目前社会经济问题主要包括优势阶层与弱势阶层间贫富差距过大等问题,不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而通过建立和谐的社会阶层结构、制定合理社会政策等措施的实行,能对中国现代贫困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积极作用。
一、社会阶层视角下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在对影响中国经济发展不利因素进行分析时,可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所有制结构的改变。所有制结构变化是社会阶层利益失衡的重要原因。在新的所有制结构下,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在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源配置原则将随之发生改变,可能由于不同社会阶层利益获取受到影响而造成利益冲突,对经济稳定发展有不利影响;第二,产业结构的改变。改革开放后,部分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为第一产业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等。在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市场在资源分配中的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对社会成员的就业方向造成一定影响,可能导致部分群体利益受到损害,使得各阶层间利益矛盾加剧。
二、实现社会阶层利益平衡的有效措施
(一)建立和谐的社会阶层结构
根据实际的国家发展经验,可发现只有在国家中间阶层的占有比例较大时,才能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即是需要在社会阶层合理的前提下,保证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目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中间阶层比例还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而在这一情况下,可能造成各阶层利益观念的不同,并无法保证各阶层人员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利益的获取。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应尽快建立和谐的社会阶层结构,进而实现贫富阶层间收益差距的缩短。例如,部分城市会适当提高中下层群体的收入水平,使得中间阶层的占有比例不断增加。并且在增大中间阶层比例的同时,还需要稳定原有的中间阶层群体,在多种措施共同作用下,实现社会阶层结构的有效调整。而为了加大低收入群体的经济效益,相关部门将引导高收入人群树立合理的发展理念,促使其利用自身特长对低收入人群进行培训,并帮助低收入者提高收益等。通过上述方法的应用,可保证中等收入群体的稳定,同时会不断扩大中等阶层规模,在促进经济增长上有重要作用。
(二)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
制定合理的社会政策同样是实现国民经济不断增长的有效措施,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农业劳动者、产业员工以及无业人员等属于弱势阶层,相对与强势阶层来讲,他们在物质生活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从社会阶层角度出发,由于社会阶层分化问题的产生,导致强势群体利益的增加与弱势群体生活的改善不能同步发展,进而造成中国贫困問题的出现。通过发布针对性政策能对这一现象进行有效控制,如政府将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力量,在调整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有利于推动产业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就业率。另外,对于中小企业来讲,为了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应充分利用知识化以及信息化来提高生产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需要引进科学管理手段,不仅对中小型企业发展有积极意义,还能增加劳动工人收益,能有效实现社会阶层利益失衡问题的改善,实现社会公众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引导社会各阶层树立正确的利益观
利益观将对人们行为起到引导作用,正确利益观的树立能有效减少利益矛盾事件的发生,并能一定程度增强社会凝聚力。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应引导各社会阶层保持正确的利益观,逐步实现中国贫困问题的解决。从社会发展实际来看,由社会阶层分化引起的阶层矛盾主要体现为不同群体收入分配存在较大差距的矛盾、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间的矛盾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灵活利用多种教育宣传手段,通过加强教育宣传力度,来实现各阶层群体思想层面以及行为的规范。例如,相关部门会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主要针对各阶层人士利益观进行培训,可引导其树立公平竞争观念,加强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在帮助社会各阶层树立正确利益观的基础上,能有效实现利益获取的公平性,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结语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中,但是社会阶层的利益矛盾仍然存在,尤其是在社会阶层分化现象严重的前提下,导致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为了促进的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应在充分考虑社会阶层分化这一情况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进而避免社会各阶层利益失衡现象的发生,保证社会稳定发展。
(作者简介:李阳熙,研究生,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