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应排除猜忌充满正能量(社评)
2018-07-06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前往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开启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的总理首次访欧之旅。李克强将对保加利亚进行正式访问,出席在索菲亚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然后正式访问德国。
欧洲舆论近年对中国-中东欧合作机制出现一些误读,怀疑中国以此“分裂欧洲”。由于本月16-17日就将举行中欧峰会,这方面的议论再次冒出。
另外西方舆论近日盛传中国提出中欧峰会期间双方发表反对美国贸易政策的联合声明,但遭到欧盟方面的拒绝。
针对这种疑虑,北京反复对欧盟解释,中国没有分裂欧洲的任何意图,中国-中东欧合作是中欧合作的有益补充,而且中国与欧盟的中东欧成员国开展合作,都会遵守国际规则和欧盟法律法规。
实事求是说,当最初从欧洲听到质疑中国-中东欧合作是要分裂欧盟的说法时,很多中国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一些欧洲人为什么会那么想。时任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去年表示,北京要欧洲尊重“一个中国”,它也要尊重“一个欧洲”,我们尤其感到很惊讶。
也许欧盟的团结一直受到来自美国的“复杂影响”,它很敏感。但是说实话,在中国国际政治精英群体中,从没有过中国该如何对欧洲“分而治之”的讨论,连私下议论也没听说过。
在今天的中国,希望看到欧盟团结、稳定的人恐怕要远比愿意看欧盟内部闹分裂热闹的人多。因为中国人支持世界的多极化,欧盟是维系多极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近年的国际事务中,中国欧盟态度相近,比如双方都支持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共同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联合国行动等。
中国与欧洲国家都没有重大现实冲突,我们对欧洲所有国家的态度都是希望扩大合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摩擦。加上欧盟整体上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既没有战略上压制欧盟的理由,也不存在主动与具体某个欧洲国家过不去的动机。个别欧洲国家因人权等问题上与中国发生摩擦,导致双边关系的阶段性冷淡,但过段时间一般都能恢复关系。
中欧有充分的条件扩大合作,包括开展一些战略合作,就国际事务加强协调立场等等。与此同时,我们也清楚中欧之间一些隔阂的根深蒂固,克服它们大概需要漫长的时间。
比如在应对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的问题上,中国人既看到华盛顿在这件事上普遍的不得人心,欧洲与中国都是受害者,也都对美进行了反制,形成某种现实的相互呼应。同时我们也了解中美欧之间微妙的三角关系,我们并不认为中欧“联合抗美”是现实的。
所谓中国要求与欧洲发“抗美联合声明”且遭到拒绝,这个不知真假的突兀消息损失了大量政治语境,呈现的是一个简单化、因而不真实的中欧对话情境。
中欧合作既需要热情,也需要理性和平常心,还有耐心。中欧最有条件彻底摆脱冷战思维,开展面向未来的全方位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治理,在促进全球化健康发展的过程中相互鼓励、切磋,为抵制贸易保护主义等负能量贡献各自的力量。中欧关系应当在这个多样化的世界里做出建设性的示范。▲